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客家菜文化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扬和传承客家菜文化对于客家文化乃至我国文化的弘扬有重大的意义。客家菜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方位做好客家菜文化传承工作必须创新传承的路径,从客家菜及其文化的本质等方面着手做好工作,通过传承路径的创新推动客家菜文化的挖掘、宣传、推广、普及和知名度的提高,切实推动客家菜文化发扬光大。从多维角度对客家菜文化传承路径进行创新研究,有利于有效构建客家菜文化传承的机制体制,真正找准客家菜文化传承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2.
广东梅州客家传统饮食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近代历史上,木薯一度成为客家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帮助客家人摆脱饥荒。而今木薯逐步与梅州客家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客家特色的木薯传统小吃,其文化内涵也日渐丰富。但是梅州木薯传统小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品牌效应发挥不足,产业化发展程度低,统一规范化管理与地方特色相冲突等问题,建议以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为抓手,推动木薯产业的发展,保障木薯原料供给,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3.
榆林自古就是游牧与农耕文化交融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游客领略地方传统文化,因而应加强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打造榆林饮食品牌,利用各类媒体对外宣传,以弘扬榆林饮食文化,拓展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空间,提升榆林饮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由来已久。经过历史的冲刷时间的沉淀,中国饮食可充分表现出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其蕴含的丰富内涵早就超过了它本身所有的。饮食文化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融合上有着突出的作用,且突出展现了各地的优秀文化。而河北菜(下文称冀菜)便是其中一个主要代表。本文将主要介绍如何将冀菜地区的饮食文化通过准确的英语翻译更好的传递给广大海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5.
熊童欣  曾丽 《现代食品》2022,(24):81-83+96
饮食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研究饮食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各地的特色小吃及饮食风俗,且有利于饮食文化的传播。螺蛳粉作为柳州市特色小吃,以其酸、辣、烫、爽闻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文化地理学即研究地表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的学科,本文以螺蛳粉为例,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分析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6.
赣州是江西省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以其独特而多样的客家文化闻名于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赣州的客家风味小吃正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本文主要研究了赣州客家风味小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当前社会的饮食特点为依据,思考如何传承与创新赣州客家风味小吃,为赣州客家风味小吃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勇  陈钢文  陈建宏 《现代食品》2022,(16):113-116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曾以梅州为核心地区向海内外辐射,客家菜因此也在海内外蓬勃发展,梅州客家菜在客家菜中具有代表性地位,对梅州客家菜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梅州客家菜的地位和特点,论述了当前梅州客家菜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梅州客家菜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方向,为客家菜的弘扬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齐民要术》是研究汉魏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梳理与饮食相关的资料,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南方地区的饮食史料,主要包括食物加工方式、调味品、水果类副食以及茶叶等。这些富有南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南北交流的过程中,被带到中原地区,丰富和发展着这一地区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红霞 《现代食品》2023,(3):221-224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世代相承、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等相同之处,还具有种类丰富、价值较高、崇尚中和、乡土味浓的个性特征。通过调查河南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总结其饮食类非遗的特征,有利于增强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为保护和传承中原饮食类非遗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下,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却并非一帆风顺.文章以中华饮食外宣中涌现的文化误解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分析中西饮食差异,探讨差异的根源,并进一步阐释影响差异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思想文化因素,最后指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对中西饮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解读.求同存异、增进交流是推进中华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我国从1997年至2012年间近15年来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论文,认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影响与带动;研究方法以概念性、描述性为主;研究区域以闽粤赣地区为重点。并从客家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区域协作、文化生态、空间竞争等方面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综述,分析了我国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广东河源的一个山区小镇涧头镇,客家米酒传承人李振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他是绿纯酿酒厂的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客家米酒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走上了工厂化、标准化之路。客家米酒历史悠久,在宋代时期已有文字记载,是客家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在客家地区,一碗醇香的客家米酒总是让八方来客流连忘返。过去,客家米酒都是农户自家手工酿制而成,风味不一。如今,随着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客家米酒声名远播,飘香万里。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对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调查为基础,发现非遗饮食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对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淡漠,后继传承力量相对薄弱,保护传承缺乏创新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淮扬历史文化悠久,塑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精""雅""养"的饮食文化特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实现新的发展,这是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立足淮扬饮食文化特点,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推动饮食文化创新、推动饮食产业发展、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实施"饮食+"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殷昌利 《山西农经》2021,(7):169-170
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地方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研究了荆州市饮食文化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分析了饮食的地域分布及资源特点,基于饮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为荆州市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潘杨 《现代食品》2023,(12):23-25
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式面点作为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中式面点也需要不断创新开发,以适应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的改变。本研究从中式面点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式面点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丰 《现代食品》2022,28(2):36-3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烹饪饮食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传统。但目前中式烹饪饮食文化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式烹饪饮食的厨艺技巧,为中式烹饪饮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健康与养生需求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为康养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蕴含着大量养生元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平泉的皇家特色饮食风味独特,改刀肉、御膳糖饼和八珍御酒是其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宋元时期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出现了诸多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嗜蜜”饮食风尚即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人们对蜜制甜食的偏好尤为明显:以蜜酒“、渴水”为代表的各种蜜制饮品备受各阶层之青睐;各色蜜制面点大量涌现,成为了当时面食的重要构成;蜜与肉食的结合,更是开创了食蜜之新风尚;除此之外,宋元文学也对蜜与甜颇为关注,赋予其诸多的文化意象。宋元“嗜蜜”饮食风尚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逐渐成熟的养蜂酿蜜技术,奠定其物质技术基础;而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发展变革,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发展,则是这一风尚形成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宋元时期的“嗜蜜”风尚增加了甜味食物的种类,促进了食品的商品化,建构了精致化与世俗化并存的饮食消费文化,成为近世饮食文化开端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