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2.
本文通过检讨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得失,认为其只能帮助农民脱贫而无法致富,对其今后政策取向提出若干建议:调整支农再贷款管理机制,确保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的多元化;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解决支农资金供求矛盾;提高支农再贷款门槛,收缩支农再贷款对象;明晰支农政策分工,促进央行资金淡出。  相似文献   

3.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在引导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及企业涉农贷款建设周期不尽协调、用途不尽合理等局限性仍然存在,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东苏旗属牧业大旗,畜牧业是其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三农"资金需求旺盛,现有资金很难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牧户支农资金的需求。支农再贷款政策自1999年在东苏旗实施以来,有效地缓解了农牧区资金供求矛盾,在牧业抗灾保畜、灾后恢复发展、牧业产业化、扶持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宁德市1999~2003上半年支农再贷款实际操作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印证供给决定理论关于适当改进微观主体资源配置机制可增强供给效率和供给弹性理论的适用性,指出当前支农再贷款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支农再贷款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疆全辖2008—2011年支农再贷款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支农再贷款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薛伟宝 《新疆金融》2008,(11):49-50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推出的支农再贷款具有双层政策效应:其表层政策效应为扶持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支持农村金融;其深层政策效应为支持“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该项政策运作10年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其双层政策效应也发生了变化:其表层政策效应已经弱化,而深层政策效应仍处于强势之中。因此建议对支农再贷款的有关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淡化表层政策效应,强化深层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支农再贷款为央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提供了成功经验。出台至今,不仅凸显了基层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而且推动了“三农”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信用社运营状况。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帮助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进一步科学、高效运营支农再贷款,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重点课题调研组到基层农村信用社和农户家中进行了走访,对几年来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推出的支农再贷款具有双层政策效应:其表层政策效应为扶持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支持农村金融;其深层政策效应为支持"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该项政策运作10年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其双层政策效应也发生了变化:其表层政策效应已经弱化,而深层政策效应仍处于强势之中.因此建议对支农再贷款的有关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淡化表层政策效应,强化深层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0.
自人民银行实施支农再贷款扶持政策以来,对于欠发达地区使用以后的效果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制约福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偏低,难以接受先进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政策调整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蔚 《银行家》2005,(7):30-34
从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其业务范围便因农业的弱质性特点以及国家的宏观支农政策定位而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但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家粮食购销体制的变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信贷范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兴资本市场以及商业银行的冲击和蚕食。如何调整农发行的信贷政策范围及其管理方式,积极参与这场意义深远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实施,必须与大量的重要的因素相一致,充分地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现金分红作为再融资必要条件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融资、投资、分配三大决策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受公司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又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再融资能力.<公司法>规定了股利分配的一般程序,并列举了上市公司可以不分配的的几种情况,但近几年不作分配的公司越来越多.去年11月初,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透露,中国证监会不得不拟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再融资监管的法律环境及经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问题受到市场各方严厉的批评。概括起来,这些批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张缺乏盈利能力的支撑,是一种“圈钱”行为;第二方面是对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行为不规范、机会主义盛行的现象,监管部门没有实现高效率的监管,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关于第一方面的质疑,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投资人觉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持规模扩张,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他们有能力、有权利不投资,一级市场高倍数的申购率说明市场并不认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16.
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如何实现转型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政策性银行的实际,提出了转型的着力点应放在调整职能拓展业务范围上;切入点应放在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和运行体制改革上;突破点应放在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善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大量通过配股和增发进行股权再融资,而融资后这些公司股票回报却持续下滑,从市场择机、企业内在的投资冲动、募集资金投向的短视野倾向这个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财政补贴始终是我国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评价了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目标,在WTO框架下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充分利用黄箱补贴,拓宽绿箱补贴,完善补贴结构,发挥政策整体效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抑制通货紧缩,刺激消费和投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但效果不甚明显。利息税的出台,为财政转移支付筹集了资金,针对居民储蓄的主要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促进了消费和投资。要真正启动经济,发挥利息税的效应,还需金融、投资等方面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房利敏  王飞 《银行家》2011,(2):51-52
2009年我国银行业新增贷款达到近10万亿元的天量规模,各上市银行资本金消耗巨大,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而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核心的资本监管标准正在逐步推进中,如何从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成为摆在各上市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2010年以来,各上市银行采取可转债、A+H股配股、定向增发、次级债等方式进行了近4000亿元的再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