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的一个号召.而这未来的15年,也正是我国快速城市化的15年.据联合国预测,我国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6%,这就意味着,当我国按既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之时,将有超过半数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过程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本文以美国传统工业城市匹兹堡为例,通过其转型过程中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城市物质环境转变进行了研究.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全球竞争对我国类似传统工业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向未来创新型城市的转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这类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如何吸引创造性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城市问题与城市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回顾一下美国城市化的历史,不难发现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至1920年前后,这个阶段的城市化特征是以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为中心,人口和就业向中心城市集中,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走向高密化时代。第二阶段从1920年至1950年前后,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口向郊外分散——也称作人口郊外化时代。虽然人口向郊外分散化,然而雇用与事务所仍然向城市集中,其典型特征是迅猛建设超高层大厦。第三阶段从1950年至现在,这个阶  相似文献   

3.
施展 《集团经济研究》2006,(36):161-16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9%,在未来的20年内将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化问题日渐明显.因此,研究体育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规律和作用,对于城市化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英美澳日四个发达国家分布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四个大陆,其城市化进程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后城市化阶段表现出的特点更加鲜明.对比分析发现,四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政府政策、城乡关系、不同规模的城市所起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英澳日等国的政府在投资、规划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的介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美国则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取得的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市化速度的论争与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并引起有关城市化速度问题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当前城市化速度过快,呈现冒进态势;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化速度并非过快,只是城市粗放型增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根据钱纳里标准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仍有所滞后,速度并不显得过快;对比分西显示,我国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导致城市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强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必要转变城市增长方式,建设紧凑城市,提高城市化质量.  相似文献   

6.
二次大战后,美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随之变化,城市的商业活动成为城市经济活动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城市商业机构随着城市化带来的人口、个人收入、交通运输的增加与布局的外迁,出现了商业规模的扩大与网点的扩散发展现象.这种商业的大型化与郊区化倾向影响着整个大城市区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国家发达的必然结果.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化国家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超大型城市的紧凑型(如日本);一种是人口分散在多个中小城市的松散型(如美国).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城市化演变、趋势及其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美国城市化向郊区化或逆城市化阶段转变,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大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外围的郊区及小城镇重新定址.在城市化演变过程中,由城市中心及郊区次级中心组成新型的大城市地区逐渐多中心化乃至无中心化,整个大城市地区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城市系统趋于集群化,幅员辽阔的大城市地区经济经过分化与整合,城市化向非城市地区扩散与渗透,出现了新的城市化影响地区,对城乡地区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型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我国将加入城市型社会行列.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四个城市型国家城市化的考察,探究了城市型国家的共性特征.我国城镇化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应走质量型城市化道路,治理城市病,防止“被城市化”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人类的新技术革命是21世纪初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确实如此,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也是目前被城市化的速度最快的人群,这意味着每年有一批农民兄弟成为城市人,有一批乡村被城市化。但在这样快的被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的建筑和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很多事情未来得及细细思考,就已经实现了,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又被复制了。在城市被快速建设过程中,人的尺度和人的全面需要往往被放在不重要的地位甚至被忽略。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与建议,旨在为全面提升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时期科研发展的要求。从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实际建设现状来看,其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应用新型智慧城市理论制定相关的建设措施,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为此,论文就新型智慧城市的应用概论、新时期下新型智慧城市的升级、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优化措施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3.
钟艳丽  王力 《价值工程》2012,31(25):135-13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农村人口快速向着城镇涌入,使得城镇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人口和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主要针对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中,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社区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社区的重要地位,大力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论述社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延安城市社区建设实际,深入分析了延安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对新形势下做好城市社区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影响开发(LID)雨洪管理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危机日益显现。洪涝灾害、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现代城市的顽疾。本文以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引入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雨洪管理理念,并对其在国外城市建设、运营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LID技术优势进行了研究,企望在我国城市开发建设过程,加快LID技术推广应用,缓解城市水环境危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文丽 《价值工程》2012,31(15):63-6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建筑垃圾的产生的排放日益增加,据有关部门估算,建筑施工、装修、拆迁等产生的建筑垃圾每年都有数亿吨,其浪费之大,危害之险,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探索出一条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建设内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应运而生。论文以江西省赣州市“智慧章贡”为例,从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格局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智慧社区的创新路径与时代价值,深刻阐述了智慧社区建设有利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自治,同时,帮助居民享有更便捷、更人性化、更智慧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中外都市圈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都市圈的理论演进,以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日典型大都市圈为参照,从城市规模、发展过程、发展动力、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等五方面进行了对比,归纳并提出了我国都市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走向,以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协同并进及都市圈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评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城市、城市化问题,重新定义了城市和城市化的概念,提出了城市是一种制度,城市化是一种制度变迁的理念,并阐释了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试图为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城市和城市化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