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1997年第一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作为起始点,宁波会展业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10多年来,宁波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会展与市场、会展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创造了中国区域会展业发展中富有特色的政府强势推动,市场灵活运作宁波模式。因此,宁波市会展业出现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宁波共举办会展活动206个。其中展会数目和展览总面积实现双百目标:举办展会103个,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宁波市会展业对全市GDP的贡献已高迟116亿元。另外,中国国际家居博览会也成为浙江省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展会。像宁波这样的中等城市,会展业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会展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会展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会展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展会缺乏明确定位,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组织与管理落后等问题。政府应采取塑造品牌展会,加快会展业的市场化进程,培养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建立行业协会,加快发展相关服务业等方法,促进会展业快速、健康发展,发挥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不注重文化的企业是没有长久竞争力的,会展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特色的会展文化作为支撑。密切关注和认识会展业总体发展趋势,是办好轻工类展会的重要基础,目前如何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出发,深刻认识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是值得会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是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会展经济已成为其中一个闪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中国各地城市逐步开始复工复产,会展行业的展会主办方、会展场馆和参展商也纷纷着手为展会活动做全方位的准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对会展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会展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迫使会展业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线上办展、跨界资本融入、展会防疫安全……这些新的挑战也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的反思,"后疫情时代"会展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对外贸易更是以年均30%的惊人速度迅速发展,20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达到了1.4万多亿美元.居世界贸易排行榜第三位,大有上升为第二位的趋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国际会展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国际会展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加之,各类展会是买家与卖家交流的平台,是沟通双方信息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田欣 《商场现代化》2011,(12):124-125
近几年,浙江省的会展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与展会相关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如展会侵权、展品侵权等,要加强浙江省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政策保护、增强展会各方的法律意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和约束作用等,为浙江展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  相似文献   

7.
工业新闻     
2005年中国会展业十大新闻1.第二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成功召开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于2005年11月28~29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体制·政策·秩序”为主题,深入地探讨中外会展业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规范会展业发展,以及会展业和节庆活动的产业化、国际化、标准化、人才教育、法规建设等有关问题。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会上说,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旅游、交通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全面发展。中国会展业目前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前,会展业线上"虚拟展会"加线下"面对面交易会"的虚实互补组合方式,正快速在行业内发展并进行渗透。线上"虚拟展会"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有着人脉的广泛和不受场地限制,不限人数和商品数量,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会展业整体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是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是展示企业、产品及国家经济发展的窗口。近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会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品牌展会越办越多,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来越大。通过对我国会展业的SWOT分析可进一步寻找出会展业发展的增长点,为制订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凡 《中国会展》2022,(17):58-61
<正>展会是展览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展会,就没有展览业。展览业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仰赖展会创新。展会创新,是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展会创新的动力来源驱使展会创新的动力,大体来自五个方面:——市场的蜕变。市场对于经贸展会的需求一直在变化之中。如国内消费升级催生了一批新的展会,如预制菜展、游戏电竞展。又如,外国客商来华采购商品因国内疫情防控而受阻,但促使跨境电商展纷纷兴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展览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举办的各类展会层出不穷。审视这些展会使我们不难从中发现,机电类展会尤其是品牌展会乃是一枝独秀,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中国会展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成长性、高利润率特征的一个新兴服务行业。回顾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特点,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成绩,正视差距,共同努力把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不管各地会展搞得多么如火如荼,广交会仍是一张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国会展的"名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的展览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举办的各类展会层出不穷。审视这些展会使我们不难从中发现,机电类展会尤其是品牌展会乃是一枝独秀,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中国会展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高成长性、高利润率特征的一个新兴服务行业。回顾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特点,从而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成绩,正视差距,共同努力把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不管各地会展搞得多么如火如荼,广交会仍是一张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国会展的“名片”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我国的会展场馆数、可供展出的总面积、举办的展会数等指标数据都已跃居世界第一。由于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巨大的带动作用,该行业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我国会展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在促进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必要支持。中国会展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会展业市场。亚洲展览已销售面积六成在中国,中国会展业市场的发展活力世界瞩目。201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我国会展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哈尔滨的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但存在着品牌展会缺失、产业链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鉴于此,发挥东北地区集群效应;打造特色品牌;科学整合产业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和给予政策扶植是促进哈尔滨市会展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会展业是现代经济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具有极强的经济和社会带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进一步向深度、广度发展,世界会展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穗港澳会展产业互补性强,三地合作发展会展业大势所趋。穗港澳合作发展会展业具有经济实力雄厚,有丰富的展会经验及客户资源、环境优良、互补性强等优势。同时,也存在重复办展,展馆重复建设,人才短缺等劣势。面对中国加入WTO、国内、国外给中国会展业带来的威胁,穗港澳应抓住国际会展中心由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CEPA签署的契机等进行三地优势互补,联手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7.
杨佳 《中国报业》2020,(8):48-49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文化、政策等条件,香港会展业发达,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根据场馆、展会、组展商会展业生产力三要素对香港会展现有实力进行评价,简要梳理了香港会展业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发展策略,从而尝试把握香港会展业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太原市会展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对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与国内外著名会展城市相比,太原市在品牌会展数量、展会规模、展会效应方面都凸显出了很多不足。本文在分析太原会展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太原会展业品牌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项目是商务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重点项目,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未来,天津将以国家会展中心项目为重要依托,不断完善天津市会展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扶持,推动一站式审批流程的简化,支持展会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珂 《中国会展》2021,(7):36-43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以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与会展业有关的大事件。今年年初,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会展业,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会展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