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电商快递业务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我国快捷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铁快运业务是我国铁路货运供给侧改革的标志之一,时效性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铁快运作业效率,基于高铁快运作业流程现状,构建Petri网模型,分析高铁快运发送、到达作业流程中各环节关联关系,仿真高铁快运作业流程进行问题诊断,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减作业环节、串行作业转为并行、调换作业顺序等策略,优化高铁快运到达和发送作业环节,以提升高铁快运运作服务水平与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快递快运业发展迅速,国家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为高铁快运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高速铁路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高铁快运发展提供了运力资源支持。"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对于创新快运产品服务模式、探索快运全程物流衔接、大幅提高经营效益具有现实意义。从产品作业流程、安全控制流程、客户服务流程方面研究"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服务模式,建立全程运递时效模型,并提出"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发展策略,即丰富完善"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升级"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运营模式、推进高铁快运成网市场化运营、建设高铁快运信息平台、加强与社会企业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3.
高铁快运动车组是铁路与航空、公路在快运物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装备之一,需要依托专用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进行作业组织。为推动高铁快运规模化、批量化发展,促进形成快运物流干线运输供给新业态,完善支撑高铁快运动车组成网运行的节点网络建设,结合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功能定位特征及多元化投资主体,提出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独立经营模式和联合经营模式,比较分析两者的优劣势,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经营模式选择的内在动态决策机理,应用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经营模式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铁快运局限于客运动车组捎带载货模式,不能适应货运量增加后的规模化运输需求,随着速度350 km/h高速货运动车组的下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在总结我国高铁快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目标货物品类、运载设施特性、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分析高速货运动车组的运输特点,探讨适用于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办理货运业务的作业场所,并对高铁物流基地进行功能分区,从铁路装卸场、外围接驳区和高铁快运集装箱转运中心3个部分入手,研究铁路作业核心区的平面布置形式,并对其中机械设备配置、铁路装卸线有效长度和主要站场设备的布置进行研究。分析京沪高速铁路辅助通道潍坊北高铁物流基地设计方案,为后续高铁物流基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 000亿件,增速超过29%。京沪高速铁路是连通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运输通道,沿线商贸流通频繁,由此带来的快递需求更为旺盛。高铁快运作为快递运输方式新供给,具有稳定性强、时效性高、绿色环保等优势,适合利用京沪高速铁路进行高时效快递运输。在预测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快递业务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KANO模型的京沪高铁快运产品设计流程和方法,基于京沪沿线客户快递需求调查构建京沪高铁快运产品设计技术框架,提出京沪高铁快运产品谱系方案,并以高铁“极速达”产品为例,分析京沪高铁“极速达”产品定位、产品时效、作业流程及影响效应,为高铁快运产品设计和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商快递行业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社会对高铁快运的需求十分旺盛,国家和地方对高铁快运业务发展也高度重视。借鉴国外高铁快运发展经验,在分析高铁快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高铁快运的目标市场和产品服务体系设计。结合快递行业生产作业规律和高铁快运资源现状,设计载客动车组、动车组不售票车厢、高铁确认车、载客动车组货运车厢和高铁快运动车组6种运营组织模式,加快促进高铁快运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设计标准缺乏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影响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设置的影响因素,构建列车模式和调车模式下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测算模型,结合高速铁路客运场站、高速铁路动车运用所等既有场站股道有效长设计经验,研究了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形成了一线一位、一线两位模式下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建议取值方案,以某市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用地受限情况下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设置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全国高铁货运基地设计提供参考,对研究制定我国高铁货运基地设计规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车站是铁路运输网络的枢纽节点,为进一步提升车站运营管理效率及安全水平,在分析铁路车务场站运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实现车站管理层与作业层信息对称为目标,分析提出车站运营管理的实质是"时间管理+位置管理+事件管理",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服务构建以人员定位为核心的主数据链,提出车务场站运营管理智能化"三统一"建设思路,设计了智能化平台4大类12项业务功能,探讨智能手持终端开发、信息系统数据获取、安全防护模型开发和数据挖掘模型开发4个方面关键技术,为铁路车务场站运营管理智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铁路行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是铁路运营组织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铁路行车组织效率和行车安全。随着铁路设备更新改造和运营组织优化,部分既有行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亟需重新查定,研制开发铁路行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仿真验证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并降低查定成本。基于我国铁路行车技术设备和作业流程,对铁路行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仿真验证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总体设计,并提出自动牵引计算、列车群并行仿真计算、仿真流程等系统关键技术。最后,运用铁路行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仿真验证系统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快运产品设计是铁路快捷货运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铁路快捷货运产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快捷货运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内容和机理.基于流程再造,对快捷货运产品进行完善设计,提出细分和强化既有快运产品,开发诸如多式联运、高速、客车化、运输组织创新的快运新产品.以特快、快速、普快三类快运产品划分为标准,设计运输组织优化步骤,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快捷货运产品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1.
首先构建符合我国铁路集装箱场站生产实际的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对集装箱场站作业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要素作为输入、输出指标;其次将灰色关联分析与层次分析法同时用于DEA模型,以构建主观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约束空间,采用基于综合权重"偏好序"约束的DEA方法中的CCR、BCC模型,用EMS软件计算模型的效率值。通过对效率值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对广铁集团管内14个集装箱办理站2009年、2010年的效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铁路集装箱场站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大幅度实现了客货分流的既有目标,运力充足促进了高铁快运的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形成以枢纽节点为中心的高铁快运网络,货物的集疏运效率较低,作业系统尚未完善,因而对枢纽节点的选择和分级是提高高铁快运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分析我国高铁快运的发展现状,结合超网络理论对高铁快运枢纽城市进行选择与分级,计算节点静态拓扑参数得到枢纽节点初选集,再从节点失效后对网络韧性的影响角度出发对初选集中节点进行筛选,计算网络鲁棒性来衡量线网韧性从而证明结论合理性,确定节点位置集合;使用Logit模型标定高速铁路货运占比,计算节点加权介数,最后利用LSTM网络对货运量进行预测,确定我国高铁快运一级枢纽节点集合,按服务区域统筹货物集疏运工作,提高高铁快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铁快运进入市场较晚,目前仍处于业务发展初期,市场份额偏低,业务扩张需要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从多维度对高铁快运目标客户进行细分,明确高铁快运应优先争取的目标市场及品牌定位,从知名度、认可度较低、激烈市场竞争压缩业务增长空间、两端取派能力不足剖析高铁快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高铁快运初期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快递网络OD流量分配和分交通方式流量分劈问题,借鉴"四阶段法"流量分析理论,提出快递网络"三阶段法"流量分析模型。基于2008—2017年全国地级市快递运营数据,测算出我国快递网络OD流量分配方案和34条通道高铁快运量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快递网络与客运网络具有相似的流量空间分布特征;我国高铁快运应构建武汉为轴心的运转运网络和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为区域集疏节点的直达网络。"三阶段法"流量分析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快递网络流量分配问题,对我国高铁快运网络规划和运营模式选择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及快递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在分析国外铁路快运货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铁的特点及铁路货运改革,探讨了我国高铁经营快递业务的必要性及具体的经营思路,总结并提出了高铁经营快递业务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烟台一大连铁路轮渡是沿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铁路、港口、海上安监、渡船4项工程于一体.针对旅顺西站在铁路轮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待渡场向到发场推送作业要求和陆区桥转线作业办法,规定隧道会车转场作业流程,铁路栈桥和汽车栈桥分时作业和规定低潮位时渡船进出港作业办法,保证了铁路轮渡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企业专用铁路运输作业的特点、流程和组织原则,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信息化是现阶段专用铁路运输组织优化的最佳方案。指出在企业专用铁路信息系统中可视化调车作业系统是核心,并结合国家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个简单的企业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及深惠城际铁路基本情况,梳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城际铁路2种轨道交通制式下列车折返模式,调研装备CTCS2+ATO列控系统的城际铁路的情况,发现列车在车站进行折返作业一般由人工完成,存在耗时长、效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通过分析深惠城际铁路的实际需求,从车辆和设备改造、优化作业流程等角度,提出具体的CTCS2+ATO列控系统自动折返实施方案设计,方案主要是对动车组、车载设备、调度集中(CTC)、列控中心(TCC)、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等进行一定的修改,并设计一套折返作业流程。研究设计的自动折返方案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以提高列车折返作业效率,增加动车组运用周转率,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释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的关系,论述了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和发展物流的创新实践:以扩充路网运输能力和装备现代化为重点,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以专业运输改革为突破,推动传统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以战略装车点和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为契机,优化铁路货运场站布局;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为目标,大力创新运输组织模式;以作业技术和信息管理现代化为重点,改善和优化货运场站管理;以货运组织流程再造为重点,加快推进"集中受理、优化装车"货运组织改革。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多经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铁快运目标市场以高附加值、小件轻快货物为主,适宜运输邮政包裹、电商快递、生鲜冷链、生物医药、其他等货运产品。受设施装备、装卸条件等方面因素限制,短期内高铁快运市场仍将以服务快递运输为主。以全国343个地市现状快递运输数据为基础,分析快递需求分布特征;同时结合不同运输方式成本等因素,分析高铁快运目标市场需求分布。此外,根据市场需求研究结果,给出高铁快运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