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未来,我们要在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改革完善体制、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城9融合的区域性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城镇化,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的城镇化。因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促进县域经济同步发展,拓展吸纳农村人口和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的空间。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走城镇化道路,而从国情出发,应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本期封面文章以“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为主题,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如何保障农民工权益、使其真正转变为市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我国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有价值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分析了城镇化给县域金融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县域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县域金融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节点,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而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与制约作用是其他生产要素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深入研究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就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最重要且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曹鑫  窦海鹏 《中国外资》2009,(16):221-221
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节点,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而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与制约作用是其他生产要素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深入研究小城镇的土地利用,就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最重要且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改造农村泥草房、节省土地、经济适用为重点提出的农村人均达到40平方米的小康住房建设指标,极大地激活了农村建房的信贷需求,如果能推出小城镇及农村住房贷款,不但能解决农民建房购房的资金困难,而且能较好地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县域作为“三农”问题集中区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载体,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牵动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大局。在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县域地区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三农"的内涵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农民职业、收入、财富的差异扩大,农民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分化,农民的内涵已扩充为传统的从事种养业的专业农民、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同时还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兼业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随着要素投入的扩大化、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新时期农业的内涵,已由传统的种植养殖,扩充到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等农业生产上下游。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镇化和县域新型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农村已发展为"大农村"的概念,农村的外延,已经扩展到整个县域。  相似文献   

10.
中央在统筹城乡发展整体规划中,把传统的"城市化"提法改为"城镇化",这意味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心转向小城市和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沿。加快对农村土地、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等制度改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合理的向县域和小城镇转移,使农民工体面的成为城镇居民,是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多元化发展,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的现实途径。本文从进一步修正城镇化融资制度操作缺陷视角,对城镇化建设融资制度改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