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宇航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升进入空间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运载火箭在世界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我国开始了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新型火箭的研制也对其配套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31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助推器大型分离试验在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大火箭”初样研制阶段最重要的大型地面试验之一获得圆满成功。火箭分离试验系统由试验塔架、测量系统、发火系统、回收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运载火箭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实现航天器快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以及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的前提与基础。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将当前先进的计算机、通信、软件、管理等技术融合到运载火箭的研发过程中,有助于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研发质量,实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运载火箭高效研制是未来运载火箭研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更是开展空间活动的前提。运载技术在航天技术领域始终处于基础地位,世界航天大国都非常重视运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正在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以及载人登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与多家国内产学研用专业领域的科研、生产单位合作,实现了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研制、开坯及环件的轧制工作,为后续重型运载火箭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奠定了基础。该铝合金环件直径8.7米,是我国最大的铝合金整体环锻件,涉及多个领域和多项关键技术。后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运载火箭是我国未来进入空间的重要运载工具,是我国实现航天强国战略的标志之一。由于新型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尺寸大,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多,我国现有运载火箭研制能力及布局无法满足型号需求,需要另选新址建设研制生产基地。新型火箭生产基地选址工作是型号研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运载火箭是发展航天技术的基础。我国自从研制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以来,相继研制了4个系列的“长征”火箭,共17个型号,成功地发射了70余颗国内外卫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运载火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功能单一、适应能力差、型号品种过多、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阻碍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不适应国际发射市场竞争的需要。要克服这些不足,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必须走“三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网站2012年12月5日报道,该公司击败竞争对手轨道科学公司首次赢得了来自美国空军的发射合同。根据合同,SpaceX公司将为美国空军发射2颗卫星,其中DSCOVR卫星将于2014年底使用Falcon9运载火箭发射,而STP-2卫星预计于2015年中后期使用正在研制的Falcon重型运载火箭发射。美国空军方面表示,近年来空军正在寻求各种办法来降低发射成本,增加发射合同的竞争性便是  相似文献   

9.
以航空航天融合型号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某重大项目研制的预研性、工程性和空天结合的特点,分析某重大项目组织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组织管理需求,结合国内外典型型号的组织管理实践以及大型计划管理、集成产品开发和系统工程等型号研制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大型计划管理的总体组织结构方案,以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期,SpaceX总裁Gwynne Shotwell介绍了SpaceX公司2016年的重点任务,包括着手提高Falcon 9火箭的制造和发射效率,推出Falcon重型运载火箭以及完成商业载人飞船的一次关键测试.  相似文献   

11.
<正>航天型号研制是由相关部门开展的航天器、运载火箭及导弹产品的研制工作,以项目团队为主体完成型号方案设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飞行验证或在轨测试等过程,一般包括计划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和定型阶段。航天科研生产研制模式是为了满足和实现航天科研生产和成功研制的既定目标,组织相关研制资源与要素,形成贯穿型号研制全生命周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发射)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方法、活动和组织运行方式,主要回答“研制什么”“由谁研制”“如何研制”“在哪研制”“如何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研制导弹开始逐步发展到研制运载火箭和卫星,经历了无数次成败与荣辱的考验,到今天已走过了整整44年的历程。中国的航天事业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从我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揭开了我国空间活动的序幕,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空间大国的行列。目前,以“长征”命名的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已研制并发射成功10个之多,形成了长征运载火箭多功能发射系列化,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扩大航天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承担着载人登月的神圣使命,计划不容有失。箭体结构与火箭构型尺寸直接相关,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尺寸远远大于我国现有火箭,贮箱、壳段等结构产品均需要重新研制。按照传统火箭研制流程,方案设计后出图需要数月,即制造单位必须至少等待很久才能开展各种工装设计,才能开始采购原材料;根据制造单位对工装研制规模、数量和制造周期的估计,需数月左右才能完成工装及原材料配套;随后的产品投产、完成首件产品静力试验,还需要数月时间,大大制约型号的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2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遥感卫星二十六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执行此次发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14,(4):39-40
<正>我国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06星2014年3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6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9次飞行。  相似文献   

16.
国内要闻     
《航天工业管理》2010,(6):40-42
<正>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2010年6月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24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马静 《中国机电工业》2009,(12):147-147
11月15日,太重(天津)滨海重型装备研制基地奠基暨开工仪式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天津市副市长王治平以及山西省、天津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太重集团公司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并为太重(天津)滨海重型装备研制基地培土奠基。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自1986年开始研制至今,经过8年研制、25年飞行,目前已成为我国现役的高轨主力运载火箭,在承担我国各重大工程任务中表现卓越,在构建高轨空间基础设施、实施深空探测、驰骋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等领域发挥着"擎天柱"的作用,2018年更是突破年发射量14发的国内最高纪录,并全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产业趋势     
《航天工业管理》2011,(10):37-40
NASA新的重型火箭计划根据NASA的文件,NASA计划未来10年进行2次飞行的用于重返月球的重型航天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多用途乘员飞行器(MPCV)将花费380亿美元。这些经费将用于一个新的重型运载火箭和乘员太空舱,其最终将航天员送往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2,(7):36-37
新一代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顺利通过验收最近,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顺利通过立项验收,标志着新一代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专项研制任务圆满结束,开始转入产品交付及可靠性增长阶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