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的期末留抵数,其期末余额为借方余额,该账户采用多栏式:借方栏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贷方栏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可以为借方余额,也可以为贷方余额,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月度终了,应将本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或"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账户,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结转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目前,有些教材中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期末余额分为两种情况来结转:  相似文献   

3.
关于增值税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还应在明细账内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9个专栏。“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比较简单,月度终了,应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如果本月多交了增值税,应将多交的增值税也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  相似文献   

4.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感到麻烦的环节,它涉及的明细科目较多。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或多交)增值税款(以前月份)和待抵扣增值税(以后月份)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问题 关于增值税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还应在明细账内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9个专栏."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核算比较简单,月度终了,应将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如果本月多交了增值税,应将多交的增值税也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出,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如此处理的结果是:"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余额一定在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反映的余额,表示企业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或多交的增值税,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在实践中一般会显示贷方余额.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详尽核算增值税,在应交增值税账户项下设置了8个专栏。这8个专栏分为3小类:一类是“进项税额”;一类是“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这一类是属于“进项税额”的抵减项目;另一类是“未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所有会计科目中反映信息量最大的科目之一,用法较复杂。下面笔者将增值税有关各明细科目的核算作一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增值税的会计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一、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问题进项税额转出是核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税额,包括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外购固定资产;外购应税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和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外购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现行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购进时,直接计入资产价值,不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核算。(二)购进时,先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账户的设置及相关账务处理作了较大幅度调整,本文主要讨论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会计核算,内容有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核算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关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帐表处理问题姚梦生一、关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专用帐贾格式的问题一般地说,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为应交税额或未交税额,而借方余额则表明为日抵税额.但在具体实务操作中,并非完全如此。也就是说期末借方余额...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12.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额,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根据我国现在执行的增值税法规和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企业应交增值税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并且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现笔者分析归纳了一下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及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商业会计》2004年第3期刊载的《粮食企业如何快速计算应交增值税》一文,读后很受启发,现就其快速计算方法谈点个人浅见。 文中提出的快速计算应交增值税方法,采用的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实际销售单价-收购单价×1.13)×0.11×销售量”。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时,按确定的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税法规定的入账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本文探讨了此次改革对企业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应交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曲云 《现代商业》2012,(18):224-225
虽然现行会计制度对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早已做了详细规定,但因其核算的复杂性,使得实践运用的效果较差。本文结合增值税转型,从利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提出对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应与现行增值税核算体系相适应,必须要区分与非固定资产增值税的核算,会使增值税应交税费明细核算简单明了,更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增 值税审计的关键在于正确审定进项税额 ,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抵扣。为此 ,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在审计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时 ,侧重点应该是与增值税进项税额有关的准予抵扣的一些账户 ,通过对原始抵扣凭证、海关完税凭证等的审计 ,防止虚增进项税额或者多抵销项税额 ,从而少缴增值税款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的审计实践 ,就增值税进项税额审计谈点粗浅认识。一、增值税进项税额审计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一 )对进项税额抵扣凭证的审计。主要是看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是否合法 ,并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及…  相似文献   

18.
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是通过"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科目进行的.这种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是为了配合新税制的改革和完善而由财政部多次补充规定逐渐形成的,是一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会计模式,它更多地体现了税法的要求,但对财务会计惯例矛盾异常尖税.笔者认为,建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增值税会计模式,是-钟更好的增值税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提出了现行会计制度中有关增值税核算几个明细账户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八、期末结转和申报缴纳 从业务类型看,所有纳税人发生转让金融商品和代扣代缴增值税业务(含计提、抵减和缴纳)均通过"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贷方反映计提,借方反映扣减或缴纳,因此这两类业务不存在期末结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