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瑞,对此,业界认为从诉讼调解走向诉讼和解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本文就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引进诉讼和解制度时其基本框架应当如何作了一些初步设想,如民事和解制度在诉讼法中的地位、和解的原则、和解的方式、和解的效力及其瑕疵救济等等,希冀能为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2.
诉讼调解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一种诉讼制度,一直以来深受法学界,特别是司法界的推崇和重视,它对解决纠纷、减少缠诉、改进司法工作方面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诉讼调解过程中漠视公民权益、法律文化科学性的缺失也日益浮出水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诉讼调解制度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完善、改进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法院委托调解是我国法院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诉讼调解方式,具有诉讼与调解的双重属性,与法院调解、法院审判及诉讼外调解有所不同。委托调解实现了调审适度分离,符合当事人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并缓解了法院压力,满足高效解纷的需要。为贯彻落实该制度,应该在总结一些法院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委托调解程序的规范化和配套措施的制度化,以增强程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应当是充分贯彻落实当事人自愿调解原则,改革调、审合一的体制,建立调解和审判适当分离的体制,即调解由准备法官在审前准备程序进行,主持调解的法官不能参加对调解无效案件的审判.  相似文献   

5.
论缺席判决的价值缺陷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席判决制度作为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中普遍确立的一种制度,有其独特的功能,因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与此同时,也有其本身固有的价值缺陷,即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诉讼结果的客观与公正。我国的缺席判决制度在立法上过于粗疏,在司法运作中存在操作混乱、甚至没用的情况。如果说过去在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之下,缺席判决的价值缺陷尚不十分明显,则在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背景之下,随着当事人主义诉讼理念的强化,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对抗已成为保障民事诉讼结构均衡的决定性要素,缺席判决在客观价值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必将暴露无遗。为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缺席判决制度,以切实增强缺席判决的客观价值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颜龙  李平 《企业家天地》2010,(10):188-189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法律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了提出重新界定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统一调解的结案形式,调整调解的生效时间,取消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反悔,建立调审分立的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调解制度是一种非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其非讼特性与强制执行力产生了内在矛盾,使其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可行的解决途径在于对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进行更加细化的规定,按标的、情节等对劳动争议案件予以"分流",以求小额简易案件成功调解,大额、复杂案件给予当事人付诸仲裁或诉讼的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8.
诉讼和解制度这一被认为最能体现处分原则的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几乎未对其作出规定。本文试图分析国外立法和实践,对美国、日本等国诉讼和解制度的比较研究,具体阐述诉讼和解制度的特征,分析诉讼和解制度的外在及内在价值,阐明我国诉讼和解制度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诉讼和解制度这一被认为最能体现处分原则的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几乎未对其作出规定.本文试图分析国外立法和实践,对美国、日本等国诉讼和解制度的比较研究,具体阐述诉讼和解制度的特征,分析诉讼和解制度的外在及内在价值,阐明我国诉讼和解制度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袁群 《企业家天地》2008,(5):189-190
民事诉讼调解是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调审合一在目前的法院体制下,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调解成功率,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审判形式的弊端更大。我们有必要实施调审分离,并通过调解专门化机制、效率机制等细节性制度建构增强其可操作性,以使这一“东方经验”更好地发挥其便捷、高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解以自愿为原则,而在司法实践中却融入了强制性因素,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调解制度——强制调解。伴随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呼声的高涨,强制调解在司法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即便如此,有关强制调解是否应当被采用的争议还是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强制调解有其自身的优势,这对完善我国的调解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当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曾在我国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在我国现今社会处于新旧体制转型的时期,诉讼调解制度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陷入了困境。本文借鉴国外盛行的ADR制度,为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来设计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矛盾运动的结果,一些多年的矛盾纠纷,由于体制不健全,基层处理不及时,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区域性政府调解机构没有建立,调解机构还没有形成网络;衔接各种调解资源的调解机制不健全;调解缺乏有效监督等。这就要求构建综合调解制度,建立区域性中枢机构、层级管理制度、监督救济制度等有效机制,形成科学性、政策性、可操作性强的综合调解工作模式,使各种调解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综合调解制度的强大动力,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也称劳动纠纷,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劳动争议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法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其重要性无庸讳言,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不可或缺。本文将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国外处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并对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单独立法;二是完善审判组织制度;三是扩大劳动争议促裁和诉讼的客体范围;四是要建立或裁或审的诉讼模式;五是要加强调解制度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民事调解的基本问题入手,浅析当前中国民事调解的现状并在借鉴现有理论和实践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构想。虽然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民事调解制度在运用上面临诸多挑战,但民事诉讼调解以其化解社会矛盾的独特魅力,在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资源、为社会消除不安定隐患、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靳刚 《大众商务》2010,(4):228-228
法院调解是指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诉讼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它与我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心理定势、经济基础和基本国情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调解结案不仅能化解纠纷,消除当事人内心的尖锐对立,而且可以减少申诉上访,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04年9月1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对于原有法院调解原则作了一定修订和完善,对我国法院调解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靳刚 《大众商务》2010,(2):228-228
法院调解是指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诉讼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它与我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心理定势、经济基础和基本国情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调解结案不仅能化解纠纷,消除当事人内心的尖锐对立,而且可以减少申诉上访,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04年9月1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对于原有法院调解原则作了一定修订和完善,对我国法院调解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是行政诉讼审判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在我国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下,修法构建和解制度,要特别注意改变现行体制所带来的风险问题。通过对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及其我国台湾地区行政和解制度的设置和运行的比较分析,冀为我国确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诉讼回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运转不甚畅顺的原因,主要是对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权保障不够完善,当事人与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之间对回避信息的占有极不对称,当事人几乎无从得知审判人员应否回避的信息,更谈不上申请审判人员回避。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有必要参照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在诉讼程序中建立审判人员信息披露制度,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与调解制度都具有解决纠纷的功能,行政自由裁量权允许行政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处分行政权,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面临解决行政纠纷时在法律适用上平等,这些条件决定了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具备建立的可能性。倘若在当下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容易给法官滥用职权和行政权逃避审查提供合法外衣,而要设计缜密的制度来防备这一点又会增加司法成本,更何况法院当前并不存在行政纠纷案件的数量压力,因此我国不具备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