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 90年代 ,生产能力过剩演变成全球性的过剩 ,从而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 ,西方企业开始调整战略 :放弃了多元化发展思路 ,转而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近几年 ,我国市场也从短缺发展到相对过剩 ,我国企业战略调整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界定生产能力过剩涵义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及其重工业化特征,从市场预期、要素定价、投资体制、宏观经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消除生产能力过剩“长短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过剩生产能力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汽车市场中,过剩生产能力策略是一种瞬时、不连续的策略性行为,厂商持有过剩生产能力以提高市场垄断程度是一种在短期意义上有效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后 ,不同企业由于从事的产业不同 ,所受的冲击也不同。分析焦化企业的产品类别和产品结构 ,可以说喜大于忧。1加入WTO后将给焦化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焦化企业的主导产品是焦炭。下面从两个方面作一形势分析。从国内情况来讲 ,我国焦炭市场供应相对过剩 ,竞争过于激烈 ,出现恶性竞争现象。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土焦的冲击 ,据有关预测显示 ,我国焦炭市场总容量大约在9000万吨水平 ,而我国现有焦炭生产能力已达1 3亿吨 ,存在近4000万吨焦炭的过剩生产能力。在1 3亿吨焦炭生产能力中 ,土焦占焦炭总生产能…  相似文献   

5.
与发达国家的买方市场相比,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是早熟的、低水平的、不规范的买方市场。一、我国买方市场的特征1.“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农业基础脆弱,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工业素质低,重复建设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传统产业在低水平上饱和,大量质量、档次低劣的产品表现为市场过剩,而一些市场旺销的、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商品的生产能力不足,从而表现为相对的供应不足。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并存。我国目前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6.
顾晓波 《经济论坛》2001,(17):15-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逐步告别了短缺经济,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并出现了需求不旺的现象,这导致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近几年呈下滑态势,1996年~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9.6%、8.8%、7.8%。一般从需求角度来讲,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投资消费需求和净出口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出口消费需求,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使我国的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1998年仅增长了0.6%。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率也有所…  相似文献   

7.
一、刺激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要杠杆和推动力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疲软,汇市、股市波动异常,世界贸易增长率急剧下降。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依靠出口来拉动的可能性不大,我国的出口在1999年头两个月下降10.5%就说明...  相似文献   

8.
三议价格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价格战,新时期醒目的经济现象,这里所说的价格战,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围绕价格水平开展的市场竞争行为。在短缺经济年代,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可以抬商商品售价以获得高额利润。而在过剩经济时期,随着市场供求格局的易位变化,随着市场供求格局的易位变化,卖方之间竞争加剧,企业则经常采取降价手段进行促销。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相伴而来的是:主要消费品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约束日益增强。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内需、启动市场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寄予厚望的农村市场,更是距离人们的期望差之甚远,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备受瞩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4%,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从消费支出比重变化情况和消费结构变动度两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呈周期性的波浪运动,必然文替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阶段,经济过剩是其周期性的一个表现方面。我国目前市场商品处处出现“卖难”,总体状况是商品全面供过于求;物价持续下降,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等现象表明我国经济目前处于过剩运行阶段。而面对相当于年GDP80%以上,总量达6万元的居民储蓄的现实,这种现象很难用马克思的“相对过剩”理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是大多数人便用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1.
《经贸实践》2005,(2):22-24
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是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产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竟争同时并存.各国围绕市场、资源、赍金、人才等方面争夺更加激烈。全球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地市场.频繁采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出现了生产自行车的热潮,是一件好事。但是,市场的需要量是有限度的,切不可一哄而起,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一些企业又不得不被迫停产,另找出路。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政治影响。这方面的沉痛教训够多了,万不可重蹈复辙。我国自行车的生产能力,多大才是符合国情的呢?国家计划在1985年末全国形成33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是否符合国情呢?会不会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场创新即企业通过研究、开发、营销及其一系列组织管理活动,实现市场占有质的新变化或量的新扩张。随着我国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由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企业市场创新越来越难,越来越重要。短缺时代,产品品种少,覆盖率低,有产品就有销路,有项目就有效益,易于进行市场创新;过剩时期,产品品种繁多,市场饱和,销售不畅,市场创新非常艰难。现在不少企业处于亏损困难境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在过剩条件下开辟新市场。过剩将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企业要摆脱困境,求得生存发展,必须在过剩条件下走出一条市场创新的路子来。本…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市场主体方面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文从宏观经济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资产市场体系的角度着眼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5.
市场营销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企业环境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了短缺经济的困境,国内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和国内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使市场供求状况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稳定地转为买方市场,市场上的主要矛盾也由过去的商品短缺变为商品相对过剩。从我国&X)余种主要商品的供求情况看,1997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这比上半年的5.3%高出26.5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如此迅速增多,是我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面对国内这样一个总体来说供大于求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1994,(11)
下半年轿车市场仍呈降价态势我国轿车市场自去年末与今年初有所反弹后,从4月份起整个市场又趋平淡,有的甚至再次滞销,价格普遍回落。如标致505SX豪华车降幅达4万元左右,桑塔纳轿车虽然仍能销动,但也处于平销状态,市场售价明显下滑,有些地方仍在等待跌价。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房地产兼具生活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特性,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度量指标,即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通过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分析发现:在20%的首付比例的假设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两个阶段,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状态;从2007年到2011年,逐渐呈现出供给过剩,2011年过剩尤为严重。构建的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和研究结果对企业和政府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态势、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破解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性过剩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流动性存在相对过剩特征的背景下,提出了有效破解流动性过剩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佟玉凯 《经济问题》1994,(6):25-27,1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误区浅议佟玉凯一、转移中误区种种1、数量过剩掩盖了质量上的稀缺,盲目转移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是绝对过剩,而不是由于农村产业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的相对过剩。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很低,平均只有小学文化,受过高等教育和...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中国汽车业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海泉 《经济师》2009,(9):281-282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我国汽车产业受到影响在所难免,但由于国内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滞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随着近期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我国汽车市场迎来新的机遇。国内汽车业如何借助金融危机之机发展壮大。对于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