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9年末我国上市公司股本构成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3114.7940亿股,其中非流通股2042.8215亿股,国家股1193.7548亿股;从股本比例构成来看,A股仅占25%,B股占5%,H股占4%,国家股占38%,其它非流通股占28%。流通股比例太小和非流通股比重过大已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一个显著特点。畸形的股本结构和混乱的股份设置,已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一大阻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国家股应具有流通性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对于国家股如何流通却一直没有定论。学者们设计了多种国家股流通的渠道,但是这些渠道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没有一种完美的方案。目前,我国政府采取的试点方法是国有股配售,即把一定数量的国有股份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价格出售给原公众股东,公众股东不愿配售部分可以由证券投资基金申请购买,配售后的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1999年间月14日,在10家国家股配售试点企业中,中国嘉陵和黔轮胎成为首批试点的幸运儿。中国嘉陵向老股东定向配售1亿国家股,但截…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即非流通股的比重较大 ,尤其是国家股 ,而社会流通股的比重较小。截止到2001年11月31日我国股票市场中共有总股本5123亿股 ,非流通股达到3347亿股 ,其中国家股2351亿股 ,占总股本的45 9 % ,而同期的公众流通股1775 58亿股。这还是在已经实行了部分国有股减持政策后的结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并且既不同股也不同权 ,不符合国际惯例 ,不利于入世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 ,严重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上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更…  相似文献   

4.
股份回购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遗留及证券发行制度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同股不同权、股权分割、国有股难以上市流通等问题。据统计,在公布2000年中报的深沪两市A股公司中,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超过50%的公司有498家,占全部1040家公司的47.88%;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比例超过75%的公司有40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9.04%。这不利于社会公众股东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结构的现状及特点股权分置,是指我国股权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从而造成的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在上市公司总股份结构中,流通股比例约占35%-37%,在余下的63%-65%的非流通股中,国家股占了很大的比重,约为35%-47%之间,其余的17%-27%为法人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一个股权高度集中,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国有股作为非流通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股份的近三分之二,而流通股又以高度分散的个人持有为主的结构。由上述分析,可以总结我国股权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是维护资本市场有效运转的前提,而股权结构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重要因素。对深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信息透明度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家股比例与信息透明度不存在显著关系,国有法人股比例、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信息透明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国家股减持存在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国家股并不一定必须转为其它股,国有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并非是造成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不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国有股不流通,无法实施“国退民进”战略,在竞争行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地位无法改变,企业经营机制得不到改善;国有股不流通,国有股难以形成合理价格,导致流通股价格泡沫较多,股市波动太大;国有股不流通,国有股大股东侵害流通股小股东利益事件就难以防范,影响股市发展。所以对国有股减持流通讨论直到现在没有停止。随着上市国企增多,国有股数量增多,国有股流通问题形势逼人。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本规模已达到3251.0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51%,国有股所含净资产达到8186.7亿元。再不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随着国有大盘股的上市,积累的问题会越难解决,股市和国民经济发展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份公司的股本结构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主要成分股,在整个企业股份中占主体地位。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禁止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但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程的加快和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沉淀的国有股规模越来越大。截止2000年7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025家,市价总值达到43577.56亿元,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为3430.14亿股,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为2140.3亿股(包括发起人股份和定向募集法人股),占总股本的62.4%。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所带来的问题越积越多,不仅严重制约了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和运作,而且也不利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进行。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财经资讯     
《经济》2001,(3)
我国将大规模减持国有股 据国务院体改办人士透露,约有33家上市公司将首先推出国有股减持计划。先将国家股及法人股所占比重从67.8%降到51%,可转让股份478亿股。如转让价格以净资产值为基础适当浮动,按每股平均2.1元计,可变现资金1000亿元。其次将国家持股比重从51%降到30%,再转让股份600亿股,将变现资金  相似文献   

10.
论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股权结构畸形.国有股占比过高,股权过于集中。①我国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成公司后.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占绝大多数.且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②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③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不仅有国家股、法人股、A股、B股、H股、内部职工股铂转配股之分.种类过多.而且A股、B股、H股三种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一股独大”最近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种种弊端的重要制度根源,是导致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不尽如人意的最大问题。据统计,截止2001年4月底,我国1102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以上的达到890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9.2%。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统计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由国家持股的占公司总数的65%,第一大股东为法人股东的占公司总数的31%,两者合计高达96%。国有股股东的代理人缺位,严重地恶化了内部人控制问题,使我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权比重过大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截至2000年12月31日,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共有总股本3613亿股,其中国有股总数为2830亿股,占总股本的65.87%,按当时的市价折合市值约为32003亿元,而同期的公众流通股仅有1233亿股,市值约为16087亿元。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在上市公司中,未流通的国有股在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国有股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股东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国有股持股主体以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上市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逐步实施各种以公司股本结构调整为特征的资本运营方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国有股配售与回购国有股是上市公司对于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的两种主要资本运营方式。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是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寻求一条有效途径,积极而又稳妥地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问题,不仅对国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选择非流通股配售方式是整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现实可行的办法。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要制定合理的配伪比例和价值;在国家股、法人股向二级市场配售过程中,应坚持权益平等、解决到位、不留尾马的政策取向;国有股、法人股配售应采取“靓女先嫁”的方式;暂停、暂缓增发新股和建立二板市场的举措;把因减持或流通出卖公有股权而获得的资本金通过社会保障基金间接地投放到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运作。  相似文献   

15.
谭贵洪 《时代经贸》2012,(22):134-135
2005年我国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占上市公司股本大比例的非流通股解禁上市流通,我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市值管理成为上市公司管理方法凶必然选择,市值最大化逐步取代利润最大化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的目标,因此,研究市值管理理论有利于上市公司更好的实施市值管理。本文基于价值管理理论,对市值管理的内容、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提升市值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而导致的“同股不同权不同价”现象。不同的利益导向造成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置,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对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极其不利。截至2004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股份为7149.43亿股,其中非流通股数为4542.91亿股,占63.54%,而其中国有股份占74%。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有着最现代  相似文献   

17.
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动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出于一些考虑,把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个部分,而且包括国家股和法人股在内的非流通股占了整个上市公司股份总量的大部分。这一划分在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重约2/3.这种股权结构不利于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股需要进行减持,但即使是存量调整,资本市场也无法承受.国有股减持新思路可以有效解决资本市场容量不足这一过去国有股方案所无法克服的障碍.同时,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使现代企业制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被人为地分为流通和非流通的两种类型,这两种不同股权的价格不同、权利不同、适用的法律也不同。在整个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社会公众所持的流通股,只占较小的比例,无法在股东大会上取得多数表决权,往往只能“用脚投票”:而国有机构以及很少一部分民有机构持有的非流通股,能够控制股东大会上的多数表决权.能“用手投票”.从而成为控股的股东。  相似文献   

20.
邱龙广 《经济论坛》2005,(22):106-107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结构。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股权分置的问题十分突出:约2/3的股份尚未流通,仅有1/3的股份流通,尚未流通的国有股约占股份总数的一半,占全部非流通股的七成以上(敬景程,2005)。股权分置不但导致股权结构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