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广州研究     
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全面改革,其主攻方向在哪里?重点是什么?今期发表的郑炎潮的文章提出,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是:全方位开放市场,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该文还论述了全面开放市场与实行间接宏观控制的协调问题。希望本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市场要放开,宏观控制要加强,二者并行不悖。作为国家宗观控制重要手段之一,金融体制的改革,已刻不容缓。钟平等同志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和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改革引起了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复杂反响,降低了改革的透明度。我们试图通过剖析广州市在投资、消费、信贷三方面宏观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导出改革工作的持久性、艰难性和渐进性,并指出改革深入发展的焦点之一是不断自我矫正和完善间接控制体系。一、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剖析1.态势。“六五”期间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态势是:  相似文献   

3.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七五”时期的任务,放在首位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要点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形成有计划的商品市场体系,完善间接控制手段;综合起来,要求在进一步把微观经济搞活的同时,从宏观上加强控制。宏观控制,是在微观放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后,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供销工作在治理整顿和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我认为首先应当解决好当前供销工作中面临的一些思想认识和实际问题。一、正确认识当前治理整顿中的“管”和“放”。我们有些供销人员,面对当前经济活动中强调计划性和适当集中感到困惑不解,怀疑“开放搞活”方针是不是又变了。其实我们说的“管”和“放”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总要求,把开放搞活和监督管理、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和建立调控与监督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改革经济体制所应坚持的原则。在当前治理整顿期间,顾全大局适当集中,适当强调计划指导和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财务与会计关系的争论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来看,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其中包括三个内容,即增加企业的活力,发展商品经济,完善市场体系和加强宏观经济的间接控制。随着微观经济放活,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理所当然地要做相应地变化。因此,对于财务管理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财务学科体系,设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控制下对资源起配置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这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确立,使我国在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跨入了一个暂新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控制间接化和经营管理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是在公有制的基本框架下,引进被传统体制排斥的商品货币关系,以市场体系为基础建立新模式。与此相适应,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学者现在大都把经济运行的原则即决策、信息、动力、协调等机制作为区分、比较经济模式的标准。本文试图从市场协调的角度,比较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与市场的关系,然后探讨我国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中市场关系的具体形态和作用机制、模式转换时期的市场与宏观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已从总体上设计出了我国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实际上,这几年经济体制的改革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这一经济机制,宏观管理的转型和微观基础的再造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障碍,以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再造被“放——统——放”的怪圈所困扰。  相似文献   

9.
罗晨曦 《时代经贸》2007,5(12X):190-190
“入世”对我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更是为国人关注。银行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业是一国经济的核心产业。中国入世多年,银行体系的变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很多方面甚至超出了人们当初最为乐观的预期。“入世”的意义不仅仅是开放市场、引入竞争,而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关键阶段的一次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加速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加速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作为公益性行业,既具有公共福利的“公益性”,又具有企业的“盈利性”,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先行官,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城市公交的改革与发展是q-固整体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公交行业是否完全进入市场,是否完全开放市场,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交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新的经济体制模式已基本明确,即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这一新模式要求改革旧的调节体系,由靠计划和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用经济手段间接调节为主。这样金融调控便成为整个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推动金融宏观管理向以间接调节为主过渡,就成为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问题之一。间接金融调控就是指通过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依据国家计划要求调节与控制资金市场,并进而调节整个市场体系,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  相似文献   

12.
“六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互不配套的消极影响说明,需要尽快地制定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目标模式。计划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计划体制的目标模式更为迫切。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主要是: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体制改革要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计划管理由直接控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不完全市场理论,从金融市场的单一性与多样性入手,通过考察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结构竞争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竞争性融资结构"的概念,即竞争性融资结构是指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及其对应的多元融资渠道,包括竞争性融资机构与竞争性融资工具。因此,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质就是改变过去银行体系垄断融资渠道的状况,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来建立起竞争性的多元融资结构体系。我国区域债权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竞争性融资机构发展的表现形式,而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创新会使资产收益空间增大,最终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全性和金融效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失控,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经济稳定已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深入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控制问题,探讨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稳定相适应的投资宏观控制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要从短期的宏观控制转向以中长期为主的宏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触发这种周期性波动的机制是庞杂纷繁的。其中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上的某些因素,而且还包括若干来自经济运行本身的客观因素。姑且不论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仅就后者而言,诱发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波  相似文献   

15.
“七五”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七五”期问价格改革有三个重点: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房租及住房销售价格改革,劳务收费标准改革,其中又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放在首位。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对于完善生产资料市场,搞活大、中型企业以及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七五”期间把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放在首位的必要性首先,这是由于生产资料在再生产中的经济用途和在价格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总结广州市“六五”期间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改革旧的计划体制,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基本理论,紧紧抓住“增强企业的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建立间接控制体系”这三个方面,从计划管理的角度来想问题、出主意。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银行作为货币、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在宏观控制体系中据有重要的地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革银行的控制机制,使其对货币发行量和信贷增量控制,从行政命令式的直接控制为主转为间接控制为主,是强化宏观调节,搞活金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国银行控制机制的转轨问题谈几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包括: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和实行宏观上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换。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问题便日益突出和尖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魏杰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书正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这种迫切需要,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9.
银行贷款是货币供给的最主要形式,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控制贷款规模,是控制货币供给量,实现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关键。但是贷款总规模的宏观控制,并不是要搞“一刀切”,把原有的贷款需求都压下来,而是要根据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所支持,有所限制。通过贷款增理和存量使用结构的调整,实现信贷资金运用结构的合理化。 在经济体制未改革的情况下,银行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贷款规模的宏观控制和贷款结构的微观调节都显得较简单。只要按照分项目的贷款指标掌握发放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国家是宏观控制的主体、企业是微观活动的主体,这似乎已是无可置疑的公理了。但是,近来有人明确提出“企业构成了宏观经济控制的另一个主体”的命题,对公理进行挑战。对此,笔者认为:1.就总体而言,企业只能作为宏观控制中的被控体,不能作为宏观控制的主体。2.宏观控制是由一个自上面下的扇形传导过程来完成的,处于这个过程中间层次的经济组织也带有宏观控制主体的色彩。3.在间接控制体制中,由国家直接控制而又向下贯彻国家宏观控制意图的大企业,具有宏观控制主体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