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房改的深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近期要以出售公有住房为侧重点,实行售、租、建、管并举,促进住房商品化和住宅建设的发展。在这一变革进程中,改变住房原福利性实物分配体制,为工资性货币分配体制;改变各单位建房、分房、维修、管理住房的旧体制,为社会化、合理化运行体制。通过改革,建立规范化的住房交易市场和维修管理市场,逐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到本世纪末,让城镇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一变革期间,由于房地产出让、买卖交易量的不断增大,居民住宅的产权,由公有制到居民部分产权,直  相似文献   

2.
程永阳  王建斌 《发展》2007,(4):35-36
从2005年11月通过的《西安市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办法》到2006年5月下发的《西安市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细则》,预示着西安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西安市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西安市向建立社会化、规范化、商品化住房保障制度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该文着重阐述了如下问题:所有制决定分配,就分配谈分配解决不了我国当前严重存在的"分配不公";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做到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离开相应数量,讲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欺人之谈;私营企业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也不能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都装进按劳分配的大筐;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绝非国有经济退出越多越好;发展集体经济近乎成为一句空话,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愈来愈小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4.
周琪 《杭州研究》2003,(2):53-54,45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为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而制定的主要住房政策。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明确了经济适用住房的重要地位和任务,即“国家在推迟、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同时,为增加住房有效供应,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住房制度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是要改变国家和单位统包统分、低租金、高福利、实物分配的住房旧制度,建立职工住房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最终实现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新体制.住房制度改革不仅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改变以往住房分配中有权有势多分房分好房,无权无势分不到房的不公平现象.因此,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必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国家制订的房改政策,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社会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有以下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6.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结构上,也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的实现形式。另外,由于存在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各种非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此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制度应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1999,(2):22-23
住房制度改革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改变资金分配体制,调整住房投资结构,把住房消费基金由国家、单位负担改变为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共担,并逐步转向以个人负担为主的纯商品运行的正常轨道;必须调整分配结构,把城镇职工的住房消费理入职工的工资结构当中去;在保证职...  相似文献   

8.
董宁 《改革与开放》2007,(11):19-20
<正>自1998年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可以说进入快车道,货币化住房分配、市场化和社会化供给体系已大体建立,人民群众住房条  相似文献   

9.
中央和国家机关房改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基本原则是: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量力而行;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相结合。这个房改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四大块: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进一步完善公积金制度。从1998年底起,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和腾退的旧公有住房,除根据需要留出一部分作为廉租住房外,原则上只售不租。职工在个人合理负担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住房贷款购买住房。最低收入的职工家庭申请租住廉租住房。建立住房补贴制度,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  相似文献   

10.
刘尚希 《发展》2013,(8):25-25
从理论上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公有制,中国看似较好地实现了社会公平,但伴随的是效率低下,发展缓慢,还有严重的隐性不公平。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市场经济,依然是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分配差距却超过了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这意味着公有制在其中并没有起到抑制贫富差距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是否有利于社会公平,取决于产权制度。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是合二为一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适用房到公共廉租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经历了由国家保障—实物分配向市场建设转移、再由市场供应—货币化分配到社会保障加强的几多轮回,由于收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实质是什么?近几年来,不少教科书和文章有一种习惯的表述和解释,即“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这种表述实际上把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尺度视为按劳分配的实质。这就给人们产生一个错觉,似乎按劳分配的全部内容就是分配尺度。既然如此,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条件的提法也成问题了,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分配  相似文献   

13.
何谓住房金融?即为住宅的开发、建设、销售融通资金的行为。我国住房金融起步较晚,建国初期至1978年前,城市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财政预算统一安排,住房的分配实行供给制,作为社会福利无偿分配给职工个人(只象征性收取低房租)由建设银行负责转贷。要真正实现居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住房自有率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并对欧美41个国家住房自有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与直觉相反,经济增长水平越高、收入分配差距越大,住房自有率越高.考虑到收入分配、劳动力流动程度和城市化等社会因素,人口密度、社会年龄结构等禀赋因素作用并不显著.将住房保障问题归咎于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过高、居民购房倾向过强是具有误导性的.上述发现对于坚持市场导向的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郑重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宪法也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依法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对我国和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  相似文献   

16.
谷维 《中亚信息》2005,(1):10-11
俄罗斯居民住房紧张是原苏联留给俄罗斯的老大难问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俄人均住房5m2,到20世纪80年代增加到12m2。苏联解体后,随着私有化逐步进入各个领域,住房政策的改变也就不可阻挡。苏联时代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居民免费享用。而现在国家不再分配住房,私人购买住房成了主要趋势。近几年来,俄罗斯主要大城市房价不断飚升,特别是莫斯科的房价飞涨,例如,2004年10月莫斯科房价比上年同期上涨33%。据"米爱利-不动产"公司2004  相似文献   

17.
吴智雅 《发展》2010,(2):48-49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凭借其掌握的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财政分配是整个社会产品分配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税收,税收是财政的主体,税收是公共财政,税收涉及到纳税人,使用好纳税人的钱,不仅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更是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8.
一、货币化分配是住房新制度的核心所谓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指取消原来的实物福利性无偿分配方式,根据职工工资、工龄、实绩、现行住房状况等情况,以住房补贴、住房津贴、住房有价证券的方式来分配住房。通俗说,把职工的住房消费费用包含进工资中,取消住房实物分配,代之以货币分配,让职工凭个人收入购买或租赁住房。可以说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住房商品属性的基本要求,是将原来大量的暗贴(低租金、福利性)变为明补(高租金、发放住房基金或住房有价证券),将住房的实物分配转化为职工的货币工资分配,凭工资收入到市场上购房或租房,将居…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针对我国目前存在收入差距拉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应对私有制、公有制经济二者性质有充分的认识。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有制决定分配制,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不仅要对公有制经济有透彻的理解,也需要对私有制经济的性质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本文分别以所有制结构为视角,对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的分配过程缺乏健全的分配管理机制。分配中管理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使保障房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作用大为削弱,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本文就我国保障房分配监管过程中的问题,从分配计划监管、分配程序监管和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建立完善保障房监管机制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