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路运输由于具有众多的优点,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巷道会因为长时间淤泥的累积造成巷道堵塞,因此,航道疏浚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水路的运输量越来越大,航道在不断的加深,再加上航道水文环境变得比较复杂,航道疏浚工程实际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为此,从航道疏浚工程的技术要点出发,结合我国航道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航道疏浚工程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运输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绿色环保理念更深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于港口航道建设不容忽视,作为港口航道经常会面临堵塞等实际性的危险,如果不能有效疏浚航道,会阻碍港口航道的正常工作,影响港口运输效率,从而破坏航运现状,给航运造成不可估算的损失.以港口清淤船航道疏浚工程为例,在做好航道疏浚清理工作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展绿色环保治理举措,让港口航道在环保的理念下更好地实现疏浚,成为当下疏浚工程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只有不断借鉴、不断更新,才可以使港口航道疏浚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航道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历朝之兴衰在于漕运,漕运也就是航道交通。河口段是航道的重要部分,必须要引起重视。在对河口段进行航道维护疏浚工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充分影响到河口段航道维护疏浚工程通航安全。对航道工程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航道疏浚的有效措施。分析结果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上物流贸易是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的关键,应该保障港口运输的通畅性,满足生产实践需求.港口航道淤积问题的存在会对生产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港口的运输效率降低,因此应该采用疏浚处理的措施,使其符合方便合理运输的设计要求.海上物流运输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且涉及内容较多,因此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掌握施工重点及难点,以提高整体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发布,标志着长江航道发展的国家战略定位,长江航道维护无疑是其中的一分子。本文通过实例介绍,在维护水道既定的情况下,针对水位、水流变化不同,所进行的航道维护疏浚过程中的介入强度和介入时机选择。适时介入适当的疏浚强度,有利于提高疏浚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因为港口航道疏浚项目具有较大的工程量,所以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弃物,导致周围的环境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港口航道疏浚作业,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优化。应在开展港口航道疏浚作业时,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促使港口航道疏浚项目能够和自然生态环境更为友好、和谐地共处。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开展港口航道疏浚作业时环保理念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冷藏运输对运输工具要求很高,主要包括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和冷藏集装箱运输等.冷藏运输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我国冷藏运输业务网络不发达,冷藏物流装备设施严重不足、冷藏物流标准不统一、市场信息化程度低、冷藏管理落后、冷藏人才缺乏.冷藏运输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冷藏运输业发展,提高冷藏运输效率,应引入普通货车配货方法,建立冷藏车配货网,大力扶植建立全国性及区域性大型物流公司,加强冷藏运营信息化管理,加快运输标准的统一,提高冷藏运输管理水平,积极培养各类与冷藏运输相关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武德春 《商场现代化》2005,(33):174-175
早在1995年,交通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就规定了港航企业一律实行合同运输、装卸.实行合同运输、装卸,给港航物流企业编制运输、装卸计划带来困难.合同运输下,如何编制港航物流企业的月度货物运输、装卸计划是港航商务管理工作者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早在1995年,交通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就规定了港航企业一律实行合同运输、装卸。实行合同运输、装卸,给港航物流企业编制运输、装卸计划带来困难。合同运输下,如何编制港航物流企业的月度货物运输、装卸计划是港航商务管理工作者的新课题。一、要充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立体物流运输网络,承担着产品制造前的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后的商品运输、废弃物回收再生处理的静脉运输,涵盖了商品流通全过程不同周期的运输任务.运输企业从市场上直接承揽的业务较少,主要是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综合运输服务.文章基于大量数据对日本货物运输发展状况及构造变化的分析表明,在产业结构和运输体系变化中,货物纯运输量能够真实地反映货物最实际的流动情况,而货物附加值作为运输单位重量货物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从综合角度评定经济因素对物流的影响,全面反映经济与物流的关系,说明物流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衡量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沈阳铁路局地处东北地区,承担着东北地区的主要客货运输任务。但这些年随着公路、民航、水路等运输方式迅速崛起,与铁路展开了一场运输市场份额的争夺战,使得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所占运输市场份额逐年减少。市场营销成为铁路运输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涛 《品牌》2010,(12)
目前疏浚市场有着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受到近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疏浚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疏浚企业要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要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深入发掘成本的潜力,因此本文就从分析我国航道疏浚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着后,提出几点进行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与公路、水路、航空等物流运输方式相比,铁路物流具有更适应大批量长距离运输、能耗少及碳排放量低、物流运输网络更完善等比较优势.从传统铁路货场转型为铁路物流中心必须进一步简化业务衔接、完善作业流程,同时有效解决功能设置不够合理、作业流程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够通畅、现代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难题.应真正将铁路物流中心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开发规划中,努力提高铁路物流中心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铁路物流服务软实力,促进我国铁路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郝俊  荣和芳 《商》2014,(37):269-269
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的基础资源,煤炭的运输占全国铁路和水路年货总量的40%左右。煤炭物流包括煤炭原材料的采购、煤炭的开采、开采后的存储、加工后运输、销售和矿岩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环节,是一个系统。本文结合现代煤炭物流的特点,对北辛窑煤矿项目提出了完善其物流运输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俞珊珊 《现代商业》2011,(30):58-59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其地位愈加重要,其中海洋运输又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本文综述了宁波航运物流现状,以及物流银行模式构想,提出了银行与物流企业达成战略联盟的构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水运条件优越,水路货运周转量位于多种运输方式之首.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物流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提出,战略选择作为战略实施及战略控制与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需要一个明确可行的战略规划,其中战略方案选择处于优先的位置.本文综合SWOT分析与GE矩阵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研究表明,扭转型、择优重点发展的战略是现阶段较为适合重庆内河航运物流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战略要求是,把握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点,扭转不利状况;分配更多资源,加大投入,扩展市场地位;突出重点,改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增强内部协调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2)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未来将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和一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征税调整。目前已经在深圳、厦门、广东、湖北、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天津、北京等省市进行试点。其中包含了管道、航空、水路、陆路等渠道的交通运输业以及见证资讯、有形动产租赁、物流辅助、文化创业、信息技术、研发科技等现代服务业。本文主要对运输型物流企业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运输型物流公司的概念,然后对营改增当中运输型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应对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交流日益增多,造成了物流活动日益频繁,物流行业逐步变为国家的新型支柱产业。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在货物运输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自己开办物流运输航道,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货物运输。本文主要针对大连港的第三方物流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结合大连市的物流发展情况,对大连港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港13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1月19日经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讨论通过,同年6月1日施行。《条例》是继2006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后出台的又一部促进水路绿色运输方式发展的重要法规。《条例》主要建立了以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绥中电厂水路煤炭运输量越来越大,保证船舶运输安全生产,船长的责任和能力越来越重要,根据绥中电厂多年来水路煤炭运输的运营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下船长在船舶水路运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