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祁阳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概况祁阳是一个拥有100万余人口的农业大县,据统计2011年全县劳务输出总量达2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近30%,这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40%以上是男性。全县留守家庭妇女共9.63万人,占农村妇女总人数39.2%,且她们主要为孕期、哺乳期妇女、老年妇女和有一技之长的妇女。具体来说,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龄偏大。据调查,全县留守妇女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30岁以下占12%,30~45岁占56%,45岁及以上占32%。她们主要在家照  相似文献   

2.
农村妇女的留守是我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它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留守妇女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关爱和帮扶农村留守妇女,缓解她们在生产生活、生理心理沉重的负担,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和对幸福追求的重要动力,更是新农村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作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留守妇女,其科技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简单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政府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营造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村留守妇女获取科技知识的能力及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培训四个方面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4.
应媚  王伟 《企业活力》2011,(6):19-23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目前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已成为关键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信阳市探索出以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为载体的"江湾模式",有效促进了土地流转、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流转,尤其是土地集中机制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原经济区已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旅游业以其独有的行业特点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进一步突出旅游业的作用与地位,中原经济区内各旅游目的地必须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深度融合,走一条强强联合,协同发展之路,共同建设大中原旅游圈,这是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所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分析了构建大中旅游圈的条件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支撑的安阳,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市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综合办事机构,要服务好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大局,必须大力加强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强经济创新管理,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彦泽 《价值工程》2011,30(36):9-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它是国内唯一一个肩负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经济区,但同样也处在区域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等一系列挑战中。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勇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中原城市群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物业管理行业逐渐暴露出与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的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二是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过度城市化"与整体上的"半城市化"并存的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边界问题。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一)城市群发展的空间路径中原经济区涵盖了京广和陇海的"十字"交汇经济带区域,是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广,农村男劳动儿力外出打工已渐成潮流,留守妇女的队伍已日渐扩大.留守妇女问题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和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抓实.  相似文献   

11.
李娟 《价值工程》2014,(9):13-14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城镇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果。文中用德尔菲法和AHP综合分析影响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寻找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原经济区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中原经济区  相似文献   

13.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国有经济改革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今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国务院将印发关于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将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河南省委、省政府已颁布实施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这些都为国有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齐云英 《物流技术》2012,(15):100-101,154
对中原经济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绿色物流、冷链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具体发展的思路,以期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物流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政  周生龙 《中国就业》2010,(1):29-29,32
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实现有序转移后,如何挖掘留守的妇女群体的创业潜能,既是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村留守妇女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徐州市把做好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工作作为推动全民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利用妇女人才资源优势,以家庭创业为载体,组织留守妇女从事来料加工、效益农业,呈现出人人忙创业、家家上项目、户户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杨慧娟 《价值工程》2010,29(26):241-242
农村留守人口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留守人口存在的问题影响到留守人口的身心健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吸引资金集聚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基础较差和增长效益低、金融发展水平滞后和结构失衡、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政府不当行为是制约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化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路径在于统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夯实区内经济基础、培育多层次融资体系和加强中介体系建设与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中原经济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绿色物流、冷链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具体发展的思路,以期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物流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规划》战略定位之一是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本文从分析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开始,总结出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并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为培养出适合的人才,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史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4):164-165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河南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本文从河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期为促进河南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