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外资》2022,(3):28-29
5.5%的经济增长目标,展现定力担当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 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5%左右,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务实进取、审慎乐观、充满自信的数字. 一方面,这一数字较2021年8.1%的增长水平有所下降,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务实说明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降对...  相似文献   

2.
王力 《银行家》2022,(2):4-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科技力量提升、产业链韧性、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但会议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就意味着,压力的化解不仅要促进需求扩张,还要兼顾供给的稳定,更需要注重对预期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袁伟鹏 《银行家》2022,(3):19-22
国内"稳增长"诉求需要货币政策发力 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稳增长的货币政策亟须发力.其一,中央定调经济面临需求收缩(疫情冲击下消费再度回落)、供给冲击(工业生产低位反弹但仍弱)、预期转弱(企业经营预期无明显改善)三重压力,稳增长政策亟需发力.2021年年底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复苏仍保持韧性,但复苏动力开始边际减弱.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我国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相似文献   

5.
<正>消费复苏、基建投资稳健、制造业保持韧性、房地产拖累减小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再次超过30%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国际形势依旧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风险,主要金融市场仍有剧烈波动的可能;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美国8月商品零售额高于市场预期,这说明消费者对于经济的信心在增强。预计三、四季度美国很可能会实现中性增长。从目前经济活动水平来看,美国通胀压力的出现将会较市场预期有所提前,因而美国升息的时间也很可能早于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1,(34):18-18
今年中国经济可能会有六个超越:第一是全年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第二是通胀率肯定会超过政府目标:第三是加息:第四是人民币升值;第五是财政赤字压力很大;第六是房价,这个也是要超过市场的预期。这无疑将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施压人民币升值不利己论文2当前人民币升值将给中国经齐带来四重风险:一是快速、大幅升值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二是缓慢升值并形成稳定预期易导致"热钱"加速流入;三是被近升值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未来升值压力:四足以升值来抑制通胀并不可取.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也"得不偿失":一是中国的真实贸易顺差规模并非数据显示的那样大;二是人民币升值无法有效改善美国贸易收支状况;三是即使人民币升值,也无法让那些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再回到美国;四是美国从人民币升值中的所"得"将十分有限,所"失"却不小.  相似文献   

9.
彭文生 《新金融》2021,(3):12-17
思考未来几年的经济大势,有重启和重构两个维度。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形成群体免疫基准情形下,2021全球经济将迈入复苏之年,这是"重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的不同宏观含义,外生货币投放使得美国面临通胀回升超预期的风险,对于以内生货币投放为主的中国而言,主要风险和债务压力相联。同时,疫情冲击及政策应对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剧了社会分化尤其是贫富差距,必然会导致公共政策的调整,这即是重构。综合这两个维度看未来5-10年的经济大势,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相对"滞胀"的时期;二是反思现实市场经济将在更广范围内体现出来;三是直接或间接的财政主导将上升。  相似文献   

10.
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针对这三重压力,会议提出了“七大政策”和“五个认识”。  相似文献   

11.
“农业,还是农业!” 在山东代表团驻地,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和记者聊起今年参加大会特别关注的问题,他的话题就此打开。  相似文献   

12.
春回大地,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复工复产在全国各地有序进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保障民生稳定、守护粮食安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行动也在持续推进。疫情发生以来,农发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围绕农业生产、企业复工、春耕备耕等优化金融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家》2020,(2):15-18
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全文如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确保金融服务畅通,支持各地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家》2011,(4):12-13
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翻阅《中国金融家》2021年第4期封面故事,走进短暂而辉煌的华北银行,仿如掀开了“红色金融”发展史的特殊一页。这一页绵延数年,这一页波澜壮阔,这一页难忘特别一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家》2012,(1):13+12-13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  相似文献   

17.
受到世界经济减速的压力以及贸易摩擦的干扰,近一段时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减速。海关统计,2019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4%。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4.5%;进口12.9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相比之下,2018年的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9.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进口同比增长12.9%。不难看出,无论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出口和进口这两个单项,2019年的增长率都比不上2018年。更进一步看,上述2019年前11个月数据还是依据人民币来计算的,如果按照美元计算,2019年前11个月的进出口额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同比还下降2.2%。其中,出口下降0.3%,进口下降4.5%。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遇到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门户和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方位战略部署,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援疆工作的序幕。面对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迅速铺开,新疆银监局审时度势,充分发挥监管引领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银行业改革与发展,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信用衍生产品和投资型结构产品的发明和创新以及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改进金融稳定,因为这些产品的市场活动加速了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负债压力的缓释.传统上由银行业机构背负的经营风险.在更广泛的领域和基础上分散到各类投资人身上。由此.银行业机构承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及其盈利能力都可得到一定的加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