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形势要求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但金融衍生工具潜在着巨大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其外部诱因。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其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培育成熟稳健的基础金融市场体系,积极稳妥地推出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健全的金融衍生市场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的相关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对于远期外汇交易、期权、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外资银行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旦允许外资银行开办远期结售汇之类的中间业务,必将很有竞争力。所以在中国金融界积极运作金融衍生工具之时,其风险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金融衍生工具隐含的金融风险角度出发,深入探析了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威胁,以期对金融衍生工具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与金融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产品在方便金融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也极大地提升了经济金融运行的风险。因此,对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金融风险防范就显得极为重要,实践中也就产生了是实行金融自由化还是实行金融控制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工具成为规避金融风险和追逐利润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证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的重要性,探讨国际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制度现状,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不足之处,提出构建完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已成为规避金融风险和追逐利润的重要手段.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制度现状,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不足之处,提出构建完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建议,已成为近几年经济法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中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金融国际化、市场化趋势的日益加深,掌握金融工程技术、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加快金融创新、规避金融风险巳成为当今中国金融界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针对不足,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衍生品金融风险的警惕,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自由化趋势下,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风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金融市场长远发展的重要考量之一。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开放金融衍生市场,以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股票交易制度以及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日趋完善,金融衍生产品也进一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回顾,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中央银行监管系统的轴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引发的直接成因是个体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和公众信任危机,不仅造成区域内经济金融混乱,而且极易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借款企业经营效益欠佳,地方性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低等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当前需要加强区域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金融机构自我补偿制度,建立金融风险应急机制和存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9.
数字金融为传统金融业、金融体系发展增加了新动力,同时也面临新风险,金融风险防控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本文通过构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区域风险水平,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对数字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风险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接着添加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对数字金融指数进行维度拆分,进一步分析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和渠道,最后分析金融监管力度松紧不同、存在地区差异情况下,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造成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数字金融发展对解决融资约束困境、地方政府偿还债务压力起到有效作用,有效抑制区域金融风险产生,产生间接影响的主要渠道是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而使用深度的子维度移动支付,则是导致使用深度发挥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金融风险是中观层次的金融风险,是某个经济区域内部金融产业所面对的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的形成可以归因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方面的因素。宏观因素主要包括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金融开放程度等;中观因素则是基于金融产业所属区域而考虑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地方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区域间资金流动等;微观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健全性、区域金融产业内控机制和区域金融产业资产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