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12月1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这将对我国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状况及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银行业在这种形势和影响下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吕凯波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2-25
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外资银行进入的效率变量函数,分析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在短期可能使我国银行业效率暂时下降,而在长期能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效率。但应注意的是,我国现存的金融环境有可能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一国经济和金融活动的中心。加入WTO,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外资银行的相对优势,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银行是一国经济和金融活动的中心。加入WTO,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外资银行的相对优势,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翔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4):30-31,43
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领域和地域的逐步扩大,在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加.但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外资银行的数量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逐渐增加,但现有的总体分布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外资银行仍然会向几个主要的金融中心集聚。本文从地区和城市这两个层次分析了外资银行分布的总体特征,将东部和中西部间进行了比较,试图找出影响外资银行区住选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研究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能通过“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及“金融稳定效应”提升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摘樱桃”行为对东道国银行客户市场及金融稳定性产生冲击。当东道国面临金融危机时,外资银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产生“人才效应”,造成东道国银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失,降低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竞争效应有限,而溢出效应、金融稳定效应及人才效应较为显著。另外,国内银行自身规模对银行绩效无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绩效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5):23-27
本文基于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6-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对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与银行抗风险能力提升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对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能力无显著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进入的正面效应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银行下断涌入。这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正面效应,不会造成我国银行体系的崩溃,引发金融危机。开展竞争性合作是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将金融改革推向纵深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进入的积极效应发挥是否随金融环境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呢?文章运用我国14家银行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但二者都比较微弱,而"金融稳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引进含有交互项的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杨爱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5):28-32
外资银行的进入在加快我国市场化进程、促进金融深化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分析外资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外资银行进入进行有效监控的指标体系、金融风险的宏观监控指标体系和微观监控指标体系,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政策性银行成立的历史较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运作经验。通过对三家国外政策性银行成立背景及功能演变、资金来源和融资模式、运作特点和风险防范、监管等经验可知,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运作的启示是:规范运作、解决好融资问题、积极开展经营等。 相似文献
12.
外资银行进入到东道国,可以提高当地银行业的经营效率,促使其通过各种各样金融创新业务来提高其竞争能力.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虽在短期内会带来额外的重要竞争,也许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金融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银行业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将产生积极作用.国外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进入,将为我国银行业提供难得的参照体系和竞争对象,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竞争日趋激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经理制成为商业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推行客户经理制应从提高客户经理服务意识、建立客户经理培训有效机制、优化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客户经理风险监管机制、再造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郭永清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3):50-55
本文以我国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与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和双重审计为背景,以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数据为依据,对我国上市银行会计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同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选择.采用Rogoff保守中央银行模型对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效应进行规范分析,可以看出,当公众与中央银行都具有理性预期时,提高货币政策的目标透明度与操作透明度均可以降低通货膨胀与产出的波动,但不会影响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均值.对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对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作出明确的规定,提高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操作的的透明性,以加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君萍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1):28-31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人民币多次降息对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效果均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信贷传导途径具有局限性,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不到位,资本市场不规范,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居民消费行为尚待进一步成熟等。疏通我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变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状,努力发展消费信贷,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5):41-47
货币政策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中央银行独立的法律地位为前提。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正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我国《人民银行法》的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订、实施、人事任免等方面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与控制,具有较低的独立性。为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新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应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杨建伟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6(2):60-61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这个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最大的经济全球化的受益国加入WTO,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申请入世的过程本身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也是封闭的民族经济形态对开放的世界经济形态不断理想、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国加入世贸,不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创造许多新的机遇,而且必将加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能够为亚洲、为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超民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4):63-69
文章回顾并评价了几年来退耕还林政策思想的发展与政策后果,通过对比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应当研究WTO“绿箱”农业支持政策要求,使退耕还林政策长期化和法制化,并以之为基础建成中国“土壤银行”,制定“土壤银行法”,理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配套改革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推行农场经营制度,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