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典型调查表明,浙江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至少为20.32%,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估算为18%-20%。  相似文献   

2.
根据世界各国经验,从经济总量上看,政府采购总额和GDP的总量大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以目前发达国家政府采购总额占GDP总量来看均在10%左右,甚至更高。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例,政府采购所占GDP比重虽然不及该数字,但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当然,如果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在政府采购支出的数额必然随之下降,但少数情况下为刺激需求而扩大政府采购额度的例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山东省1981——2014年环境污染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环境因子"综合指标,并选取GDP总量、工业产值、第三产业比重和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与"环境因子"进行拟合,构建两者间关系模型。结果发现GDP总量、工业产值和居民消费水平都与"环境因子"呈对数关系模型,且污染水平在经过快速增长后目前处于其平稳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与"环境因子"呈二次上升曲线关系,即随着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污染加剧。进一步考察GDP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模型且处于其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4.
七月 《东方经济》2005,(2):12-13
“物流成本降低1至2个百分点,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将在2000亿元左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20%,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正式对外发表看法,“因此要建立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茵 《珠江经济》2003,(5):35-35
日前广州市正式公布《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在未来5~10年内建成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甲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将下降到13%左右.第三万物流占物流市场比重达到百分之23%左右。  相似文献   

6.
司武飞  周浩 《特区经济》2005,(12):111-113
绿色GDP(Green Gross Domestic product,GGDP)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核算的核心指标,广义的GGDP=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一人文部分的虚数;狭义的GGDP是指扣除环境资源资产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国民财富的总量指标。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的GGDP指标是指狭义的GGDP。由于GGDP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它克服了GDP的固有缺陷,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绿色GDP核算则是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了经济与环境的核算,属于宏观核算。以一个会计主体(企业)为例: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企业发生的所有费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在衡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时,不仅仅关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还更关注地区经济发展对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可以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基础,应用岭回归方法和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北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与人口数量、城市化进程、人均GDP、能源强度和第二产业比重驱动关系,根据二氧化碳各驱动关系,提出控制和减少北京地区二氧化碳总量的必要措施,从而为北京未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我国正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物流成本也在逐年下降。如表一所示,1991年-2004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24%下降到2004年的21.3%,其中比重最低的是2001年达到了21.1%。该比重下降的比较慢的原因在于:我国GDP在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物流业的增长速度,这也说明我国的物流业有待于进一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根据英国研究所研究成果,各种物流费用平均占货价总额的14.8%,而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业务工作中的最高成本之一,仅次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费用或批发、零售成品的成本。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已经高度发达,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奥肯定律作为一个反映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则 ,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 ,但是中国经济呈现出与奥肯定律不一致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 GNP、GDP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建构的模型表明 ,中国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本文对三次产业分别考虑 ,使用就业人口指数取代传统的失业率指标 ,构造了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奥肯模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强大动力,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过消费率(即消费占GDP的比重)、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重)以及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即各需求每年的增量占支出法GDP增量的比重)的纵向比较分析可看出广西经济增长存在如下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52%,而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1%。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达24147亿美元,同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39.1亿美元,逆差高达92.6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量仅占全球总量约3%。[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基于GMDH和DEA的中国各省市引进FDI的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运用GMDH方法,找出影响引进FDI的主要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运用DEA方法评价各省市引进FDI的效率。研究发现,影响FDI引进的主要指标包括:铁路里程,出口额占GDP比重,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在引进FDI的效率方面,优势充分发挥的省市是上海、广东、江苏、河南,优势发挥严重不足的省市是甘肃、贵州、青海和新疆。  相似文献   

15.
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可以反映某国家或某地区总的经济成果及生产能力,为衡量经济政策效果、分析经济行为提供一个全面性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本期看点     
2002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1.4%,是美国的两倍之多。到2004年,美国的物流成本又有所下降,中国却依然“坚挺”如昔。而21.4%这样一个水平,竟然与1994年的数据(22.1%)大体相当。这意味着,中国的物流竞争力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原地徘徊,止步不前!  相似文献   

17.
王永培 《发展》2008,(6):51-51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总量指标,但这个衡量经济体总产出水平的最常用、最重要的统计数字,许多非专业人却并不清楚其涵义和作用,更不清楚它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试图就GDP的应用及其局限性作些解析。  相似文献   

18.
改善宏观调控 解决房地产业四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2005年全国GDP年均增长9.6%,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1%,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而且产业  相似文献   

19.
GDP是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及综合实力的总量指标,中国近年来GDP增长加快,自2009年江苏省超过山东省成为全国地区GDP排名第二位,引起了广泛关注。2015年地区GDP总量前六名仍然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文章选取江苏省1978~2015年的GDP时间序列数据建立ARIMA模型,分析江苏省GDP增长的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短时期内江苏省GDP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物流、商流、信息流并称现代经济的三大支柱。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国界限制被打破,现代物流飞速发展,已被世界经济专家和各国政府视为“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直接创造价值、扩大经济总量,对国家经济发展更具有全局影响。“八五”以来,我国物流产业对GDP总量的平均贡献率为8.1%,拉动GDP年均增长率约0.8个百分点,但我国物流服务体系水平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