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增国 《商场现代化》2005,(36):229-230
小城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又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着手,提出了深化改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市场首位意识等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松 《品牌》2013,(Z3):18
努力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建设小康城镇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好结合的可能性。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促进二者很好的结合和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顺华 《商》2014,(19):30-30
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大力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小城镇在城乡发展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服务的依托。  相似文献   

4.
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荷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的表现,发展的模式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最后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能够从中借鉴的经验,农业产业化还是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坦途。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不平衡状态。欠发达地区临沂市采取市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带动、互助合作、建立特色小城镇等方式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为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腾飞,正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关键一环,对我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分析讨论如何有效的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使其保持持久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三者互动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任静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62-63
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县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阐述了小城镇建设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农业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而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所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一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带动结构调整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三是要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四是要积极稳妥的发展小城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农业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而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所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一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带动结构调整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三是要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实现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四是要积极稳妥的发展小城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化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利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农民素质,提高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业获得改造的过程。依照目前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主要任务有六项:建设新型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化;推地产业化;信息化;人才科技化;发展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实践表明,实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是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造成了障碍。大中城市下岗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既可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空间,又可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全面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城市化道路。我国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政策",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别是农村小城镇建设,建设工程索赔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发展县域经济要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把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地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稳步、快速、腾飞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箐华 《中国市场》2015,(13):207-208
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城市化道路。我国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政策",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别是农村小城镇建设,建设工程索赔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郭振  谷永芬 《商业研究》2002,(8):107-109
新世纪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致家的有效途径。建立农业综合产业体系 ,是实现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启动当前泰州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小城镇建设要摆正小城镇发展与合理用地的关系,发展特色农业,保护环境,实现小城镇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城市化道路。我国提出"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政策",对这条道路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文章基于这一背景,对建设工程索赔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