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尤其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推进,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更是不断攀升。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以日本为例,对其经济转型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做出总结以此为鉴,从而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的对外直接投资浪潮,并提出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和税收政策;抓住契机提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整体实力;加强对于企业的融资和技术支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化管理失效、信息化投资回报低、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信息化绩效评价缺失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积极提升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质量,对于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归纳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有益启示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构想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侯静如 《中国市场》2012,(11):29-32
本文在介绍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投资规模、产业分布、区位选择、模式选择、投资主体、组织结构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从政府服务支持体系与企业自身建设两方面提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基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背景下,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母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及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采用了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积极影响,其中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给企业带来的作用最为显著,以资源寻求的对外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商》2016,(10)
在供应链全球化趋势下,近年来北京市工业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本文从北京市工业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出发,分析了北京市工业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和区域选择,通过分析对对外投资的提升路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对外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企业对外投资的良性影响,也是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企业层面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企业外投资的总量特征、经济背景和结构的分析,指出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能够使企业更多的接触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降低国内企业的研发成本、使企业迅速实现人才资源的聚集。通过建模的方式,对企业对外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洪联英  刘解龙 《财贸经济》2011,(10):95-103,136
如何掌握好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是成功推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根本。本文从微观生产组织控制视角,探讨我国创新对外投资的微观传导机理,并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为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的组织安排、网络进入权的机制控制和价值链分解权的能力控制,是推进境外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但我国企业权力层次偏低、国际化经验不足,难以充分利用投资企业的主导地位,策略选择国际生产组织控制机制,是解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而不强”困境这一微观根源的重要途径。这一结果表明,促成企业与政府合力,构建起中国国际生产网络及其组织机制,是破解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锦明 《江苏商论》2003,(12):43-45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要有新思路。首先要确立对外直接投资的正确导向。第二要进行战略调整。第三要选择好投资区位和投资产业,并进行有机匹配。最后,要加强和完善企业组织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浅析企业对外投资的财务风险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本企业经营活动以外的经济利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在境内外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或者购买其他单位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对外投资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加强对外投资财务风险的分析、控制和防范。本文分析了企业对外投资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蓬勃发展,我国上市企业对外投资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上市企业对外投资前后的业绩变动,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2002-2005年间我国上市企业对外投资的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企业对外投资绩效在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尽管上市企业对外投资后第一年经营业绩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提升缺乏长期性;不同对外投资类型绩效不相一致,其中战略联盟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提升;民营控股上市企业的对外投资效果要优于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以及集体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与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析这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可以解释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根据广东二十多年省内及对外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环境现状来看,促使广东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动因是推进产业结构提升、开拓市场、获取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当然,这几大动因在目前的迫切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和行业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本文具体介绍了国外各区域的投资环境,分析国内对外投资的重点行业状况和对外投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验和前景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我国国内投资者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设立、购买国(境)外企业,拥有该企业10%或以上的股权,并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它分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和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着手,简要介绍了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和日、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深刻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在详细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及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同时强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为此,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实现以下几个重要转变。一是在投资速度上,将由追求投资数量逐步转变为追求投资质量。前些年我们过多地注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数量,而没有足够重视对外投资的质量。比如,2014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基于战略集团思想的投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这一方式是在传统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战略集团理论,研究出的一项新方法。为了保证基于战略集团思想的投资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步骤以及原则,还要结合企业战略思想,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笔者结合某上市公司投资绩效评价实例,对基于战略集团思想的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一定帮助,做好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战略三角”的分析框架,利用117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计数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企业规模、产业竞争程度、产业技术密集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积极显著的影响,企业资源尤其是技术能力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产业特征的影响,竞争激烈的产业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进程快于其他产业,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9)
基于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迈入了摆脱自我滚动式发展道路、借助对外投资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张之路,但同时大量的企业已经或正在陷入对外投资的泥潭,蓬勃增长的对外投资需求中隐藏着大量的投资风险。本文将对外投资决策的主要着力点、实施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后评价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逐一分析,目的是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操作实施提供有益借鉴,以提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市场竞争、资源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是促使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并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20.
唐杰  郑磊 《中国市场》2011,(7):8-18
本文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在当前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对企业优势的核心的要素进行深入解析,并引入企业战略变量,形成一般化的获取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认为传统的以先决优势条件决定的FDI假说,是获取优势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解释框架的特例,并结合中外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