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信贷支农是农村信用社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农村、农业、农民是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农村信用社广大员工要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制定各种有效的措施,竭尽全力地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经营效益问题。农村信用社信贷的主要投向是“三农”贷款,由于农业贷款利率低,直接影响了信用社的经营效益。目前,农村信用执行的农业贷款利率,是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如果是活期存款比重大的信用社,尚能保本经营;而定期存款比重大  相似文献   

2.
1979年4月,城乡储蓄利率调整后,农村储蓄大幅度上升。由于农业贷款利率(生产费用贷款月息4.6厘,设备贷款月息1.8厘)低于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活期储蓄月息1.8厘,定期储蓄半年月息3厘、1年月息3.3厘、3年3.75厘、5年4.2厘),信用社的亏损大量增加。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信用社开展农村储蓄的积极性,对筹集支农资金很不利;同时,长此下去,也给信用社的经营管理造成困难,对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很不利;如果储蓄利率再进一步调高(1980年4月已调整),矛盾将更加突出。在1979年以前,定期储蓄利率月息2.7厘时,低于农业生产费用贷款利率(月息3.6厘),尚有微利可得,而发放生产设备贷款(月息1.8厘)则是赔钱的。为了鼓励信用社多吸收储蓄存款,并适当发放生产设备贷款,充分发挥信用社的支农作用,规定信用社转存银行的存款利率为月息2.7厘;信用社发放的生产设备贷款,由银行按2.7厘给以利差补贴。这个办  相似文献   

3.
农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规律变化分析 多年来农业银行一般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在资金上是统一运筹,即上半年农采贷款回流,运用回流的资金发放各项支农贷款和存款的支付;下半年收回农业贷款和组织的存款再用于支持收购。一套资金运用季节差使用于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资金供求的矛盾,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农业政策贷款划转给农发行并实行封闭运行,农业银行资金运行规律发生明显的变  相似文献   

4.
目前,确定农村信用社利率水平存在两难选择。一方面,从其融资对象是农业、经营须域在农村、承贷主体主要是农民看,信用社贷款应选择低利率,因为农业是国家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其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低,农业发展对借入资金的依附度低于工商业。合作金融组织性质也决定其贷款利率只能就低不能就高。另一方面,从其融资成  相似文献   

5.
农业非正常贷款清收问题,已成为农业银行积极解决支持农业生产资金,加速农业生产资金周转,增强农业后劲的“肠梗阻”。所以清收农业非正常贷款是每个农金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现就农业非正常贷款“清收”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由于过去银行贷款管理偏松,监督不力,造成了农业贷款投向上的失误。产生失误的主要原因如下: 1.信用观念淡薄。建国以来,为了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连续发放了大量的农业贷款,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一些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存在等待豁免的思想。行家都知道,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快慢与资金投入成正相关关系,成本形成的快慢往往是束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投资创造了未来的生产力。这个经济观点同样适合于我国农业发展。 目前农业投入减少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十年来,国家在财政、信贷的投资方向上,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突出。全国财政从“一五”到“五五”期间农业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10.7%;“六五”期间下降到5.1%,“七五”又下降到3.2%,比例下降,份额减少。应该注意的是,1979年~1988年国家基建投资增长2.1倍,而国家对农业的基建投资却下降12.9%。从国家农业信贷上看,1980年~1989年农业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5,227亿元,贷款总额增长了5.1倍。但是,农业贷款在全国银行各种贷款总额  相似文献   

7.
问题之一,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与农业贷款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须弱,多数地方还是靠天吃饭。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上的季节性,不稳定性,给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的安全营运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尽管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农业是础薄弱这个现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益的农业生产仍占很大比重。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季节约束十分空出,等量劳动会形成不等量的劳动收入。一旦遇上自然灾害,资金周转速度就会更慢,信用社投入的贷款  相似文献   

8.
信用合作是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底统计,全国信用社拥有的各项存款达720多亿元,贷款400亿元。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组织的农村储蓄存款中,信用社组织的占78.43%;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发放的农户贷款中,信用社发放的占76.75%;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发放的乡镇企业贷款中,信用社发放的占47.77%。如何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规定,把信用社改革搞深搞透,充分发挥合作金融优势,是促进发展商品经济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需要资金的支持。农业贷款则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农业贷款是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需要联保或抵押的贷款,贷款的具体额度由信用社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具体确定。塔城农村信用制度发展较为落后,目前农村信用社并未在塔城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而是仅发放农业贷款。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需要资金的支持.农业贷款则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农业贷款是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需要联保或抵押的贷款,贷款的具体额度由信用社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具体确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15家省级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的479笔担保贷款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农业贷款利率的分险、赋能和激活竞争三种作用机制,以及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不同类型银行、不同类型客户农业贷款利率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客户甄别功能可以引导银行降低农业贷款利率,但其风险分担功能对农业贷款利率没有显著影响。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客户甄别功能有助于激活农业担保贷款中的银行竞争,进而实现降低农业贷款利率的政策目标。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客户甄别功能有助于降低大中型银行客户和无借贷记录客户的农业贷款利率,但对小型银行客户和有借贷记录客户的农业贷款利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于突破性改革时期。农村信用社整个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外部经营环境问题。 一、政策性的信贷支农问题 出于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政策,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业贷款时,利率必须不浮或少浮,农贷面广量大逐笔放,多数委托信用站发放并按比例支付一定手续费,成本高,支农贷款效益低甚至亏本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城市信用社成立时间短,而其发展速度和经营活动力远远超过农村信用社呢?这与农村信用社承担大量繁重的信贷支农任务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考虑,当前解决这一问题思路应依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性与  相似文献   

13.
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信用社信贷资金的运行和效益。长期以来,由于信用社依附于农业银行管理体制之下,削弱了信用社坚持的“社员入股,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信用社贷款的组织分配主要是靠计划、行政手段,是粗放型的,在行政干预和经济过热情况下,往往是重贷轻管,重放轻收,注重投放数量,忽视资产质量,忽视贷款的优化,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超负荷经营,出现了信用社大面积亏损。 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有其形成的多种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4.
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支农资金保障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就此谈点看法。一、影响支农力度的几个问题(一)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与继续加大支农力度的矛盾农业贷款风险大、收益少、成本高、资金周转较慢,这与银行盈利经营原则完全背离。因此,从国外看,一般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都不愿意经营农业贷款;不仅如此,资金还会从农业流向其他产业和部门。这是经济领域内典型的"马泰效应"的结果。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经营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重点开始向城市和城乡结合部进军,绝大多数的农行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城市业务、  相似文献   

15.
短语精述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灵活合理确定农信社贷款审批权。对租赁承包经营的农村个体经营户、农业大户的贷款额度可以酌情放宽。适当降低农户的农业贷款利率,并按其农户的信用度实行区别利率。还应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宜的小额信贷品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农业资金运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业贷款利率很不合理。放款利率比存款利率低;八十年代农贷利率比五十年代低;影响资金周转的长期贷款利率反而比当年偿还的费用贷款低……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若是资本家开银行势必得倒闭。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银行,故意将应向财政提交的利润赔掉很多,用多发行货币弥补财政状况好转,也是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为此,我们就适当提高农业贷款利率问题,谈几点浅见。一、农贷利率提高或降低的依据应是农业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的高低是相对的。衡量它的标准,是社会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说:“不管怎样,平均利润率都要认为是利息的有最后决定作用的最高界限。”(《资本论》3卷407页)如果借贷的利率超过平均利润率,借者就会得不偿失,企业就得赔本、倒闭。因为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正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钟祥市是全国衣业百强县(市)和全国效益农业试点县(市)。近年来,该市农村金融部门顺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农业贷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靠调整致富。1996年以来,该市农行、信用社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提高农业贷款科技含量,累计发放8.4亿元支农贷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并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在农金部门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的大面积亏损,已引起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我们应当看到,信用社陷入亏损困境的同时,也是信用社重新调整崛起的极好机会,良机难觅,机不可失。本文就如何抓住其调整契机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政策性与经营性亏损的交织将信用社拖入困境目前造成信用社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之一是政策性亏损。(1)保值储蓄的开办,使吸资成本剧增,存贷利率严重倒挂,保值贴补额由信用社自行消化,增加了信用社的利息支出,是政策性亏损的主要原因。(2)政策性放款使信用社信贷资金风险增大,收入减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需承担政策性的扶贫贷款、开发性贷款、低息粮棉油贷款和贴息贷款。这些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行自计盈亏,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财务管理、讲求经济核算是农业发展银行财会工作的重要课题。一、当前影响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因素(一)农业发展银行利率倒挂是形成亏损的客观因素。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人民银行再贷款,这部分资金来源的年利率为10.82%,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发放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加工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一般利率比较低,期限较长,据辽宁测算年平均利率仅为10.2%,利差倒挂0.6%。这种资金来源和运用结构的单一性和客观上的利差倒挂必然形成亏损。如辽宁省农业发展银行全年平均贷款余额195亿元,预计年经营亏损约1.1亿元。(二)信贷资产的高风险是影响农业发展银行财务成果的直接因素。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产主要是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性贷款,大部分是高风险贷款,因而贷款总量中,逾期贷款和催收贷款比重较大。根据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报表统计,到1995年9月,贷款总额中逾期贷款占14.5%,催收贷款占3.9%,但实际上还要超过这个比重。有的贷款利息不能按时收回,有的甚至本金利息都不能归还银行。  相似文献   

20.
农业银行作为国家专业银行,既要承担政策性任务,又要实行企业化管理。根据近年来的实践,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在于对政策性贷款没有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健全农业银行政策性贷款专项管理制度,把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