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在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银行部门的资金来源继续保持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较低。对于目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需建立综合宏观审慎框架以衡量并管理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亟需明确对于影子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等机构的监管法规以防范和管理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渐形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同时要求金融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增加全社会有效供给、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中国金融体系目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社会融资体系结构性失衡,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对全社会融资贡献不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其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这是当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二元结构"的金融体系的不同特点,研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金融结构当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更多是受到股票市场而非银行的影响,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才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另外银行主导型以及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制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方向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考察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金融结构观点、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本功能出发,认为金融体系结构的内涵不应局限于一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所处的相对地位,更为主要的是应包括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在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事前选择依据、事中监管效果和事后解决激励问题的有效性。为此,文章提出了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的框架,内容包括不同金融结构下各国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特征、信息的获得与处理、风险分担与管理、企业治理结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不同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金融是与商业性金融相对应的,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后,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转型问题已成为国内金融改革的又一个焦点。本文对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当前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外政策性银行转型的趋势和做法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实际对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因此金融体系的选择也就显得迫在眉睫。就目前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以美英为主的市场主导型和以法德日为主的银行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很大程度上讲都是内生的。由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外生性,因此金融体系的外生性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又由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金融效率、风险配置及兼顾公平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6月,IMF发布了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参与完成的《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研究报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宏观金融环境、金融体系、银行系统进行了评估分析,得出中国金融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的结论,但也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的缺陷和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对宏观金融环境的评估一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  相似文献   

9.
金麟 《证券导刊》2012,(38):90-95
序言 中国的金融结构已经不足以支撑经济的继续发展。近年来银行资产质量受到的质疑、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中国被翻来覆去讨论的高M2/GDP乃至于高到令人无法承受的尾随佣金率等等,林林总总的现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中国的金融体系过度倚重银行以及银行的产品,这是造成上述种种“怪现状”的结构性原因。未来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存在银行高度垄断、金融低效率及金融系统风险隐患不断积累等若干特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将促进我国金融产业的结构化进程,增进市场的完全性,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并提升市场的完备性,从而将不断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金融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利率市场化在悄然加速前行,汇率市场化也明显增强。同时,在社会融资总额中,银行贷款的占比趋于下降,股权融资、企业债、信托和票据、私募股权等等融资方式不断发展。一个有争议的现象随之浮现,即围绕影子银行系统的各种定义、判断和风险评估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式银子银行,到底是金融创新的方向,还是庞氏骗局?  相似文献   

12.
杨静姝 《时代金融》2012,(30):130-131
本文首先对中国目前金融安全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范旷 《中国证券期货》2013,(6X):239-239
当前,中国银行业脱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影子银行体系在整个金融体系内的膨胀式发展。尽管有专家称,影子银行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金融创新,在当前金融机构市场化和社会融资多元化背景下,应该理性认识,并非所有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非传统银行业务的金融创新都应该划入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影子银行的范畴。但从2012年我国经由影子银行渠道提供的资金规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已经超过1/3,影子银行已经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的涵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出一些有益的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银行结构为例,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的结果表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银行结构变化的原因,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小银行的发展.而从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结构的调整都是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的,因此我国的金融体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内生性.由于内生性的金融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重构金融体系、强化金融供给外生性的政策建议,从而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亚洲金融危机表明,道德风险是导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重要根源之一,突出表现为政府隐性担保机制下的过度投资、过度消费以及金融机构及大企业集团与政府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从短期看,我国的金融安全不存在问题,但从长期看,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源自道德风险。从银行体系来看,其脆弱性突出表现为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而其产生原因可归结为信贷市场上无所不在的道德风险。一方面是政府担保下道德风险的恶化,储户在选择银行的时候实际上是把信用集中在政府身上,银行负债实际上转化为政府负债;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2008年金融海啸的重创,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没有出现金融危机,但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的特征成熟市场不同,主要表现为其不成熟性、不开放性、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性。无论是国内的银行体系还是证券市场都是如此。但是,由于国内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地位,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体系,表现为对国内银行体系过度使用及房地产泡沫吹大。因此,尽快地调整当前过度住房优惠信贷政策,是防止国内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关键。本文还对国内证券市场的风险及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关于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框架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金融结构观点、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从金融体系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本功能出发 ,认为金融体系结构的内涵不应局限于一国企业外源融资中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所处的相对地位 ,更为主要的是应包括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在完成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事前选择依据、事中监督效果和事后解决激励问题的有效性。为此 ,文章提出了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的框架 ,内容包括不同金融结构下各国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特征、信息的获得与处理、风险分担与管理、企业治理结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不同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系统阐述了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资本成本的大小、资本市场效率的高低、股票市场活力和银行部门效率 4类要素共 2 7项指标。分析金融体系竞争力目前的世界格局和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指出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主要是资本与银行服务效率的竞争 ,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发展缓慢的原因是由于金融效率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19.
巩云华 《西南金融》2009,(12):44-46
本文以农村政策性金融内涵和目标的界定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政策金融体系中的障碍核心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