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都市是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入地区,大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住房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发展型社会政策和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具有受教育水平高、农业户籍流动青年占流动青年群体的多数、流动之前生活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以及正规就业的特点,同时在住房需求上,他们呈现出购房能力差、社区融入程度低以及主观评价满意度中等水平的特点。通过对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比较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为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问题的解决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租赁住房是解决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问题、常住人口阶段性住房困难、户籍人口长期性住房困难的主要手段.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上海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后,中国从整体上进入老龄化社会;分城乡来看,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长期超过城镇,呈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首先从国际视角指出城乡倒置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常态";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认为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以及流动人口内部"循环更新"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对流动人口年龄特点、流动特征和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提出未来城乡倒置仍会持续,但其内涵将由"大城市—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转变为"中小城镇—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进而提出在"中小城镇—乡村"老龄化倒置的"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臧微 《城市发展研究》2022,(3):116-123,132
新冠疫情加剧了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失业风险.基于2020年2~11月调研数据,量化超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失业风险,通过多元Logit模型分析失业风险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1)疫情冲击下流动人口的失业率高达6%;(2)防疫政策对失业风险具有正向影响,高人力资本、签订劳动合同、财政和金融等因素对于降低失业风险的作用显著,但...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青年人口大规模集聚城市、青年住房保障缺失的现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大数据对比分析的方式,对天津市青年住房保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度探讨青年住房租赁问题。研究发现,大量青年住房经济负担较重,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致使青年住房矛盾越来越尖锐。对此,本文结合现有政策,提出通过发展长租公寓、扩大保障范围、以租为主租购并举等途径,探寻解决青年住房问题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部分大城市出现的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问题加重了居民住房与交通综合负担,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损失。利用《2017年天津市居民住房与交通状况调查问卷》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群体住房与交通综合负担差异,识别影响综合负担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中低收入群体综合负担均不同程度地超过可支付标准;(2)不同住房与通勤决策群体,其住房成本对交通成本的边际替代率存在差异,中心城区私家车通勤群体为减少通勤成本愿意支付更高的住房成本;(3)近郊区私家车通勤群体的户籍类型与其综合负担相关性较强;中心城区非私家车通勤群体,私家车拥有量与其综合负担变化显著正相关。基于此,从统筹住房与交通规划、破除户籍制度性障碍以及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等方面提出降低居民综合负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要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上海开发区--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非居民化的居住特征,表现在居住场所集中于城市边缘,居住地更换频繁,居住质量差和居民身份认同感缺乏.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在大城市的居住健康和大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和谐,有必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城市人口规模,制定流动人口的居住标准,提升住房质量;增进流动人口的居民身份认同,;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进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居住融合.  相似文献   

8.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流动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人口流向保持稳定性,中西部省会城市吸引力增强;人口省内流动增加但分布出现分化;流动人口老龄化、从业领域向非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消费“本地化”趋势增强,代际之间的消费模式差异明显。我国大规模流动人口在延续人口红利和带来巨大消费潜力的同时,其新特征新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和产业投资方向,加剧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分化,加重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建议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改革进程,积极应对流动人口老龄化,合理调整公共产品供给规划。  相似文献   

9.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步入城镇化新进程,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流动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持续产生对长租房的需求。以城镇化新进程、新人口结构变化为背景,分析住房租赁需求变化,不同类型租赁住房发展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提出发展长租房市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成功地由住房实物分配的福利体制转向了住房配置货币化的市场模式,客观来看,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通过回顾这一历程发现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质量、提高了住房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改革目标与改革手段混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突出、住房不公平程度加剧、社会为住房改革付出沉重代价和市场化程度过度的偏差。最后提出综合制定房地产政策并实行普通商品住宅限价限购、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加强住房消费引导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成功地由住房实物分配的福利体制转向了住房配置货币化的市场模式,客观来看,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通过回顾这一历程发现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质量、提高了住房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但也存在改革目标与改革手段混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突出、住房不公平程度加剧、社会为住房改革付出沉重代价和市场化程度过度的偏差。最后提出综合制定房地产政策并实行普通商品住宅限价限购、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加强住房消费引导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流动人口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由于务工、学习培训、随迁、婚姻嫁娶等原因,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现象。本文采用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2010年河北省经济年鉴数据,利用spss19.0对流动人口和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对不同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流动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最后,针对河北省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流动人口促进经济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构建空气质量与劳动供给之间相互影响的局部均衡模型基础上,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城市空气污染对于流动人口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外部冲击的城市空气污染对于流动人口的劳动供给时间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平均每上升1%,城市就业流动人口的劳动供给时间将减少0.011~0.019天/周。子样本检验结果发现,上述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身份差异和性别差异,女性和城市间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空气污染的敏感性更高,男性和乡城间流动人口因为空气污染程度加剧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上述结论表明在评估环境规制政策效果时应重视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向溢出效应,以及对于不同户籍性质和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4千余户新市民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从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和可支付能力三方面分析影响新市民住房决策的因素。发现新市民的户籍状况和婚姻状况为主的个体特征,受教育水平和到上海年限为主的人力资本特征,和收入水平相关的支付能力都显著影响着住房决策和可得性。到城市工作时间越长,户籍状态越稳定、已婚及收入越高的新市民,越倾向于购房居住。新市民的购房需求主要体现为首套房为主的刚性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仅表现为高收入家庭。城市住房政策应更多关注青年家庭的阶段性住房困难,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住房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梁洁 《价值工程》2013,(31):206-207
公共住房问题对于研究和理解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探析我国公共住房政策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年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住房状况是影响青年发展提升的关键要素。如今,青年群体面临着较大的住房压力,其住房问题亟待解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别从青年就业人群的住房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当前解决青年住房问题的相关政策、我国青年住房分层情况及其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居住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承担着较重的住房经济负担,国内缺乏针对大部分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与住房支持。由于"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的影响,青年住房分层问题日益严重,缺乏精准的解决方案。对此,本文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并以未来雄安新区为例,总结解决青年就业人群住房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10):62-63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从农村到城市的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居民人口大量增加,住房问题日益严重,并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城市住房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心和重视,国家及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城市规划工作在住房领域中的作用也引起了规划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文章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通过分析其方法论以及当下城市的住房问题,在城市规划层面提出了一定的针对住房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贫困是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的农村贫困从本质上看属于自由、生存能力和生存发展机会这三方面匮乏的可行性能力贫困.我国传统的农村反贫困政策主要是以问题补缺为主导的公共治理,直接目标是为了解决生存方面的经济贫困,其发展内涵与价值意义显然不够充足.发展型社会政策属于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社会政策形势.对于我国的农村反贫困来说,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应用为我国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社会政策的新模式.本文以分析我国当前的农村贫困现状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丛城 《上海房地》2008,(7):31-31
奥运会与住房政策确无直接关系可言.但奥运会召开对当下我国的楼市调控与住房政策取向.尤其对北京、上海等那些经常举办各种大规模会议活动且代表国家形象的大城市住房政策.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