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获得通过。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科技部日前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规划纲要》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规划纲要》明确,完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动赣闽粤  相似文献   

4.
《重庆与世界》2017,(3):43-4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部署,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建设书香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部署,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建设书香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6.
根据"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中的各项任务,科技部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开展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为保证制定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  相似文献   

7.
<正> 为促进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国家科技部于2002年8月15日在北京颁布了《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以指导全国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科技工作。该《纲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以及未来10年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而特别制定,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制定和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纲要》),是国家从当前、长远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意义重大。《纲要》给珠三角地区作出了五大战略定位,即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五大战略定位的灵魂和核心,就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八个字。  相似文献   

9.
瑞雪兆丰年。2011年1月21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雪后初霁中落下帷幕。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今后五年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壮丽画卷从此铺开。  相似文献   

10.
董彦 《中国报道》2009,(3):55-5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教育发展方面有过两次规划。一次是在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经发布了一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此后的国家教育发展作了全面规划。第二次则是本次正在制定当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11.
发展海洋经济上海应发挥龙头作用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统一部署,我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特别是东部地区形成了以发展海洋经济为核心的“三大五小“经济区,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布局已  相似文献   

12.
关注     
动态News要闻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纲要》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纲要》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强调文化属于人民,二是强调文化重在建设,三是强调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商务部在总结"十一五"商务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十二五"商务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刘亭 《浙江经济》2014,(21):14-1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按照惯例,明年秋天举行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其中心议题将是形成执政党对"十三五"规划制定工作的《建议》。在其指导下,由国务院组织编制并经两会审议通过的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它应在国家规划体系中更好地发挥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和李鹏总理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是我国今后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规划了我国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作蓝图,而且在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9月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启动会",并在会上发布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和《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艾磊 《魅力中国》2011,(5):213-213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总结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利弊得失,同时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把“坚持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其重要指导思想。因此,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这次制定《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如何应对这一教育难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提交自治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借此机会,我就《纲要》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在研究制定《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重要政策和措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