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3月,浙江省预算会计研究会发出全省预算管理与会计改革征文评选通知。到10月底止,共收到征文稿52篇,比去年增长20%左右。征文稿的总体质量和创新思路比往年有新提高。11月份:经有关专家、教授和厅总预算、预算执行两局的负责同志组成的评委会评审,评出特别奖一篇、一等奖三篇、二等奖七篇、三等奖十一篇、优秀奖四篇,共二十六篇。其中,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研究(省财政厅课题组)获特别奖,政府会计主体范围界定初探——事业单位是否应纳入政府会计主体(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徐志、吴姗、王风燕)、杭州市预算编制“一体两翼”模式探析(杭州市财政局课题组)、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管理新模式的研究(绍兴市财政局课题组)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我国理论界和财税部门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级财力构成,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状况,基层财政困难、财政保障能力薄弱的成因,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义,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对策建议等五个方面。现有研究的不足是缺少针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对县级财政保障范围、县级财政保障能力的衡量标准、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办法等问题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3.
地方财政改革发展是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民生改善质量、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仍然滞后,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何适应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职能,从根本上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摆脱财政困境,将更多的财力投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改善,已成为各级政府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县级财政在保障基层政权运转、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稳固与平衡国家财政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级基本财力,是指维护县乡政权机构正常运转,保证县乡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付能力,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  相似文献   

5.
董文杰  吕伟豪 《财政科学》2021,67(7):149-156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保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重要制度支撑.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核心是"机会均等",实质是"底线均等",是在承认区域、城乡、人群间差异的前提下,保障居民享受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川渝两地从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到如今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旨在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其内在要求.但是,对标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目标,财政保障机制还存在保障标准不一致、财政数据共享不畅通、财政能力不协调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财政分级保障、构建差异化财政保障、建立政策联动、优化信息对接、构建可持续性财政保障等机制,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6.
一、县级财政困难的体制约束(一)省以下财政体制尚未理顺从四川省财政收入结构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是四川省财政收入中份额较大、增长活跃的税种,2010年分别达到675亿元和228.5亿元,占到税收收入总量的60%和16%。这两个税种由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中央、省、市、县多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尺度之一。实证研究证实近年来我国区际公共服务差异程度有所减小,表明财政投入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在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城乡“二元结构”利益固化的财政政策,导致局部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且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因地而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应加快扩大国家财政“三农”支出比重、明确地方财政承担“三农”支出的责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财政转型的方向,公共财政自提出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以此为脉络,回顾梳理这些年的财政工作,总结公共财政的建设经验,颇多令人鼓舞和值得深思之处。在中国千年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探索中,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转型之路已经锁定在公共财政轨道上,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政府公共职能归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理财规范化等一系列重要理念的明确,不仅在不断丰富公共财政的理论内涵,而且被贯彻于指导和推进财政改革实践,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政府财政支出导向和结构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关注民生成为重中之重;"以政控财"逐渐具备了更加规范的制度依托,"以财行政"的实力大大提高,调控市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事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财政作为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肩负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甘肃省财政支出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甘肃省财政支出中民生项目的支出现状及变化作了详细的分析,基于改善民生的角度提出了相关调整与优化的思路,以此解决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寻求支出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以求达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为适应新经济环境,积极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政权利更加自由,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了部分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但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业存在弊端,由于地方上各种保护主义滋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源流通,使得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突出,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优化地方财政结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加大力度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使地方财政资金分配更加合理和透明。本文将针对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2012,(2):60
2010年,山东省针对新增民生支出较多、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动态加大的新情况,出台了《关于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调整政策、加大力度,在全省建立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帮助县乡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  相似文献   

14.
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医疗卫生在城乡、区域、阶层之间的均衡发展,其目标是人人能够享有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重要标志是医疗卫生财政保障能力的均等化,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职责分工、财政经费投入支出规模、城乡和区域间财政经费投入大体平衡。公共财政为医疗卫生均等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实现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公共财政的视角下研究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财税》2012,(11):11-13
推进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的工作主线。近年来,随着晋城对民生事业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民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公共需求快速扩张时期,民生建设也面临重大挑战。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正当其时,势在必行。一、晋城市构建民生财政面临的难点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都加大了对公共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服务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本文结合鸡泽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通过实证分析,审视我国现阶段财政税政策及制度的缺失,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措施。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成果,增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新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把打造五个财政即发展财政、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绩效财政、透明财政,作为十二五时期广西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力促富民强桂实现新跨越。为什么要提出五个财政、怎样理解五个财政、如何打造五个财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黄伟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浙江省公众的电话访谈,发现企业职工对于基本社会保障现状的评价,明显低于体制内与体制外人员。他们对于社会援助对象的选择,也更倾向于体制外的亲戚朋友和新闻媒体。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显示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在中小企业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要想改善企业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加强现有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外,还应该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出发,加强社会对企业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者的社会包容,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转移支付制度是现行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为各级财政广泛运用,已经成为体现财政政策倾向的重要杠杆。张家口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有11个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各级财政比较困难,是国家和省转移支付重点支持的地区。因此,分析研究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以便更好地用好各类转移支付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