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一种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即广义的产权)分配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首先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并以此为重心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平衡。公司治理包含财务治理、生产治理、人事治理等几个  相似文献   

3.
孔维东 《财会月刊》2005,(10):43-44
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责权利制衡机制,即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目标和组织结构以及实现目标和进行监督的手段。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是控制权的实现。公司治理就是要对控制权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合理配置企业控制权和促进控制权的有效运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保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对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控制权配置机制和构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合理配置企业控制权和促进控制权的有效运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保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对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控制权配置机制和构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翔 《电子财会》2005,(8):24-26
一、问题的提出。公司治理已成为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当前,公司治理研究较为注重研究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形成了许多关于公司治理体系应该保护何者利益的争论。具体来说有两种认识,即所有者利益保护说和利益相关者保护说。笔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不仅源于企业组织背景的变化,更是我们研究公司治理视角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财务治理的涵义与相关范畴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财务理论界提出了财务治理问题,并对财务治理内涵进行了初步探索,概括出了财务治理的一般定义。但对于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相关范畴之间的比较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很容易造成三者概念上的混淆,不利于理论研究的发展。一、财务治理的涵义目前,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内涵研究并不多,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并未真正给出完整、确切的财务治理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自身对财务治理涵义的理解,概括出了多种财务治理概念。一些学者在剖析财务治理涵义时,大都将财务治理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之下,参考公司治理概念,从制…  相似文献   

8.
袁晃 《事业财会》2007,(1):14-16
一、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前提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契约的联接(Jensen,Meckling,1976),其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具体是指企业所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各种机构和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各种定义,指出了公司治理研究的分歧所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公司治理的概念,指出公司治理是包括内外部治理体系的一个综合概念,而治理目标的界限取决于组织本身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性程度。最后简单探讨了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Pr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管薪酬越高和董事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高;国有股比例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11.
12.
13.
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财务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离不开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与协调,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的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司治理效果。而其中对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与协调,我们称之为财务治理。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资本结构、控制权配置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本结构与公司控制权配置资本结构的选择影响着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公司控制权配置好后,随着公司经营决策的持续,所面临的接管、兼并与代理权争夺等公司控制权竞争与转移的形式又反过来改变现有资本结构的构成,调整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因此,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谁掌握公司控制权谁就能决定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既有的资本结构形成既定的各利益相关人的权益,进一步影响着公司控制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导向的概念。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最近20年来,人们在对西方大公司的研究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目标。但公司的目标,也就是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遵循不同的逻辑。将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不妨称之为“股东至上”模式,后者或可叫“共同治理”模式。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只为股东(SHEAREHOLERS)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全体利益相关者(INTEREST GROUOPS)或当事人(STAKEHOLDERS)的利益服务。“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广泛流行于西方国家。在这样一种治理逻辑下,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人力资本则利小势微,为了克服这种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就需要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扬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惟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张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逻辑上,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这样的公司治理逻辑就是“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睿 《财会月刊》2008,(3):81-83
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关系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公司治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入手。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公司的四种不同治理模式,并对四种模式的治理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关系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公司治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入手,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公司的四种不同治理模式,并对四种模式的治理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重新进行定义,基于对中国上市公司金字塔所有权结构的分析,研究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所有权与控制权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实践上看,取代股东单边治理结构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正逐步成为各国的行为取向。由于我国资本的相对稀缺性,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会是一种现实选择。但这并不说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无足轻重,恰恰因为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过分强调“资本强  相似文献   

20.
资本结构与企业控制权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司治理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解决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经理、职工等之间的利害冲突,在这套制度下,谁拥有资产所有权,谁就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即对法律或合约未作规定的资产使用方式公作出决策的权利。公司治理的首要功能就是配置这种控制权。企业控制权随着投资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而形成,谁投入资本,谁就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控制权。投资者的资本投入有两种途径:以股权(如购买股票)形式投入资本;以债权(如购买债券和银行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