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 山西省忻州地区在落实工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新路子,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具体分配形式不断问世。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企业自行选择的工资形式有20种。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具体形式,可以看出一个内在的规律性的特点:企业内部的分配同企业外部的商品交换联系更紧了,同职工的劳动结合得更紧了,市场机制正悄悄地进入企业内部分配领域,对每个职工的利益发生影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模拟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调节企业内部分配。一、模拟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调节企业内部分配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搞活企业内部分配,是深化企业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完善企业承包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根据晋中地区承包企业的实践,对承包企业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形式等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是由许许多多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组成的,企业充满活力,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缺乏活力,国民经济就难于发展,更谈不上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而企业的活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动力,企业的动力又与企业全体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强化企业内部动力机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中心,是搞活企业的关键。一、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是企业动力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 搞活企业已经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但是搞活企业指的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我认为,搞活企业是对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提出的要求,是要求国有企业成为有充沛活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是说,搞活企业不是对作为政府附属物的企业提出的要求,处于政府附属物地位的企业是难以搞活的。当我们对国营企业提出搞活的任务时,首先是要通过改革使之逐步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搞活企业,需要从外部创造条件,从内部挖掘潜力。社会主义中国完全有能力去孕育,培养和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国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是佐证,一大批盈利的国营企业更是有说服力的证明。企业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的素质,而企业素质的核心是技术进步程度。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挥  相似文献   

6.
关宏宇 《经济师》1992,(8):44-45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的全面实施,绝大部分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以厂长为首的“一长三总师”(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简称“一长三师)的领导体制。“一长三师”制,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全面实施厂长负责制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1996,15(1)
众所周知,在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体,对企业兴衰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家也将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和关键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呼唤和企盼着更多的企业家和一支庞大的职业企业家队伍来主宰企业,发展经济,加快四化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正因为如此,建立和推行职业企业家制度才不是可有可无之事,而是搞活企业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活企业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十四届三中…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搞活企业的润滑剂。企业可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合理决定生产和经营。因此,改变价格形成机制,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搞活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要搞活企业,不仅需要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还需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集权与分权关系。这里仅就如何合理处理企业内部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谈一点设想。 (一)企业原有机构基本不动,只是在集权与分权的权限范围上作以适当调整,然  相似文献   

10.
盂兰珍 《经济师》2000,(7):135-135
企业职工的积级性、智慧性和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动力,要想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除了企业自身要全方位地走向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企业发展的外部动力外,更主要的是目光要向内,通过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以激发起企业改革与发展所需要的强大的内在活力。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充分调动其企业职工积级性?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是:首先是提高思想上的认识。要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主体则是职工”这个观念,进而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活企业,必须高…  相似文献   

11.
<正> 经济师企业家呼吁: 要“真化”改革前不久,在一次关于如何搞活企业的厂长经理座谈会上,一位厂长疾呼:欲搞活企业,关键在于“真化”企业改革!此言一出,与会者始则瞠目——莫非是“深化”的语误,继则点头——虽系生造词语,却也不无道理。企业改革,如果从1984年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算起,已过去七八个年头,改革措施一个接着一个:领导体制改革、经营体制改革、横向联系、企业集团、兼并拍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等等,不断深化,深化不断。然而,企业面貌在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同时,搞活企业的问题确实还没有从根本上很好地解决。近年来,企业自主权得而复失,平均主义大锅饭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国民经济中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关系到国家和企业职能的实现,以及搞活企业并保持国民经济平衡等重大问题。自1978年始我国在企业收入分配体制上做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对于改善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在企业收入分配问题上所做的努力,还只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纵向分配关系,即国家对企业已经取得的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至于企业既定的收入是否合理,企业税后利润的再分配及其使用是否恰当,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尚未触及。我们认为合理分配企业收入首先需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所有的企业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条件的均等。本文拟就以合理分配企业收入为前提的价税改革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刘福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虽见到一些成效,但都没有最终搞活企业。股份制...  相似文献   

14.
国有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转换企业机制.搞活企业经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繁荣市场经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使企业的营销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企业内部的营销组织机构、营销人员队伍都要以服从这种机制运行的需要来建立和配备。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抓好企业内部营销队伍建设就成了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建立竞争机制 ,做好营销人员招聘首先 ,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招聘。多年来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员使用机制是一次分配定终身 ,因而 ,营销队伍也基本上是“一潭死水”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得人员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成为可能 ,因此 ,通过内部招聘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17年来,企业在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涌现出一批颇具活力的企业。但同时仍有相当一批企业,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活力不足,步履艰难,于是,有些人便对搞好企业束手无策,甚至失去信心,企望别人能送来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出现奇迹。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微观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正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搞活企业已主要靠市场机制。在“九五”期间国家确定进入企业改革的全面攻关阶段,国家经贸委将对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后如何深化内部机构的改革,是进一步搞活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化企业改革,包含着两个环节。一个是解决好责权利划分及其相互作用问题,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来讲的。另一个环节主要是指企业本身,也就是指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企业能否搞活,承包能否完成,除国家大政方针正确外,关键是内部配套改革能否搞好。实践证明,企业的活力来自内部的动力,来自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力与创造性来自内部配套改革的成功。内部配套改革项目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组织机构的改革。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合理化、科学化是保证承包责任制彻底落实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一正确方针是搞活企业、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杨晓平 《经济纵横》1990,(11):28-30
<正> 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经济工作部门大多数同志都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中,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所以在分配上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分配理论上的一个突破。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实行多种分配形式的过程中,深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具体地研究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形式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出现了某些片面性。进一步具体地研究多种分配形式,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经营成果分配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作一些具体分析。只要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的按经营成果分配与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全民所有制内在矛盾的分析认为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着三对矛盾 ,即所有关系与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的矛盾 ;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矛盾 ;社会成员作为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矛盾。全民所有制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按劳分配只能通过企业内部的按要素分配和全社会范围内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两个层次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