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纯英 《农村经济》2001,(10):15-16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发展进入了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城市就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工业化已达48.2%(1998年),城市化已达36.7%(1999年)。可以预见,我省的城市化将要进入,或说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我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今后的10年将达到50%左右,在今后的20年将达到60%左右。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适应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应作怎样的调整?这是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城镇化与城镇用地扩张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动态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剩余劳力流向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见表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阶段,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IO.64%上升到15.39%。第二阶段:1958年~196o年,为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引发的超速城镇化阶…  相似文献   

3.
一、积极推进城镇化是我国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研究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我们会发现,城镇化是不可抗拒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5.1%,1990年,这一比例已增长到45%,到2000年,世界上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从发达国家来看,1950年,整个发达地区城市人口的比重达53.8%,到1996已增长到75.1%,其中英国为89.3%、美国为76.3%,目前,这一比例仍在增长。从发展中国家来看,1950年,整个发展中地区城市人口比重是17.0%…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2003年城镇化率才为40%左右,大大低于同等GDP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降低到15.4%左右,但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左右。近年来,虽然各地在统筹城乡平等就业,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是全国城乡二元就业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形成。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工业化绝对水平总体上升,相对水平有所退后 1998-2003年,咸阳工业化绝对水平不断提高。从工业化的核心指标看,人均生产总值提高了约200美元,占工业化初期标准值(1200美元,钱纳里标准,下同)比重从44%提高到60%;工业比重一直在33%以上,超过工业化初期标准值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超过工业化初期标准值10个百分点,接近中期标准值的70%,正逐步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6.
"三化"同步是党中央正确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来的新任务。按照发展经济学有关工业化、城镇化的指标来看,我国第一产业已经占到12%以上,加工制造业的比重占整个商品增加值的比重已经接近60%,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我们现在是进入了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城镇化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王青  张晓雯 《农村经济》2000,(10):16-17
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 :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水平是与其工业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是比较协调的。例如日本从 1 947年到1 975年工业化加速阶段 ,工业化从 2 8%提高到 36% ,同期城镇化从 2 8%增加75% ,增加 47个百分点。又如韩国 ,在1 960年到 1 981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 ,工业化从 2 0 %提高到39% ,同期城镇化从2 8%增加到 56% ,增加 2 8个百分点。我国西部的城镇化发展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1 998年 ,西部城镇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比重仅为 1 7 9% ,东部的这个比值在2…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腾冲县位于中缅边界,县内山区面积大,平坝农地少。今年以来,该县制定了《腾冲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提出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出现“三农”问题不足为怪。特别是陕西,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实现,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比重,2050年前后将由建国初期的90%、目前的70%,逐步降到10%左右,现已进入以劳动力为中心的人口转移高峰期,“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人口恶性膨胀,劳力大量过剩,资源利用失控,农村社会秩序不佳,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坚持新型工业化,实施  相似文献   

10.
兵团发展第三产业面临问题浅析钟义龙《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提出:"90年代,我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要保持在11%左右,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00年要达到35%左右,比1990年增长7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到2000年要...  相似文献   

11.
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总量偏小,比得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以我县为例,由于历史原因,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工业化尚处于中期的初始阶段,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仍然偏小,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徘徊,远远落后于省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廷柒 《农业经济》2004,(11):18-18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按照世界上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规律看,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变化一般总是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然而,我国城镇化水平结构变动并末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9%,落后于工业化近5个  相似文献   

13.
吕政 《中国改革》2006,(2):41-44
■从人均GDP指标看,到2005年末,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1400元,按现行汇率换算,为1400美元,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二阶段;■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指标看,2005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5.1%,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4.9%。按此衡量,我国工业化程度已越过工业化中期;■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指标看,我国仍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任务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处于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新政     
我国将逐步放开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限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按照规划,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从2012年的52.6%提高到2020年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商品化、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步入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过程中,农业劳动力份额和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国40年来,我国的工业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却仍然占70%左右,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到本世纪末,我国将面临“人口爆炸”的严重形势。据中  相似文献   

16.
王雄  杨蕾 《中国土地》2013,(2):48-50
现阶段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达到50%,首次实现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相当.全球经历这一过程用了将近300年,而我国只用了30年就完成了这个历程.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虽然惊人,所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却也有喜有忧.其中,城镇化过程中的广大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出现了一个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群体——被征地农民.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个特殊群体在失去原始保障的情况下,我们的政府要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偿?补偿量是多少?怎么建立一个长效的补偿机制?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先从农用地对农民的价值分析入手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袁琳 《农民科技培训》2013,(2):50+52-50,52
我们曾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九年增产,实现了供求关系紧平衡。实践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应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国际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我国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增加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8.
在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中国将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时期。从总量经济看,我国的农业产值比重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与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主要是指农村人口不断转移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中国城镇化道路有其独特性,即必须面对现阶段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这一基本国清。目前人们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城镇化模式的主流是发展小城镇。本文主要是通过如何进行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进而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只有11%。建国5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程度提高,根据统计资…  相似文献   

20.
可以预见,在2013—2035年,中国城镇化可能分为两个不同的增速阶段。第一阶段,2013年-2025年,城镇化速度可能仍然保持在年增长1%左右;第二阶段,2025年至2035年,年均增速将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也许会保持在0.5%左右。不管在前一个阶段还是后一阶段,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都将快速向城镇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