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当前的高校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不少会计学专业人才,但仍然存在着社会需求方面普通的会计人员供大于求,而高级的会计从业人员却十分短缺的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钩的情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亟需加强校企的无缝合作。本文主要从解读校企合作、高校会计学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实现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论述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刘燕 《现代企业》2020,(2):155-156
2017年,国务院95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颁布,进一步指明推进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专业为例,建立"校企共生"合作模式,从校企共建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相关问题,拓宽校企合作的现有道路,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企图为同类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梦  付立彬 《价值工程》2015,(17):245-247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针对当前民办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民办高校必须跳出传统"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旧框框,构建和选择能力本位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办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实习条件等内涵建设,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组织学生"工"和"学"轮换教学,旨在实现学生就业无缝式培养,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模具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不少高职院校在实施该培养模式时遇到了诸多问题。在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职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应用型办学理念的深入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校企紧密型合作有效地推动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在当前校企紧密合作的强大驱动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为依托,努力探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共育模式的革新,具体创新措施包括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共育平台建设,提升人才社会服务能力,探索校企双轨双导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多导育师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6.
财会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但目前高校财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却不容乐观。学校会计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无法与企业实际工作能力需要相结合是高校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鉴于此,文章以高校为研究背景,以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引,深入探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方案,为高校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学现状、实行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及具体合作建议等三个方面探究了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希望高校掌握正确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其重利益轻培养,不利于学生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酒店实习生培养策略,并针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进而培养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电气专业是理工专业中要求实践性和实时性较高的专业,因此新时期的的电气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想让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知识能力不断更新和充实,使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工学结合的道路是最好的选择。本文将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论述,同时也结合一些实际情况,之指出阻碍高校这种教学模式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22):180-18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批改革成果。但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开放性和深刻性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工科高校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我国的应用型本科工科高校虽然在数量上有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但在内涵建设上基本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这种内涵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后劲。本文主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确立"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巩固和深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企业群"平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时,推进课程服务专业和课程转换,把"新与实"引入教学之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起校内培养与校企合作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向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二元机制转变,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赵永任  周云川  吴光平  罗祥 《价值工程》2012,31(20):261-263
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分析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从高校角度提出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蔺宏良  崔选盟  任春晖 《价值工程》2010,29(34):289-290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现状,构建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重点就校企共同搭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携手实施工学结合的三段式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互惠共享型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材等七个方面的实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及学校"三位一体"的合作协调机制、"双轨制"的人才教育机制、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项目驱动机制、合作考核激励机制等运行机制,以促进和保障紧密的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7):244-246
高等教育大众化,自然少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价值取向明确、专业设置灵活、课程建设务实等特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为特色,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状后,就新形势下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必须始终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为此,高校必须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确保企业在专业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实习基地、“1+x”证书制度落地等方面发挥出指导作用。文章以创新创业导向、校企合作这两个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校企合作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提升高校校企合作水平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攀高,尤其是生产制造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高校培养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亟待提高。校企双方通过深入开展合作,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同时为企业输送满足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必然性,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高职及其专业,本文结合实际探索了"区校一体"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形成校企合作,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实现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第二课堂的社团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区域经济孵化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7.
戚斌 《价值工程》2011,30(28):183-184
高职软件专业作为培养我国IT行业人才的主力军,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笔者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和周边行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套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顾全根 《物流技术》2012,(23):463-465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的高端金融人才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还存在模式单一、“校热企冷”等问题.本文介绍校企合作金融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深入剖析了校企合作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现阶段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并从企业、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起校企合作的新闻让笔者很生感慨。据报道,该合作办学,采用“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到企业实践一年,从而实现高校探索新型办学模式,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学生获得实习机会和工作经验,为行业乃至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四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