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国外农田资源保护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田资源是指现在和潜在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农田资源保护就是为多数人利益,通过明智的经营和谨慎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农田资源,杜绝滥用和浪费,并达到永续利用。1国外农田资源保护起因透视现代资源保护运动开始于19世纪早期,农田资源保护相对晚些,在本世纪6...  相似文献   

2.
郭洪利  王颖 《经济视角》2009,(12):29-30
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土地利用率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耕地资源过度损耗等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意味着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这样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就使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问题越来越迫切。如今土地越来越稀缺,如何高效地利用低效能土地,成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镇土地低效用地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开发利用城镇低效用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土地利用率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耕地资源过度损耗等系列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鹤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高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鹤岗市耕地面积逐年萎缩,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资源是工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有限资源,只有珍惜耕地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保证,才能保证高效节能,经济合理和永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耕地资源。鹤岗市必须加强土地法制管理和农田环境保护、科学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自然观刍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增长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这对矛盾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从而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从自然观演进的角度,分析不同阶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观特征;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生态自然观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的一种理想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观,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实践形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 ;水资源浪费大 ;水质污染严重。西部地区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除土地利用率低 ,利用方式落后 ,经营粗放以外 ,最突出的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农地质量不断下降。鉴此 ,西部大开发应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为核心 ,以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为重点。本文从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质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等方面 ,提出实现西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东盟的成立最初是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但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东盟国家领导人把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管理看作是保持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以及地区经济与社会永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就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展开全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山地农业复式生态技术是在山区水土整治和农业综合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土地开发利用技术,是实现山区土地永续利用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包括山地复式梯田、果园、草场、防护林四个子系统。其根木特点是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投入,增加土地利用层次立体经营,全面提高多年生植物覆盖率,以获得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山西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关键是要保护好山西旅游资源 ,使其能永续开发利用。如何才能使山西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角度 ,提出了山西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四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一般都是从市场要素动力模式向制度动力模式演变.CEPA的实施,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提供了制度机遇,为此,文章提出以区域合作制度为导向,以区域创新为核心,从制度、产业、技术和空间等方面构建新的动力模式框架,以促进"大珠三角"动力模式从分散的市场要素动力模式转向制度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君德 《经济地理》2006,26(1):3-5,10
文章对中国政区制度变革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反思,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为指导,就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见解。认为减少层次、合理幅度、规范功能是我国政区改革的总方向;中国的政区制度应当回归《宪法》确立的省县主体结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城市政区新模式与新的城市制度体系是近期政区改革的重点;当前要严防出现新一轮的“扩区热”。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口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系统提出了该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东北东部边境口岸较多、口岸经济发展无序及缺乏全局性规划的具体现状,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口岸经济发展中各边境口岸的层次定位及其腹地问题,将东部边境口岸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层次,并对其口岸功能进行定位,以为东北东部边境口岸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红玲 《经济地理》2011,31(3):420-425,482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缺乏特大中心城市强大依托的困扰。文章主张把握中部地区城市群内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的机遇,在湘江连接长江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市的大河口地带,先一步组建形成统一的财政经济区,以财政利益一体化推进区域一体化,并最终争取国家批准为长沙大都市省会特大中心城市,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湖南开放崛起与富民强省。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人才地理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人才地理分布的主要特点是:①东多西少:②南多北少;③江浙一带最密集。这些特点根植于气候、地貌和海岸线等自然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太湖流域为代表的人才密集区和人才的大规模迁移对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国人才地理特征研究是人文地理、文化地理和历史地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洞察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e work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lements of the SNA into the official statistical practice of the former U.S.S.R. began in 1988 when estimates of the GDP using conversion keys were prepared. In 1991 the decision was made to implement the entire SNA gradu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methodology of compilation of the main accounts was formulated by the Statistical Committcc of the C.I.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OECD. It originally drew on the ESA with introduction of elements of the revised SNA and adaption to specific economic processes in the country. It required solution of a number of conceptual and statistical problems referring to the treatment, allocation and valuation of selected activities. The estimates of the main accounts were made for the former U.S.S.R. by sectors and by industries for 1988–90. This project has provided the basis for further work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SNA in C.I.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