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琦 《中国市场》2011,(44):98-98,100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的救市举措都有可能再次造成"滞胀"的局面,中国也不例外。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是一种重要的推动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而该种经济增长模型则具有造成"滞胀"的隐患。中国经济增长应摆脱资本依赖,采取各项措施启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孔鹏 《新财富》2008,(8):24-26
最近几个月,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些出乎预料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受关注而又密不可分的三个问题是:全球石油价格急速上升并带动全球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以及美联储大幅降息和释放流动性导致美元持续弱势。多数海外投行和经济学家的观点表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堪忧,中国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四川物价》2007,(3):28-29
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不久前发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章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四季度以后,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通胀也有所抬头,特别是12月投资增长率已下滑到13.8%,为去年最低值,工业生产速度在11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后,再次下滑到14.7%,CPI则从11月的1.9%猛升到2.8%。另据有关渠道了解,去年12月份的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已从前11个月累计的3.7%转成负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从欧盟的情况来看,由于减碳力度加大,碳价及能源价格暴涨正在推动电价飙升,多国PPI突破10%,创近30年之最;从美国情况来看,政策刺激力度超过次贷危机,短期内需求扩张推升了通胀;从生产要素看,疫情下的供应链中断叠加油气价格暴涨,各国都面临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从不可控因素看,极端天气变化导致全球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在通胀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全球经济在短暂修复后出现放缓的趋势,呈现出滞胀的特征。为了避免经济滞胀向中长期演化,需要加强国际政策合作。  相似文献   

6.
7.
《新财富》2008,(9):42-43
中国要以最小的代价度过十年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宏观政策的走向至关重要,对症下药的政策组合应该是继续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实行以减税为主的宽松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8.
《商》2015,(16)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远高于通货膨胀,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增速和通胀率增速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由于实行较宽松的政策,导致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日渐清晰: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通胀增大等。学者们提出中国滞胀威胁,也是对于近年来政府所执行的政策的一种评价与警示。  相似文献   

9.
《商》2015,(38)
二战后,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长期的赤字财政引发了通货膨胀,加之石油危机,西方各国普遍陷入严重的滞胀当中。由于传统理论难以解释此现象,所以西方各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滞胀的成因。本文将打破各学派的界限,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大方向对各个学派所提出的滞胀的原因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中刚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同向变化,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为27.1318。其中,中国经济指数为0.7064,环比下降0.0035个指数点,下降0.4930%;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6435%,环比下降0.0129个百分点,下降0.1685%。价格增长率为2.0609%,环比上升0.1652个百分点,上升8.7145%。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指数下降幅度大于经济增长下滑幅度。  相似文献   

11.
导致经济滞胀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多个方面。本文旨在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的增长态势和物价水平,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提高,在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我国长期"双顺差"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运行已显露出一些"滞胀"迹象,并且存在着较强的滞胀预期。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世界实体经济尚未形成稳定回升的趋势,但能源原材料价格已经提前走出见底回升的态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价格变化滞后于实体经济变化的规律。这一价格变化的主因不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发生变化。而是货币、金融、“热钱”的超前布局。受能源原材料价格走势影响,未来我国可能出现CPI先于GDP回升到长期平均水平.呈现阶段性“滞胀”局面。因此,货币政策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以刺激经济回升的同时.需要对潜在的“滞胀”风险提前做出反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李稻葵 《新财富》2008,(8):42-44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史,可以说是一部反复抑制总需求过快膨胀的历史,但今天中国经济第一次遇到了总供给冲击的新问题,由于劳动用工、原材料、环保、税负等成本的上升,导致总供给曲线收缩,大部门生产者生产愿意下降。这种总成本的上升是中国经济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三月份GDP增速和CPI上涨的数据,3月份我国GDP增速为8.1%,CPI上涨3.6%。于是,有一种观点较为流行,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根据"滞胀"的经济学含义以及对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粗略研究,笔者认为仅从3月份的数据断言我国经济进入滞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财富和收入分配严重失衡,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二是从2010年7月起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来势凶猛,蔓延迅速,可能酿成“滞胀”风险.目前,应让实行了数年的凯恩斯政策组合淡出,尽快进行微观经济运行机制重塑,在企业初次分配领域引入利益分享制度,在全社会推行企业净收入分成制和利润分享制的经济模式,以取代原有的工资制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袁瑛 《商务周刊》2009,(11):42-45
ISM制造业指数、PMI采购经理指数以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种种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正在减缓,我们有望在年末看到一个出现复苏迹象的美国经济,从而看到全球从这场经济危机的阴影走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受疫情影响,2020年欧元区及欧盟经济遭遇重挫,经济增速大幅下跌,欧元区PMI跌后反弹,失业率出现回升,贸易增速同比大幅震荡,通胀下行压力加大.疫情是今年影响欧盟及欧元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引发的国内外矛盾及风险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展望2021年欧洲经济,疫情前景不明,或将继续影响经济;刺激政策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对中国上证指数和中国GDP的关系以及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与股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股经背离”现象在美国同样存在,并非中国特有.同时,从一个新的角度,用股市股票流通市值代替股票指数与GDP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股市股票流通市值能有效反应宏观经济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前,美国、日本、欧洲三大发达国家经济体都存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世界经济形势将如何演进及其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三大机构的预测情况比较及美国恢复就业的历史数据分析,指出未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结局的不确定性更添加了复杂性;通过对中国GDP增长率、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外贸情况相关数据的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目前存在两难:即通涨压力犹在和经济增速减缓的问题。2012年,中国既要保持增长速度又要保持物价稳定。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目标排序的话,"稳增长"还是应当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