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国家尽管给予了相应的补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活保障问题,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内,目前还没有涉及农民失地后的养老、就医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失地农民就业,使其自食其力,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而且还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就业的非农化。失地农民在政府的扶持下,有一部分已经进入到工作岗位,但从目前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情况看,农民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失地农民就业难,既…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安徽省芜湖市劳动保障局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视为天职,尽心尽力为失地农民织就劳动保障安全网,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把握六原则坚持灵活创新近年来,随着芜湖市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民增幅较快。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大幅增加。1999年以来,全省被征地农民达200多万,而且在今后数年内,每年还有30万左右的增量,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统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与我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推进,造成大量失地的农民。同时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观念的落后,农民在失地之后出现了就业危机。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活,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文章从失地农民再就业困境入手,阐述解决我国农民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强化就业培训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一直以来是当代中国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一方面,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进城打工,形成了民工潮;另一方面,农村的城镇化占用了农民大量土地,由此形成了大批的失地农民。而实现失地农民顺利就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界定及就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是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日渐饱和,同时农民素质极大地限制其就业的背景下,决策层采取的国家战略。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不冲突,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本文从城市化概念出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失去土地的农民(以下简称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加大,更多的农民到城市就业,土地不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而解决失地农民养老的关键在于城市的发展,保障为城市发展出力的农民有与市民同等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正在迈入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化为广大农民变为市民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成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和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城市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像解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一样来抓,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制订政策,扎实措施,认真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怡 《价值工程》2011,30(19):309-310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就业障碍问题凸显,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就业制度及自身因素三方面。针对这三方面因素采取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对于农民来讲 ,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 ,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农地的转居农民 ,随着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将可能在生存、就业和发展等方面遇到困难。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为用来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现行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缺陷。为了弥补这些制度缺陷 ,在重新安排相关制度时 ,应当允许农民从农地非公共目的的转让中取得一定收益 ,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养老、医疗、就业、培训等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宿州市工业化加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让三产比重中高达85.81%的农民增收,让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摆脱土地的束缚,投身到宿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来,解决工业发展劳动力不足、城市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本文从宿州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及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状况,提出加快工业发展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万春 《经济界》2003,(1):74-76
农民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 的核心问题。农民发展既靠自身的主观努力,更需要政府制定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科学的制度安排是农民发展的前提。我们知道,农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身的解放和现代化,农民城市化的发展、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民就业的非农化都是推动农民市民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核心就是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自由地决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伴随威海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融入城市,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全方位、全覆盖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众多农民掌握了在城市中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成了农民进城的"钥匙",叩开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乘着城市化发展加速推进的东风,他们离土不离乡地就地融入城市,在激情创业和实干中编织自己的城市梦想。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进城创造了辉煌历史——近20多年来,我国亿万农民进城就业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这是中国农民走进新时代的历史,也是中国农民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今后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农村强大推力和城市强大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农村人口别无选择地迁移到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东昌府区是聊城市的唯一市辖区,属于我省西部欠发达地区,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城市化建设、公路、铁路建设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部分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日渐突出,笔者就在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11,(7):19-20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也成了摆在天津市东丽区委、区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未来5年内,东丽区计划全部实现城市化,这一工作目标的确立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显得更为紧迫。实际工作中,东丽区充分结合自身靠近滨海新区、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就近”、“就地”做文章,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让农民过上了安居乐业有保障的幸福生活。“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19.
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权益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寰 《经济界》2005,(4):92-96
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用土地被征占用。城市用地规模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规律性现象。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需求上升的阶段,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正常现象。但令人们担忧的是大量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的农民在拿到为数不多的“安置补偿费”后,生活、就业等面临着严峻挑战,又享受不到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成为城市贫民。这些“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农民”数量越来越多,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整个社…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快速推进,导致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理财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理财技能,创造就业机会,使这些农民"失地"不"失业",实现失地"农民"本质上向"新市民"的真正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及时创办一些以失地农民创业指导、理财咨询辅导为主业,培训失地农民职业技能、让农民失地不失业为目标的短期培训咨询机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