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芯片的发展 计算机的精髓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用光刻在芯片上制成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因此芯片的研制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是蚀刻宽度,目前达到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是0.35微米,实验室生产技术水平已达0.15微米。芯片生产的规模是蚀刻宽度每缩小一半,芯片面积应缩小到原来的1/4,而价格则翻一番。自60年代以来,蚀刻技  相似文献   

2.
3.
4.
李北伟 《技术经济》2001,20(4):26-29
一、我国液晶产业的发展现状1、我国液晶技术的研发情况。我国液晶显示技术研究起步于 196 9年 ,基本与世界同步 ,2 0世纪 70年代初 ,清华大学和长春物理所就率先研制出液晶显示屏。但是七、八十年代由于LCD研究未能列入国家科研攻关项目 ,经费不足 ,研究工作出现了低潮 ,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是到了 90年代 ,情况才有所改善 ,LCD相关机构发展到 10多家 ,其中有国家科委在南京 55所建立了国家平板显示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北京市科委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计委、科委与南…  相似文献   

5.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产业保护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一、出台国家信息技术政策 泰国政府认为,在21世纪信息技术将成为提高国家工业、商业和国际贸易的竞争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是将泰国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现代化的金融、商业、制造、运输、旅游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信息技术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于1995年颁布了国家信息技术2000年政策,作为国家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进步,标志信息技术进步的是计算机工业的不断发展,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从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在美国问世,到后来半导体晶体管的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个人计算机(PC)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因特网(Internet)的广泛使用,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计算机终端机的信息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8.
徐海燕 《经济论坛》2001,(3):26-26,37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入 WTO之后,汽车行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景堪忧。本文从产业分析的角度谈几点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看法。   一、产品与技术   1.产品分析。汽车是一种复杂的高价值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消费过程较长、技术含量高。本文的分析以轿车为代表。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中较著名的轿车品牌主要有桑塔纳、捷达、富康、夏利和奥拓。轿车的价值高,一般来说需有一定收入才可使用。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 10%最高收入户中汽…  相似文献   

9.
10.
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热议的话题,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高碳经济发展工业的阶段,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碳减排的国际合作机制,发展中国家准备加入这些制度安排.本文对低碳经济的由来,定义及发展阶段加以分析后,认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是在相关国际合作制度安排下,利用新技术和新政策发展低碳工业和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60年代至今的30多年里,韩国经济依靠其比较丰富的劳动力和对外国技术的引进、消化、改进,以年平均8.4%的速度飞快地增长。这一成就的取得,与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计划的框架内,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推行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建立和发展国家工业园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韩国国家工业园  相似文献   

12.
石油产业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时代经贸》2004,(1):110-111
2004年,汽车、房地产和钢铁等将出现调整;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快速增长;机械装备工业面临重大机遇;能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产业增长更多依赖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发展接续产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秀英  康晶 《技术经济》2004,23(2):44-46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是以采掘业和原料工业为主,由于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融合性恶化,东北地区的采掘业和原料工业比较效益丧失,进入衰退期,发展接续产业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东北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经济资源,较高的科学化教育水平,发展东北经济投入产出效益好,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产业内(MAR型)与产业间(Jacobs型)的外部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争论入手,构造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指标,利用31个省区24个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及稳健性检验,计量结果证明:产业结构单一化与产业发展负相关,专业化非常不利于落后省区的产业发展;而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正相关,产业集聚对产业的发展正向作用程度要大于产业专业化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葡萄酿酒产业形势喜人 我们这次考察所到之处,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以第一站怀来(长城公司)为例,当地原有主栽品种龙眼含糖量低,不适宜作高档葡萄酒,同时白葡萄酒销路近年也受到限制,群众普遍在龙眼地中加栽优良干红品种,进行品种更新改造,加上新栽的面积,优良品种已达到3万多亩,现已开始挂果,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抓住我国葡萄酿酒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长城公司推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了具有年产10万吨干酒生产能力的全自动化葡萄酒加工车间,其规模和先进性都是国内一流的。其它公司如王朝、张裕、华东等在…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工业产业发展取向的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可用梯度表示,其中产业梯度是区域经济梯度最直接、最本质的体现。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计算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2005年38个工业部门的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该三省市工业产业发展取向差异,据此提出了该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协调和周边省市产业承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工业在欧、美、日发展迅速,目前已达到千万吨级的产业规模,形成了拜耳、巴斯夫、陶氏、亨斯曼等4大国际聚氨酯巨头。中国与印度是国际上聚氨酯产品生产和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由于人口众多,聚氨酯制品的人均消费量在世界上处于中下水平。因此,我国的聚氨酯产业和市场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重心迁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欣  吴殿廷  肖敏 《经济地理》2006,26(6):978-981
历史上中国的经济重心曾经不断地移动,产业的兴起及其空间拓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农业开发促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经济重心区域的形成和后来的几次移动。近代工业的登陆使东部沿海的内在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建国以后现代工业的布局影响着经济重心的移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工业、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带来了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重心转移。文章还发现,中国经济重心的迁移存在几个特殊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