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船舶的航行过程中,稳性是船舶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要因素.初稳性高是衡量船舶稳性的重要指标,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预报船舶的初稳性高,论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船舶稳性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基于经验公式和船舶静力学软件MAXSURF开展初稳性高的数值预报的方法,2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十分接近,相互验证了预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在港口系泊时一旦发生缆绳安全问题,会造成财产、人员等重大损失.因此,面对船舶缆绳的预警及应急处理情况时需要快速得到各缆绳的载荷值,以防止事故的发生.针对缆绳载荷的模型,基于船舶缆绳载荷计算模型,根据规范计算模拟得出载荷的分配模型,并为船舶提供一个可靠的系泊方案.基于此方案计算所得的缆绳载荷值,应用于"ASTERIA LEADER"轮,证明该系泊方案的可靠性.通过调整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各缆绳载荷值,缆绳载荷值组合是无穷多组解中的一个平衡状态下的解.若计算结果中缆绳载荷大于缆绳安全强度或破断力,说明现有系泊方案不能抵御船舶风流载荷,应提供优化缆绳配置方案或离泊避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船舶停靠的安全性,针对基于海洋工程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冗余结构的可靠性,确定网络框架的可靠性指标,综合对应数值进行数据保障系统测试,确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实验论证对其可靠性进行数据测试,对比分析论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有效的可靠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绿色船舶的不断深入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船舶行业的焦点话题,也是造船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分析邮轮的总体设计所受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影响,采用实例52000 GT维京邮轮,在初步设计阶段的主尺度下计算其EEDI并判断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阻力。计算证明,维京邮轮的EEDI值满足要求,且此阻力下的航速满足营运的经济性。鉴于此,本文针对节能减排列出应对措施,并总结邮轮总体设计与EEDI的影响关系,为之后在初步总体设计中提前考虑影响EEDI指数的因素,以及计算EEDI与选择航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板驳船由于其承运的构件、货物种类繁多,配载情况千变万化,装载的稳定性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为了使甲板驳船达到安全配载的标准,结合船舶工作实际需求,在甲板驳船运输钢桩时制定了封舱加固方案,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加固方案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以及运载钢桩时船舶稳性校核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通过故障诊断可监测船舶运行时发动机的状态,并捕捉出现故障信号,确保故障能被及时发现并消除。传统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减少维修人员工作量和高效处理大量数据。以船舶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算法与故障诊断相结合的方法,用算法研究推断出船舶发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采用属性约简对正常工况、中冷器效率降低、压气机效率降低、燃烧持续期延长、喷油量减少此5种工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通过数据离散化、数据约简处理,减少数据冗余;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结合约简后的数据,得出不同故障状况的诊断概率。5种工况的诊断平均识别率均在85.00%以上,总识别率达到了90.22%。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船舶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的依据,为船舶发动机高效智能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一艘新建船舶为实验对象,对其涂装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数字化管理。通过收集船舶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资料,对船舶表面进行预处理,选择合适的涂料品种和规格,进行涂装施工并记录施工数据。在涂装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船舶涂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本文还针对涂装工艺和管理流程的优化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为船舶行业的涂装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典型燃油舱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Workbench进行温度场仿真,以加热到某一温度值所消耗的时间为计算目标,对防冻措施的可靠性及效率进行验证,并对该燃油舱柜的防寒措施采用BBD响应面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并通过非线性拟合找到设计参数和计算目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场仿真得到了加热效率最高的加热盘管结构参数,达到了缩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为极地邮轮的燃油舱防冻技术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电网可靠性的分析,结合南宁市当前的电网现状和电网发展模式,采用基于简化假设的馈线和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对青秀区供电可靠率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评价各种可靠性提高措施所带来的效果.为南宁市青秀区电网的规划、建设、设计、运行、检修等各个环节以及可靠性管理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辖区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自南宁市青秀区配电网运行的历史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现有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方法的分析,结合城市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大规模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近似估测算法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因素及与其相关程度,进而对城市可靠性指标提升空间进行评估,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和意见.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佛山配电网运行的历史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船舶柴油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其轴系扭振的计算方法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当前对于船舶的推进轴系务必要进行震动校核运算,但是当下的计算方法较为传统,计算周期较长且精度难以掌握.因此基于上述背景,以柴油机轴系扭转震动对船舶的影响为立足点,借助于霍尔茨法作为本次计算方法加以实践运算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提升船舶推进轴系的稳定可靠提供一定的实际以及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型邮轮有着多层丰满的上层建筑,重量重心控制是其结构设计的核心,上层建筑变形影响研究对合理可靠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大型邮轮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对舷侧开口面积、上层建筑层数、甲板开口等因素对上层建筑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上层建筑层数对邮轮变形影响较大,甲板开口影响较小。通过对邮轮上层建筑变形影响的研究,正确把握丰满上层建筑变形特性,为合理可靠的邮轮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子结构中基团的热力学数据计算了尿素热解反应的热效应,并用乙烯酮的参数值进行了校正,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成三聚氰胺的新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内规范不能直接用于长周期波条件下的航道水深设计,需经专门论证.以某外海工作船码头项目为例,采用AQWA计算软件对进港航道中拖轮进行水动力性能分析,得到了长周期波不同入射角下的拖轮动力响应情况,并对船舶触底情况进行分析,对基于AQWA概率设计方法的航道水深计算做了探索,得到了较经济合理的结果,可为长周期波海域的各类船舶进港航道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报文含有本船GPS位置信息,利用该信息可以获得船舶相对雷达的位置.探讨了基于AIS信息的岸基对海雷达标校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误差计算流程.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该方法计算的系统误差与常用"船舶+GPS"标校方法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船舶轴带发电机的良好应用,满足船舶运行中对于轴带发电机的实际需求,本文特对其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船舶轴带发电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基于SVG的无功补偿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希望可以为船舶轴带发电机无功补偿效果的提升及其应用质量保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型客滚船空间紧凑、频繁进出港的特点,通过优化和改进侧推电气系统设计,采用低压配电+高压侧推马达方案,不仅可降低建造成本,减轻空船重量,更能方便电缆通道的布置。通过设置侧推多个工作模式,提升船舶主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据CRABBING计算结果,利用轴带发电机和主发电机剩余电功率,在极端天气下,使船舶具备较强的抗风能力,为大型客滚船的侧推电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携程网上的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游客点评作为文本数据来源,利用文本分析工具对游客体验情感特征、词频分析和社会关系语义网络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在邮轮空间上的体验以积极情感为主,但存在邻避效率,希望能够对“他者”进行空间的管控和约束。邮轮空间生产力可以从空间维度和空间元素将邮轮游客体验空间划分为5大维度17项细分元素。从具体空间关注面来看,游客关注邮轮的饮食空间、住宿空间、娱乐空间和人际空间。最后提出强化邮轮空间的生产功能和前瞻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船舶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智能船舶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实现了船舶的智能化水平.本文主要以总体技术方案的应用设计为研究方向,向智能船舶的应用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船舶的稳定性和航程是船舶建造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因此,在对船舶设计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船体的设计与建造,并对船舶设计规则进行严格的遵守和保障,是十分必要的.在船舶下水之前,需做好对船舶结构的检验,特别是船体结构的水密性和稳定性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查,以保障船体装配焊接结构质量的稳固性.而针对船体的结构模块设计,设计人员和建造人员则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和特点,进行各种工艺的开发和规划,即根据材料的特性,从科学的角度将其应用到船舶的相应部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