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物品、投资环境、品牌形象、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有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BOT、TOT等方式。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能减轻政府负担,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以及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存在规模不足、行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可以通过建设良好投资环境、控制外商投资结构和推行BOT与TOT模式等措施,促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创新性的引入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城镇新增固定资产因素,作为影响城市商圈发展的自变量系统。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证实了城市基础设施、城镇新增固定资产与城市商圈发展之间呈同向关系,弹性系数分别为0.84和1.08,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每提高1%,城市商圈发展分别增长0.84%和1.08%。城镇新增固定资产对城市商圈发展的影响,大于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提出可以通过加大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优化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措施和对策,促进城市商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近年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统计资料,分别从效益性、稳定性、充足性角度分析了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提出组建法人化的投资主体,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属性来研究制定和调整价格政策,重新定位财政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作用等,以期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现状.  相似文献   

5.
经营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物品、投资环境、品牌形象、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休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基础设施可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要动员社会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投资,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规划和提供良好环境;对于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政府要担当起投资主体的职能。但在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7.
谢玲 《现代经济》2007,6(8):33-34
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指出政府吸引私人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应首先立足于国内民间资本;然后分析了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行业投资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障碍;最后提出了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各个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关键路径在于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以往政府作为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唯一投资者和出资人的状况,从而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融资渠道,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9.
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各个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关键路径在于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以往政府作为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唯一投资者和出资人的状况,从而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融资渠道,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也存在差异。合理配置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投向结构两个角度,对京津沪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严格规范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确政府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定位,合理划分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范围,是有效利用政府投资、充分发挥项目融资等方面优势的前提,也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理论分解,在此基础之上,从理论上将政府投资明确定位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部分准经营性基础设施,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现实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影响以正向为主导,具有逐年递增的特征,且呈现异质性,在高创新水平、高人口规模、高人力资本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刺激公众消费需求、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等渠道发挥积极作用,但也会弱化政府征税能力、造成税收流失,对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投资冲动的影响效应不显著,使得数字基础设施通过强化投资冲动作用于地方财政可持续的机制被中断。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性,能够带动地理距离相近和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城市提高财政可持续性。据此,从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搭建财税领域的智能网络平台、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发挥先行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能源、水资源及给排水、交通、邮电、环境和防灾6个子系统构成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该系统内部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整体投资效果的好坏。本文首先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度的测度模型,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各子系统可供选择的序参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北京市统计数据,得到了2000年~2012年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各子系统有序度及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2000年~2012年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度长时间维持在负值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及给排水子系统、交通子系统呈现除无序的发展状态,未来应从这两个子系统着手推动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际活动聚集区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北京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必须建设一批与之配套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活动设施。改造和提升北京既有国际活动场馆设施。建设和完善与大型国际活动聚集要求相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公共投资与住宅或土地价格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检验了公共投资对地价、房价的溢价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土地价格受公共投资的影响最显著,公共交通投资对住宅的溢价值相对较高,生态环境投资对土地和住宅的溢价值也较高;教育投资,尤其是中学教育投资对两类房地产的溢价值较为稳定,以燃气普及率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土地和住宅的溢价值也较为稳定。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需求已向多元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交通易达性是居民住宅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基础,重新设计房地产税种和税率是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35个对国家或所在区域经济社会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包括30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和5个副省级城市作为研究实体,从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自然环境这六个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并建立中国城市民营企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这两种评价模型,对指标因子进行分析运算以荻取各个指标的归一值,在融合两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城市民营企业投资环境评价结果表。从而比较和分析了35个城市的民营企业投资环境状况,并就评价结果作简要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地下管网是现代化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地下载体的功能,对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要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提高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使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比较研究英、美两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动的轨迹和一般趋势;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生产活动,而且也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因此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遵循着一定的变动规律;文章最后分析了影响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变化的五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小、城市投资和积累少、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环境投资少且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西部资源型城市虽然在人均产值方面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但由于其经济结构单一,加上生产技术水平落后、高科技人才匮乏,其科技生产力效率落后于其他城市。西部资源型城市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主体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软硬环境,增加对人力资本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