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物理很简纯,人际关系很复杂。”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人们通过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以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一类典型的社会角色,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非正式组织职业道德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奥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包括:人不只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新型的领导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产生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反过来作用于正式组织.当非正式组织中积极的方面占主导地位时就可促进正式组织的发展,如消极方面占主导地位时,阻碍正式组织的发展;通过高校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管理中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和形成新型领导力,使非正式组织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处于积极向上的优势,帮助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良好运行和发展,从而促进现代化建设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傅照国 《西部雅安》2003,(11):15-15
使“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会和谐实际就是人际关系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讲亲情、友情、爱情;要使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成为人们自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习惯和风气。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诸种要素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德为要”,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重大战略选择。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人们越来越感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生活的重要: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幸福感比较强一些,相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会很感觉到有些痛苦。  相似文献   

6.
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不是一种为己的不道德行为,而是一种组织员工为了组织或其成员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为不道德行为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只是涉足了其中很小的方面,仅发现领导、组织认同和回报信念对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存在影响。考虑到中国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特点和中国人的"三分法"思维模式,本文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研究应进一步界定其定义、概念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大学某学生组织QQ聊天内容和实际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探究了学生现实与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联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新的特征:虚拟社会和现实环境的人际关系有较高的重合度;虚拟人际关系呈现出的联系强弱和情感需求与现实中的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群体,要意识到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更要知道要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近代以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是以人性的假设为基础的,亚当·斯密的“经济人”认为:人主要是由经济诱因引发工作动机的,因此经济手段、物质刺激是管理的最有效方法;梅奥的“社会人”认为: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以人际关系为主的社会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因此开发管理的最佳方式是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则认为:人有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复杂的工作动机,所以组织可以利用不同的动机来开发管理人。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人、开发管理人提供了基础,为管理带来了新时代,促进了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但目前还缺乏从人自身复…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诞生于春秋时期,正是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他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既有文明,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中确立了人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和社会系统的基本特征。独特的校园文化制约着学生管理过程的质量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沟通和模仿、从众、服从和认同等社会心理因素对班级管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工作关系中人际关系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些措施,翔实地提出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衡宇 《改革与开放》2013,(10):180-181
人际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与人类本身体质、智商的进化同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机件"。在我们跨进一个崭新的时代,面临着纷纭复杂的事与事、物与物的交换、转换后面,实际上仍然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在主宰,而其中朋友关系则是最为复杂、悠久的话题,从什么是朋友,朋友的重要性以及怎样结交朋友这几个方面浅析了朋友关系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导语: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等已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量的"社会人"日益增多地生活、居住于各种城乡社区中,变成了"社区人"。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矛盾的交汇点。"社区人"对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与新难题。社区在管理和服务于"社会人"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江北区社区治理模式将为你精彩展现。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职场中,人际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极其微妙的大事。初入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最让人头痛。但是,“得道多助”,要取得职场的成功,又必须有很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很顺畅的“人脉”。搞好人际关系,特别是拓展“人脉”,绝非易事。何谓“人脉”?有人说就是“人缘”,有人说就是“钱脉”,也有人说就是要做“好好先生”。其实,都不正确。不是所有你认识、同事的人,都是人脉;也不是用钱买“好”,就有人脉;更不是你做“好人”,就有人脉。所谓“人脉”,就是愿意相互认同、相互帮助、彼此诚信而又关系顺畅、事有成效的那种人际间形成的有活…  相似文献   

16.
论腐败符号互动现象的产生及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是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人际关系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而腐败是一种符号互动现象。  相似文献   

17.
德治和法治的主要功能都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客观公正和保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十分剧烈,因此更需要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破解“人际关系网” 在经济交往中讲人情、重情谊是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正常的人际关系,可以密切和维持交易双方的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交易过程,对整个社会经济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由商业贿赂所联结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的危害性在于:一是商业贿赂所导致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及后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转嫁出去,最终由国家和消费者来承担,表现为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消费者丧失对优质产品的选择权,长期蒙受质次价高及假冒伪劣产品之害;二是商业贿赂渗透于人际关系网,逐步形成一种超脱市场规则之上的“潜规则”和交易惯例,使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导致市场发育出现畸形化,甚至出现扶劣排优的市场逆向淘汰现象。严重延缓和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三是由商业贿赂所构筑起的人际关系中,形成一种超越法律的利益分配和再分配机制,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大量地被这种关系网所吸收和吞噬。从而引发分配不公和加剧两极分化。目前,由商业贿赂所编织起来的人际关系网,其联结方式逐步由个人与个人为主,向个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为主的方向扩展,人际关系的利益链条也随着商业贿赂的迅速蔓延而不断延伸和扩展,在经济领域中各部门、各行业、各环节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利益联合体。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论仁     
在春秋以前,人们只是和上帝打交道,以为上帝统辖一切,所以当时的人们,尤其是统治者设法操讯上帝的意旨,作为行动的指针;在哲学史上,这是古代的"天人之学"。春秋时代,经济逐渐繁荣,教育比较发达,人际关系也随着复杂起来,这人际关系逐渐代替了天人之际,于是孔子提出了"仁"。过去没有人谈过"仁",所以孔子弟子多向孔子问仁,孔子的答复虽多种多样,但其主旨是"仁者爱人"也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关心别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如果再加上"已欲富而富人"这种思想,这种"仁"的思想内容,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所以孔子也被尊为"大成至圣"。"仁"的提出,是"人"的发现,在过去只有"天"是宇宙的主人,如今又发现了"人";这是划时代的大事,可以说我们已从蒙昧的时代走向文明。"仁"的哲学代替了"上帝"的职能。此后,孔子后学在此体系内又加以补充,子忠提出"诚"来充实这"上帝"的旨能。宇宙内涵实有,不是空虚,这实有的宇宙可以名之曰"诚",不诚不能有物,所以说"诚  相似文献   

20.
"人际内疚"是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有效动机发生作用的,可以促使助人行为的产生,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主要从"违规行为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肇事者是否悔过的尺度、"虚假的违规行为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尺度和"无辜的旁观者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三个方面对"人际内疚理论"在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价值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