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丹 《经济前沿》2003,(7):42-43
国债的流动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 作用,国债的流动性较高,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而且能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既可以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有利于新债发行,又有利于缩小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使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因此,各国国债管理当局都对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国债的流通性不高,国债流通市场起步也较晚,市场发育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国债的期限、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3至5年的中期国债,长期品种少,短期国债也只是少量发行过。短期国债的流动性最强,是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体;它的缺乏使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先天不足。 国债不能在不同市场间自由转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国债市场流动性状况,引入货币政策持续期概念,设置综合度量国债流动性度量指标,建立刻画各次货币政策调整期内不同国债品种流动性模型.运用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国债市场的不同国债流动性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国债流动性的冲击是比较平稳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国国债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国债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其金融功能已超越财政功能。我国国债市场由于流动性水平较低,难以执行宏观金融调控功能。为此,应当合理规划我国国债市场,并以提高其流动性水平为目标,拓展我国国债的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4.
具有相同信用等级和剩余期限的债券,在不同市场上的收益率差别可视为流动性溢价,它是给予投资者承担额外流动性风险的补偿。基于这个理论,本文认为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收益曲线之差,可以表示两个市场的流动性差别。本文用Nelson-Siegel模型拟合上海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收益曲线,从利差期限结构实证研究不同期限的国债在两个市场上的流动性差别。并且,本文实证研究固定收益平台上线,股市变动和货币政策调整对市场相对流动性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固定收益平台的上线可以解释交易所相对于银行间市场在短期和长期债券上流动性升高的现象,同时,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对长期的利差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定性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文章对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周一的国债市场流动性显著低于其他交易日,股票市场的近期走势及市场风险、企业债与相同期限国债的收益率利差、长短期基准利率的利差对国债市场流动性有显著影响,而国债市场自身的波动性对流动性并无明显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债券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品种少,期限结构不合理,且股票市场投机气氛较浓。  相似文献   

6.
黄玉群 《经济师》1997,(2):35-35
<正>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的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形式。国债与其他债券相比较,除具有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安全性最高,流动性最大,变现能力最强,信誉最好。在现代经济中,许多国家将国债视为有效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债二级市场作为国债转让和流通的主要场所,在整个国债市场乃至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市场分割、缺乏流动性、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因素也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亟待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加强和完善对国债二级市场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债流动性差弱化了国债利率担当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使国债市场基本丧失了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而仅仅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场所。应该说,我国政府为提高国债流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利政策。根据近年来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提高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一系列富有借鉴意义的成果,将这些成果与我国目前实践相结合,我们提出改善我国国债流动性的如下政策建议。1.增加中短期国债的发行,促进国债品种的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在增加流通券种方面虽然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国债流通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债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国债流通市场仍然存在着流动性差、交易工具单一、做市商制度不完善以及法制监管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高效运作。针对目前国债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只有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完善做市商制度、丰富交易工具、加强法制监管等措施,才能完善我国国债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分离,这将可能导致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恶化、债券定价偏差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上交所30只国债日收益率的波动和国债特征如期限、息票率之间的关系,检验国债的定价是否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债数据,检验了债券交易量与价格波动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尾部相关性,分析了债券流动性水平对量价关系的影响,研究了债券量价关系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公司债市场中债券交易量与价格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债券流动性水平对量价关系有显著影响,债券流动性水平越高(低),则量价关系越弱(强);债券交易量与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的下尾相关性;债券量价关系具有时变性,市场低风险时期量价关系较弱,市场高风险时期量价关系较强。  相似文献   

12.
王湧 《现代财经》2006,26(12):70-74
日本的国债依存度连年上升,财政负担严重,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回顾国债市场历史发展,可从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两个方面观察出90年代以来国债保有结构出现的变化,预测出日本国债市场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相似文献   

14.
We build an euro-area level DSGE model featuring a liquidity shock in the sovereign bonds market to simulate the strong contraction in economic activity observed during the 2008–2009 crisis. In the model, a sudden deterioration of the liquidity property of sovereign bonds is associated with deep recession and deflatio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we characterize optimal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with full commitment. 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policy contains three features: (i) the policy rate is lowered until hitting the zero lower bound (ZLB) and then is kept at the ZLB for more periods; (ii) a prolonged central bank’s balance-sheet expansion aimed at restoring the liquidity deteriorated; (iii) a counter-cyclical fiscal stimulus which offsets, to a large extent, the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caused by the liquidity shock. Policy regimes involving (i), but not (ii) and (iii), are quite weak in stabilizing output gap and inflation. Monetary policy regimes such as full inflation-targeting or nominal GDP targeting perform remarkably well insofar as they are complemented with an optimally-implemented counter-cyclical fiscal policy. Our results tend to favour the view that, in case of recession, an euro-wide coordinated fiscal policy should supplement the role of the ECB in achieving its primary objective.  相似文献   

15.
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而出台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目前,央票已经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短期投资工具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但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放缓,央行票据发行规模的下降,央票是否继续存在的争论也由此而起。通过分析我国央行票据的发展情况及现状,对央票调控的利弊进行分析,并为央票存在的持续性寻求合理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债券品种的对比,认为美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期限、利率、利息支付、面值及持有期等债券构成要素上直接创新的产品;二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债权衍生产品。而我国债券市场由于基础产品不健全、体制不顺及市场分割等原因导致无法进一步进行债券类衍生产品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债券市场更多金融创新支持,而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演进的过程应该首先是满足市场不断加深的需求,其次是逐步使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文章认为债券市场创新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这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二是发展与股权挂钩的债券创新产品,包括可转化债券、附认股权证的可分离交易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等。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还应从债券品种、利率、期限等几个方面进行品种创新,进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文献分别考察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资本市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甚少考虑外部资本市场与内部治理特征内生性的影响,这会使研究结论产生偏差。本文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在交互的视角下,首先运用夏普里(Shapley)值分解法分析了控制权与流动性各自对并购绩效的贡献,进一步分析了控制权与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设计了分位数分组回归模型,研究在流动性调整下控制权的并购绩效效应。本文研究表明,流动性对公司控制权的并购绩效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调整,货币市场流动性高时控制权并购绩效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高时控制权并购绩效显著;而个股流动性对控制权的并购绩效调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Understanding market liquidity resilience, i.e. the capacity of liquidity to absorb shocks, of United States Treasuries is crucial from a financial stability standpoint. The conventional resilience measure has limitations due to the use of the liquidity level. We propose a new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analyze resilience based on liquidity volatility. For this purpose, we focus on the link between returns volatility and liquidity volatility, which is a relatively unexplored field. We fit a bivariate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CC-) GARCH model for the 10-year bond returns and five liquidity indicators from January 2003 to June 2016 to analyze persistence and spillovers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in a parsimonious way. We find that after the crisis, spillovers between liquidity volatility and returns volatility are higher, feedback loops are more likely and volatility persistence is lower,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 lower resilience. Our results help to explain recent episodes of high volatility in this market.  相似文献   

19.
主权财富基金与世界经济失衡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了巨额的剩余外汇储备,因此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产物。稳定型主权财富基金将新兴经济体大量的剩余外汇储备主要以购买国债的形式流回了美国,对增强世界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收益、高风险"的战略型主权财富基金将使得那些原本流入美国国债市场的外汇储备转向日本、欧洲、新兴国家等风险资产市场,从多种途径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分割的债券市场中评级影响市场价格的新渠道,相对于以往的研究,该渠道建立在非制度约束下资产管理行为的基础上。文章选用2005年雷曼债券指数的重新定义公告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该公告宣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投资级债券的信用评级认证机构由两家评级机构(标普与穆迪)扩充至三家(第三家为惠誉)。原法则下的债券评级选用标普与穆迪评级的最低值,而新法则下是三家评级机构评级的中位数。新法则的实施使一些原先被认定为垃圾级(高收益)的债券在三大评级机构各自的评级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被“机械升级”为投资级债券,从而债券估值发生了变化,其平均异常到期收益率在事件后下降了21个基点。文章发现这种估值变化主要来源于资产类别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债券购买行为,因为他们认为新法则下这些债券是有投资价值的。信誉、法规、指数化和流动性等方面的假设均不能解释这些债券的价格走势及其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