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管理上的奥妙。那些耀眼的名牌企业之所以耀眼,是因为他们有着卓尔不群的思维和标新立异的做事方式——这是他们成功的诀窍。迪士尼卓有远见的意识让人吃惊,它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物美在提升零售业绩时,不断总结自己的痛点,继而完成好“家庭作业”;中百的做法更绝,当大家在大城市里明争暗斗时,它却悄悄地开辟了农村市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只要用心去找,每一个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突围的途径。还是让些那名企的老板们现身说法吧。  相似文献   

2.
市场就如一个生态圈,生态平衡原则随处都在发挥着微妙的作用,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着自身的价值,物物相克,才能生生不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意识到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长项与优势,也会有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关键的问题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也要学会感谢竞争对手,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找到了生存的动力与发展的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2002,(10):148-149
企业管理永恒发展与品牌的生命力,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每一个成功的企业或者说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企业的团队意识对企业群体的行为起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它可以决定群体行为的方向,规范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工作仪式和文化仪式来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让员工们明白,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只有通过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协作、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陈一栴 《广告大观》2004,(11):69-72
每一个企业都试图让自己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壮,想要争当市场的领导者。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这种趋势更是势不可挡。业界也有许许多多的研究、讨论,或是现身说法如何建立一个领导市场的品牌。  相似文献   

6.
企业招商,到底是招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感到非常的困惑,因为一提到招商,很多的企业立刻想到的是一笔重大的开支,而换来的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收获。因为现代商品的流通中,起桥梁作用的经销商朋友,他们越来越精明,而且每选择个产品,他们不会只看那企业华丽的外表,也不会看有几个明星代言,他们要看的是产品在流通渠道中的生命力。产品还没有进入流通,那么作为企业应当如何招商?我认为,做出一个成功的样板市场,比投下巨额的广告更为有效,更有说服力,精明的商家,越来越青眯的是让事实说话。道理都明白,问题是如何让样板市场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昙花一现,这些年人们已习惯用这一古老的成语来描述中国企业的兴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地涌现出成功的企业,而又不断地淘汰掉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让人感到这些企业难以有长久的成功。也许,有人对这种数年的成功很满足,认为毕竟成功了、成功过。但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一个稳定的社会却决不只是这种低层次的要求。不论是哪一家企业,成功之后都希望能长时间地辉煌下去,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往昔的辉煌就不见了,只得接受走下坡路的事实。尽管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向没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且一旦败局已定,要挽救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理性地认识企业的成功,在成功之时就看出失败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不使失败成定局,让企业辉煌的时间尽可能地延长,还有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下面,我们就以辩证的方法扼要地分析企业在笼罩着成功的光环时可以看到的几种主要的失败征兆。  相似文献   

8.
楠乡 《光彩》2016,(9):50-51
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并让他们自愿自发地为企业服务,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与自己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餐饮连锁标杆企业之一,星巴克在用人、管人方面的做法一直被业内人士称颂.它的管理机制有哪些独到之处?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一言以蔽之:从内心深处无时无刻地尊重每一位员工,并不断为其付出.  相似文献   

9.
《WTO经济导刊》2006,(1):87-87
教育是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一块巨大领地,是一个企业的制胜之道、发展之道。通过学习型组织、团结学习来发展企业,壮大企业,在企业中培养人,促使每一个人努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帮助一个人活着有理想有追求,不仅能维持生计,发挥创造力,而且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培养一个人在企业中做事的同时有人生的成长,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有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俞利军 《市场周刊》2005,(18):51-51
失去了它,卓越的企业马上就会栽跟头。竞争对手一旦发现耀眼的明星企业并没有拥有它,那么,他们离暗淡无光也就为期不远了。中小企业限期内要是无法掌握它,那么你们要么知趣地早点申请破产,要么干脆坐等人家上门收购和兼并。新开张的企业要是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你根本就不是办企业的料——你老老实实给人打工多省事!  相似文献   

11.
很多企业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应对习惯力量的挑战——究竟该如何对待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创业元老?如何有效消除他们的功臣思想?怎样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焕发“第二春”?一方面,他们为公司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都有着固有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功臣思想严重,凭借自己的经验与资历做事,学习性与专注性极差,对公司整体氛围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想用文字记录自己下岗后的经历完全不是因为成功,这一辈子成功与我或许都无缘无分;在下岗后自强自立的那些时光里,即或有些许收获,也不足以让我这样经历磨砺的男人自夸;讲自己的故事,是因为我相信有许多人正重复着与我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我想把手与他们紧握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尚正 《销售与管理》2005,(12):84-84
作为国内人力资源同行们十分头痛的绩效考核问题,在微软似乎并没感受到多少压力,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究其原因,关键是他们从根子上已经把各种阻碍绩效考核的因素降至最低。他们雇用了不仅专业精通,而且有抱负、有理想、有激情的优秀人才,员工们追求卓越的本洼已经让他们的绩效考核成功了一半;他们将公司战略与绩效管理密切结合,确保每个员工对自己的绩效指标都清清楚楚,这为绩效管理开了一个好头;他们注重过程管理,一切年终考核的惊讶,都消融在日常的绩效回顾由……  相似文献   

14.
邹玲  胡珊 《经贸世界》2005,(6):59-60
第一次与凌丽交流,我发现与她沟通是如此容易,她所表现出的真诚和信任让我可以很轻松地进入她的内心世界,领略一个一线直销人的真实想法。我知道,在这样一个人群里,我们不能把所有直销人都简单笼统地归属于同一类人。但是,只要提到自己的事业,他们都表现出同样蓬勃的斗志,对直销事业的执和对企业领导和团队领袖的推崇。于是,我开始对“直销可以改变人”这句话有了更为形象、具体和具有说服力的认识和感悟;直销在我心里开始更加类似一个巨大的、具有某种魔力的磁场,它可以包容庞大的人群,并使他们在直销的世界里“奇迹般地”发生转变,变成一个在事业上具有近乎于“完美”特质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全体或多数职工共同一致的、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识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企业精神还是一种信仰。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精神,它不是浮于表面的实物,而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企业中每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无形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一家是70多年的老字号企业,一家是成立仅20年的后起之秀,却都在中国至世界体育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他们是怎么成功的?成功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像我们这样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集团,它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可能包含了核心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和营利模式等等,我们也可以非常形象地把它简单化,我个人理解,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企业,就是是在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你要打败别人或不被打败,你在出招的时候总要有几招是有过人之处的,这就是你的核心能力,如果你打出的拳人家都有或人家都能料到,你十有八九将是个败将。  相似文献   

18.
向浮躁宣战     
卞华舵 《商界》2007,(7):31-31
我们的MBA学员,企业管理人员.学界朋友,每一个人在谈论外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经典理论、案例、思想时都会如数家珍。许多国外的经营大师,管理思想家来到中国,他们最惊奇的是竟然在古老的中国,有如此多的知音在等待他们。  相似文献   

19.
同样的道理,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准确的品牌定位。可口可乐、宝洁、王老吉等企业的成功,印证着这样一个道理。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与一位品牌定位专家谈起企业品牌与定位的问题时,对方对于品牌定位的见解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其实人人都需要一台GPS,一台能给自己定位,重新审视自我并找到方向的GPS。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乳品行业中,蒙牛和长富是两个颇具标本意义的企业。两个企业几乎同时进入了同一个行业领域,却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法路径,但最后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自身资源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并取得最大限度成功的非常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