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福山 《经济问题》1995,(12):47-51
当前山西省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出路董福山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最近几年我们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中,发现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市场不健...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保护和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及其政府履行的职能所决定的。这些职能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的相一致的。其中,包括维护市场有序运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3.
《经济世界》1998,(2):8-9
改变国有独资状况中共十五大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后,中国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币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缺乏竞争机制,历史包袱沉重,仍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缺少活力,经营困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仍为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试论以企业功能来搞好企业改革董武全组建公有股份公司只是为我们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要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还需要解决和重新认识全民经济(主要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问题。在现行的经济学论著或教材中,我们经常见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全民...  相似文献   

5.
刘利利  苏小英 《经济师》1997,(4):80-80,29
探索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刘利利苏小英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支配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力量。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6.
何伟 《经济纵横》1995,(8):18-20
也谈国有企业改革何伟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庞大系统工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大。对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第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新的实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有企业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在"和谐社会"这篇大文章的创作中,国有企业有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8.
《经济论坛》1999,(19):7-9
核心的问题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学习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笔谈杨连云(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决定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大潮,国有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发展,不仅是在经济上对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且具有极其伟大的政治意义。困扰国有企业振兴的内部因素很多,如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一、国有企业的本质国有企业(Stateownedenterprise,简称SOES)是指国家拥有、经营或控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在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国家行为的需要,即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国家以国有企业作为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发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社会目标;二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提供物质保证,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在量上应有规模,在质上要…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同。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预防性监督管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宋宏 《经济师》1994,(9):12-14
国有企业一个世界性经济现象宋宏国有企业从来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的经济现象。在众多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印尼、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国有企业。因此可以说,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初步形成,我国企业的经营体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管理体制,以柔性运营、扁平控制、内外联盟的组织结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兴盛。另外,借着最近几年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抓大放小”战略性重组改革的东风,国内企业(特别是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频频受益,这主要体现在政治人性化、经济自主化、技术共享化和文化多元化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经济为核心的国际交往也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3.
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搞好国有企业山西省晋城市常务副市长雷振声一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起着基础骨干和先导的作用,承担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任务,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和保证社会稳定以及其它经济类型企业的较快发展,承担了主要的改革成本。...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选择。从目前看,国有企业暴露出来的矛盾不少。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非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些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经济效益低下,职工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公平条件下的竞争经济。国有企业既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就不得不考虑其出路问题。当前,国有企业的困难并不是不能克服,也不是没有优越性,关键在于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二步…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振兴国有企业的需要任宪章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史上,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一个重点,也更是一个难点。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调整,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许多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进入...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之一原子皿郭健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来,迁到的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这一难关的突破,不仅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是保持稳定,保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王明清 《技术经济》2000,19(5):33-34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有40%左右是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创造的,国家财政收入由国有企业提供的超过60%。因此,国有企业发展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及社会主义的方向。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竞争意识薄弱,适应能力差的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主体,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一时间,整个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国有企业需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正确认识●浩启扬刘振霞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既体现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相似文献   

19.
一、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的客观必然性 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化,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变革的必然要求。 (一)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股份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工业的腾飞,必然需要大量的货币资金,这些资金仅靠国家财力是不够的,需要从各方面集中财力、物力,包括从企业集中资金。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要保障企业合法的经  相似文献   

20.
张冠岭 《经济师》1997,(10):13-14
如何推进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张冠岭我国的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经营好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的正确性。但国有企业的现状令人担忧:国有企业不仅有1/3盈利,有1/3尚能维持运转,还有1/3的国有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