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务行车安全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营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为识别和评价铁路车务行车风险,从车务作业的接发列车、车站调车、中间站3个过程,结合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因素,构建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为DEA决策变量,对风险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和排序,针对传统DEA法权重自由性问题,提出熵权-AHP混合约束DEA法。结果显示,接发列车组织作业风险处于风险极大值,后面依次为车站调车设施设备风险、中间站环境安全风险、车站调车组织作业风险等,研究得出各风险决策单元的风险降低程度和风险因素分布矩阵,最后提出车务行车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专家打分法在铁路车务系统一般事故风险评价中存在的指标权重值确定主观性较强、无法衡量专家判断准确度等不足,提出基于集值统计法的风险评价模型.以某编组站一般C15类事故项点风险评价为例,阐述基于集值统计法的铁路车务系统一般事故风险评价步骤,为车务系统一般事故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铁路机车车辆运用及检修情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车车辆是铁路运输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检修布局及修程修制的规划调整是我国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国内外铁路机车车辆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国内外铁路在机车车辆运用、检修布局、修程修制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比较,对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布局调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与一般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和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特点,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评价的定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并以编组站的运营效率现状后评价为示例,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评价的方法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铁路货运调度系统列车、车辆、机务、货运、现车、乘务通勤、施工等业务模块生产数据的深度整合、挖掘、分析、加工,搭建完整、准确、全面且统一的统计信息平台,并基于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设计涵盖集团-铁路公司-站段的多级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各级统计信息的自动化生成和信息共享。多级铁路统计分析系统简化统计流程,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在保证各级统计数据及时、高效、发布的基础上,实现纵向集团-铁路公司-站段多级管理一体化,横向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多维信息共享化,提升统计信息处理的精细度和透明度,为铁路运输生产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与重要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车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现状,根据车务系统安全风险预警防范过程,提出基于风险因子分级管理、风险因子权重和风险因子分类的车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价,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和安全风险防范体系。通过实例分析,对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价,并根据安全风险管理内容和工作目标,提出车务系统提高安全风险预警防范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铁路企业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系统以标准化为主线,以实现人的行为安全可控为目标,遵循体系建设系统性、充分性、适宜性的要求,坚持体系化、标准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设计原则,从标准体系及标准评价体系、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生产指挥中心和智能行车系统等方面,对车务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功能进行设计,为构建管理规范、标准统一、保障有力的车务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中间站管理模式下存在的车务站段对中间站站长管理缺乏直接、有效手段,中间站站长填写台账较多,并且内容重复等问题。从设计原则、系统构想、关键性问题方面设计开发中间站站长移动手持系统,概述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优点,分析系统的使用效果,为车务站段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中间站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4年铁路实施了第五次提速调图,新列车运行图充分体现了推进运输组织改革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特点。铁路车务部门针对车站作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措施,为确保第五次提速调图的顺利实施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2002年北京铁路局结合铁路车务工作特点,在管内京广线配置了车务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车务站段安全管理的难度,使车务安全管理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全面化的要求。通过对远接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设备选型等进行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车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结合车务系统的业务需求,初步实现了北京铁路局车务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在介绍系统软、硬件配置及网络选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并对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肯定了系统对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车务管理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铁路枢纽解编系统不仅关系到整个铁路路网的运输效率,而且对铁路枢纽所在地区的资源利用、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从枢纽宏观、系统中观、车站微观3个层次构建铁路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铁路枢纽解编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以合肥枢纽解编系统布局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合肥铁路枢纽内解编系统满足运输需求,规模适应整体路网规划,符合铁路技术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3.
车站是铁路运输网络的枢纽节点,为进一步提升车站运营管理效率及安全水平,在分析铁路车务场站运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实现车站管理层与作业层信息对称为目标,分析提出车站运营管理的实质是"时间管理+位置管理+事件管理",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服务构建以人员定位为核心的主数据链,提出车务场站运营管理智能化"三统一"建设思路,设计了智能化平台4大类12项业务功能,探讨智能手持终端开发、信息系统数据获取、安全防护模型开发和数据挖掘模型开发4个方面关键技术,为铁路车务场站运营管理智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车务系统安全问题发生地点,提出车务系统主要安全问题集中发生于中间站。对中间站安全问题的种类及发生原因进行剖析,从管辖范围、管理干部、基层职工、岗位缺员、规章制度、安全设备等方面分析中间站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优化车务站段管辖范围、强化中间站干部能力建设、强化职工业务培训、配齐配足主要行车岗位人员、规范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技术设备创新等加强中间站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铁路中间站管理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客观科学地评价和选拔中间站站长关系着中间站管理的成败。在分析铁路中间站站长岗位胜任力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间站站长岗位胜任力需求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铁路中间站站长考核与评价体系指标及权重,为综合评价和选拔中间站站长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并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这次全国铁路调度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铁路运输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全路运输系统认真谋划2007年工作、全面备战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部领导关于2007年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总结2006年以来车务安全和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体制、新布局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新形势下,车务安全管理和运输调度指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路车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强化安全管理,确保第六次提速调图顺利实施,深化内涵挖潜,全面完成2007年运输生产经营任务,为全面深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促进和谐铁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新时期的编组站分类与布局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中国铁路编组站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对编组站建设发展的要求,论述了TB2107—89编组站分类标准修改的必要性,阐述了编组站分类和管理新标准,剖析了传统的编制全路编组站布局方案缺乏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拟定了6项评价编组站布局方案的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2020年全路编组站布局调整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资源禀赋优势及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与路网沉疴宿疾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促进贵州铁路有序发展,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桎梏,有必要对贵州铁路网实施进程进行谋篇布局.在贵州省铁路网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进程研判思路,首先明确评价对象,其次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优先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基于阶段目标分析建立指标权重体系,而后构建优先度Delphi模糊评价模型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先度排序,最终以合理路网规模为阀值确定规划实施进程.经测算,贵州宜优先建设贵阳至南宁铁路等项目,确保全省铁路系统向整体最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对外交通联运衔接问题,在管理协调、布局设施协调、运营协调3个方面建立联运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通过合理选取评价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权重系数,进行联运协调度评价,并以某具体城市为例,通过实例计算,验证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建设,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完善铁路枢纽内客运系统布局,基于鄂尔多斯铁路枢纽现状分析,结合城市现状规划和枢纽客运预测,从铁路枢纽内线路走向、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枢纽内高速铁路车站选址3个方面,对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方案进行研究。经综合比选分析,分别采用沿既有铁路通道的中线引入方案、高速铁路"两站"格局方案及新设东胜北站。在此基础上,提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建设方案,不断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