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瑞云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97+142-97,142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具有"非独立性"。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的有效需求不足、对外部信用评级结果不重视、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和借款企业对高信用等级的偏好影响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降低了信用评级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外部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司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经济越发达,对信用评级的需求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沈雯 《时代经贸》2010,(22):171-171
外部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司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经济越发达,对信用评级的需求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雪蓉 《经济师》2008,(12):50-51
信用评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还存在着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信用评级业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要大力发展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拓宽业务范围,评级机构还要不断改进评级技术,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的建议,国家要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发达地区,企业外部信用评级已成为解决市场经济各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甘肃省平凉市企业外部信用评级自2009年实现零的突破以来,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分析比较企业外部信用评级的优势,寻找欠发达地区企业外部信用评级难的原因,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企业外部信用评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用评级业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评级机构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被评主体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及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通过简单的评级符号界定其资信状况,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属于管理层监管范畴之外的社会性监管。评估的目的在于增强投资者或借贷者投资和借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保证社会经济链条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越发达,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就越大。一、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信用评级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  相似文献   

7.
董旭升  丁祥华 《经济论坛》2005,(14):132-135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估或资信评级,是对企业、个人等市场参与主体在市场经济的交往过程中,就其履行与资本项目、融资、合同、契约取得某种服务有关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的综合评定,以确定信用等级。而信用评级机构则是做出信用评级的社会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级债危机逐渐蔓延全球,演变成一场全球信用危机,长期以来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备受指责。资信评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手段之一。从长期发展来看,危机的发生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即借鉴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对评级行业采取的一些措施,结合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提出促进该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期欧债危机表明,信用评级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可是当前却被控制在少数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手中.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而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业是中国维护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信誉机制理论框架剖析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认为自发需求不足和信息化水平低对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公信力构成巨大挑战,而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则强化了监管的必要性,迫切需要提高监管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制度性缺陷与破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美欧债务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信用评级业再一次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须摆脱在信用评级上缺乏话语权的尴尬局面。中国信用评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导致信用评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而且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快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壮大迫在眉睫,关键在于破解制约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