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桶金 在中国商人的群落中,广东潮汕人虽然不能与徽商、晋商比肩攀高,但其在海内外却久负盛名.《周府》记载:"潮民力稼穑,收果木、蔗糖及鱼盐之利,经商不出布帛、米粟之门."  相似文献   

2.
爱惜钱财     
世界上流行这样的说法:"犹太人是吝啬鬼。"此说法有一定依据。但也是一种误解。因为犹太人中有很多是经商的,而且是经商高手。作为商人,对物品斤斤两两计较和对金钱分分毫毫的核算是职业本能的反映。作为商人,如不精打细算,不爱惜钱财,怎能获得经营的利润呢?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由于他们的背景和所处的职业地位,形成对金钱有如下的看法:"赚钱不难,用钱不易。""金钱可能是不慈悲的主义,同时也是能干的庸人。""金钱虽非尽善尽美,但也不致使事物腐败。""并不一定贫穷人什么都对,富有人什么都不对。"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地主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宋代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形成声势浩大的全民经商形势。其经商群体的构成除职业商人外,还包括衣食国家的军人、官吏、皇室成员和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宗教界人士。他们经商营利的行为超出职业范畴,也多为国法和传统道德规范所不容,但若将其放入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时段中考察,就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应当给予一些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4.
伯仲 《中国电子商务》2007,(2):I0007-I0009
徽商崛起于南宋,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所谓“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是其写照,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这是安徽商人的传统。历上徽商中有不少是早年习儒,以后逐渐走上经商道路的,也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不同,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划,因而商业回报也不同凡响:商人有文化,在与达官显贵的应酬,便能投其所好,应时自如。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对于徽州来说也不例外,正是徽商的崛起才造就了徽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空前辉煌!  相似文献   

5.
"三言"对商人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作了大量描写,同时塑造了一大批新型的商人形象,展示了宋明时期商人在经商意识、思想观念的崭新变化,并表明了作者对其社会地位、社会作用的肯定.本文通过对商人形象的解读和对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所反映出的特质进行分析,凸显其当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界》2006,(2):78-80
犹太商人,是世界商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他们是世界上惟一具有天然商人本质和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经商理念的民族。犹太商人最早形成遍布世界各地的贸易网络,最早确立严格周详的交易规则.最敏于推进合理化、商业化进程、最富于社会意识和协同精神、最善于以经济手段驾驭政治权力,一个亡失地域近二千年的民族,散居各国,历尽劫难。却素以“有钱”而闻名,成为当今世界上极少几支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这足以证明犹太商人的智慧、力量和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浅析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龙生 《江苏商论》2008,(3):174-176
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义利并重的财富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等五个方面,这些商业伦理精神不仅影响了明清江西商人的经商活动,而且也为当今商业实践提供了历史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商人形成京海港三派"新商人已形成京派、海派、港派三大流派。他们既竞争又联合,成为中国商界的劲旅。"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日前在一次谈话中对"新商人"发表了新见解。胡平说:京派新商人(以北京为中心)是从传统商人、政府官员中脱胎而出的,经商方式比较多地表...  相似文献   

9.
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据义求利的财富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在探讨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现代价值时,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不仅要看到江西商人商业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合之处,也要看到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异之面。考察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在于:能为人们树立健康新型的财富观念、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建设现代市场的经营伦理等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商》试图将不同地域的商人性格和经商风格进行描述,以期对《2004地理中国》做一个感性补充。 随着区域内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也许"北京商人"、"广东商人"、"上海商人"的称谓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京三角商人"、"珠三角商人"与"长三角商人"……由于政治情结的心理缠绕,北京商人俨然像是政治家,朋友聚会就像是政治家沙龙。北京商人侃起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就像高山流水,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11.
刘正刚  刘强 《江苏商论》2004,(8):163-164
明清以来,广东商人远上江南地区经商已蔚然成风。商业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人在异地他乡经营商业的重要活动基地,也是跨地域商贸往来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2.
倪轶容 《浙商》2011,(23):72-73
作为美国浙江总商会会长,王珏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使命是让整个浙商,乃至整个中国商人群体在海外经商更成功,生活得更好。而这也契合他多年来对自己身份的追问——“中国人,浙江人,这在海外就是最好的群体标签。”  相似文献   

13.
王容川 《电子商务》2002,(10):72-74
温州大约有300万人在海内外经商,每年带回家的现金超过300亿元。不过,温州商人在信息时代却有落伍的危险,电子商务模式并未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福建商帮性格双重 福建商帮的兴起,一开始就与封建政府的官方朝贡贸易和禁海政策针锋相对.他们走私进行商业贸易,不能贸易时就进行抢劫,他们具有海盗和商人的双重性格.内外勾结的贸易方式是福建海商最常见的经商方式.他们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了许多据点,利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  相似文献   

15.
商业化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商人有着不同的经商风俗、习惯和作风。进入新的世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商人更是大显身手,奇招百出,经商方式竞相斗艳,展现出新一代“新经济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论近代浙商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浙江商人在经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在管理制度、经营思想、人才观念、营销策略、市场竞争意识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具有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达到了当时经营管理思想的较高层次和境界。  相似文献   

17.
阿才 《中国市场》2008,(8):57-59
<正>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商业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培育出中国商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归纳起来为"经商十诀",而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的经商者。  相似文献   

18.
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提出了界定中国现代商人应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现代商人的概念,并提炼出相应的特征:继承和发扬儒商精神,树立现代经商意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地域性特点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9.
<正>刘兴华:踏踏实实做企业鲁商性格特质·山东商人在做生意时讲究一不能亏良心,二不能对不起朋友。·传统的中国商人最优秀的精神品质是"诚信"——诚实、守信。·与山东人谈生意,没有酒,谈话就索然无味。·在商业谈判中,山东人往往把双方的友谊看得很重,宁肯自己吃点小亏。但不允许对方欺诈,不仁义。·山东人可以吃苦,但绝不可以冒险。连山东人自己也承认,他们在经商活动中缺乏冒险意识。  相似文献   

20.
农民通过进城务工、经商等方式向城市转移,这是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的市民化水平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同时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边缘化状态对其市民化也是一种阻碍。因此,要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一方面农民工要树立发展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政策主导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