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品基金:分享市场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莹 《新财富》2007,(4):102-106
市场规模和成熟水平已经足够容纳艺术品基金的生存。而随着艺术品基金的产生,一些资本额较小的投资者和机构人场交易,艺术品也就像小麦或黄金一样,真正具有了另类投资的价值。正如“REITs使得那些想从房地产市场获利的人们不必花大钱购买整幢大楼,而艺术品基金则让投资者不用花时间精力照顾娇贵的艺术品,还能从不断升温的艺术品市场中分一杯羹”。正因为艺术品和房地产存在着某些类似的特质,因此艺术品基金的未来十分值得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14,(9):62-73
从民生银行拿到了银行业首张“艺术基金”牌照至今,中国艺术品基金走过了七年之痒。在火红的艺术品市场的助推下,预期收益越喊越高,投资期限越缩越短。与欧美艺术品基金的筹资难不同,从股市、房市撤离的资金疯狂涌入艺术品基金,导致2012年中国艺术品基金募集的3.67亿美元,占到了全球新募集资金的69%。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09,(8):144-150
从2001-2009年,《新财富》通过《艺术品基金分享市场繁荣》、《艺术品投资第3极》以及《两大拍行掌控定价权》等一系列文章记录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由弱走强、疯狂上涨到收缩回落的一轮周期,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崛起。热钱的大量涌入让艺术品一度成为短期炒作的高台,而隧着金融危机的冬风劲吹又无可避免地让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骤然降温的阵痛。事实证明,不管是艺术品市场与全球经济,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品与整个艺术品市场,两者之间部是水与船的关系,涨跌起伏在大势上与市场的整体走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沈晓琳 《浙商》2011,(10):92-93
艺术品不再是只属于懂行者的投资市场,2011年艺术品基金规模或将超15亿元。  相似文献   

5.
微博     
《浙商》2011,(17):32-33
[浙商筹备建立投资基金试水艺术品证券化]今年以来,温州大大小小的投资管理公司都嗅到了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机会。把资金交给专业团队投资艺术品,投资者按持有份额收取利润,这种操作模式类似基金的艺术品投资团队正在温州兴起。  相似文献   

6.
消费艺术     
在全民投资的时代,热潮不减的艺术品投资已然进入资本运作的时代.早在2006年.以私募基金形式参与艺术品投资运营的成功案例在中国已有数十起。近两年艺术品基金大量涌现.改变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走势,正如电影《摇摆画廊》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都是关于钱.他们不爱艺术。“在艺术品逐步被金融化的市场环境下.因为热爱艺术而消费艺术的群体,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刘凌云  李鸣 《新财富》2007,(8):42-44
在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艺术品正成长为楼市、股市之外的第三大资金高地。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每年吸纳100—200亿元的资金,其中越来越多来自企业,各种艺术基金也不断浮出水面,今年6月,民生银行更成立中国第一只银行系艺术品投资基金。种种迹象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正进人机构投资者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凌云 《新财富》2007,(8):50-54
我们通过公开的交易记录,追溯了部分当代艺术品在国内外各拍卖行公开交易的数据,发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换手率偏高,一些买家甚至持有不到半年就出手。而在国际市场上,一般的艺术品拍卖间隔为28年。其原因在于当代艺术品投资的高收益率,一些艺术品买家两年内的收益可能达到200%。而一些作品的估价在一年间也常常有数倍甚至十倍的增长,显示艺术品估价等中介环节尚缺乏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2,(4):8-9
以基金的方式,由专业人士负责打理艺术品投资的新方式在深圳出现,改变了原本圈子小、门槛高的艺术品投资状况,让原本是处于象牙塔顶尖的一种投资方式,进入到普通人的投资范围里,解决普通人玩艺术品不能分辨“真假”以及难选择投资对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申璐 《中国拍卖》2014,(5):31-31
随着近些年亚洲收藏家群体的崛起.以及他们在国际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的活跃表现,使得中国艺术品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不断刷新各个领域的拍卖成交记录。让中国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国内艺闻     
《中国拍卖》2012,(4):2-3
四川首只艺术品投资信托基金成立 3月18日,四川第一只艺术品投资信托基金——“名轩一号”在成都宣布成立,首期发放基金为6000万元,这标志着四川金融资本开始介入艺术品市场的全新开发。”名轩一号”基金由四川信托有限公司、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四川文轩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管理运作。  相似文献   

12.
尧晓锋 《中国工商》2005,(7):103-111
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艺术品已被一些专家称之为有别于发达的民营经济的另一种“江浙现象”。许多人认为,目前,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中国艺术品投资狂潮,江浙人是“罪魁祸首”。由于种种原因,参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江浙企业家大多不愿意暴露身份。记者通过对江浙一带艺术市场的力所能及的实地调查和翻阅大量的市场资料和数据,还是探访到了江浙人转战国内外收购中国艺术品的种种奥秘。  相似文献   

13.
常青 《中国拍卖》2008,(9):44-45
民生银行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的一声炮响,曾经引起媒体对于艺术投资基金时代来临的热情欢呼,没有人顾得上细问,明明是理财产品,怎么就成了基金?一年过去了,顶着基金盖头的理财产品依然神秘莫测,一批潜伏在水下的私募基金仍然无声汹涌,艺术市场专家不仅要慨叹,市场上仍然找不出一个像样的艺术品投资基金,中国的艺术投资基金市场仍在孕育。为什么艺术投资基金一直不肯揭开神秘的面纱?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初芽为何难以破土?国外艺术品投资基金发展如何?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出路怎样?未来趋势是小型私募还是大型组合?……  相似文献   

14.
潘海霞 《商业科技》2014,(17):193-194
10年前,人们可能后悔为什么没投资股票;5年前,人们可能后悔为什么没有购买基金,几年前人们后悔为什么没多买几套房子;那么今天我们会后悔什么呢?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开始不只局限于物质的满足,还开始寻求精神的满足,艺术品的投资也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在飞速发展。在近两年尤为突出,艺术品投资或将成为继股票、基金、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高地。  相似文献   

15.
风云     
《中国海关》2007,(3):74-75
2月23日,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品经销商詹姆斯正在观赏一尊来自中国的青铜塑像。这尊青铜塑像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中国青铜艺术品,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当日,这尊青铜塑像在伦敦一个展览馆进行首次公开展览。虽然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起步阶段,但近年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都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尤其是国际顶级拍卖行十分看好这些来自中国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梅建平  王从卉 《新财富》2007,(6):18-18,20,21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与房地产市场及证券市场一样,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近几年同样是高温不退。进入2007年,虽然这种高温还在持续,但与2006年的狂热相比,投资者对中国艺术品的追捧正在渐趋冷静与理性。最新发布的梅摩指数显示,艺术品的5年和10年期回报率首次超过股票。该指数也揭示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最大赢家也许永远是那些艺术品长期收藏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画艺术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怏速提高,喜欢和涉足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对书画艺术品的需求量增大。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书画的份额更是占到了百分之七八十。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十余年间取得了质的的飞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模已经完成了从数十亿到数千亿规模的跨越同时,随着与各国艺术品市场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艺术品市场逐渐迈向国际艺术品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在如此蓬勃发展的前景下,将艺术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市场营销手段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从之前的只关注温饱上升到了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上,最明显的表现是对艺术品的兴趣提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品鉴赏和收藏热。这样的艺术品鉴赏和收藏热潮对于艺术品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我国,艺术品鉴赏和收藏都走了一段弯路,因此,我们需要对艺术品鉴赏和收藏倾向折射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8):259-260
艺术品一般指造型艺术作品。艺术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品,它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物品。艺术品的价值不通过它的功能体现出来,人们往往通过收藏和展示它来体现其价值以及其价值增值。艺术品投资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艺术品投资是以艺术品买卖来使资本得到增值的一种投资行为。艺术品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并由价格杠杆调节。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艺术品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和金融证券投资是世界上公认的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