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干部下乡,农民三盼周德刚(江苏省射阳县委统战部)到乡下去,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我党优良的传统。如今,对于干部下乡,农民有“三盼”:一盼下乡干部能及时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党和政府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从1983年开始在乡镇干部中试行的招聘合同制,是干部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全省乡镇一级招聘的合同制干部已达2万多人,不少县已占到乡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少数县已达到一半以上。如较早实行改革的资阳县,乡镇招聘干部已达557名,占乡镇干部总数的58.7%,招聘干部中,担任副乡级以上职务,占招聘干部总数的30%。实行这项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乡镇干部的来源问题,打破了“铁饭碗”,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总的来看,实行招聘制是成功的。招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一般都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我省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乡镇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与农民群众靠的最近,接触最多,其言行不仅关系到农村两个明建设,更关系到党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当前,对乡镇干部来说,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村中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努力做好工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尽心尽责。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一些地方,少数家住县城里的乡镇干部上午八、九点钟下乡,下去溜一圈,田边站一站,摆摆架子,做做样子,下午回城;有的坐在家里“办公”,“遥控”指挥;一些家住在乡镇的干部也丢掉“草鞋”,换上“皮鞋”,不愿意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什么任务要布置,坐在办公室打一个电...  相似文献   

5.
换届要确保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裴柏平3年一届的乡镇换届工作将开始,乡镇干部乃至村级干部的思想都有一定的波动,并殃及到了一些村组会计.不少村组会计担心,乡镇换届是否自己担任的会计职务也会"换掉"。于是,一些人对工作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还有少数村组会计...  相似文献   

6.
乡镇干部是党和国家农村政策方针的宣传员和执行者,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他们直接面对群众,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存在"四难"现象:一、工作难。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犹如"一盘散沙",各项工作难度加大,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生、粮食入库、教育费附加等任务,乡镇干部只好逐户做工作,成为"要人、要粮、要钱"的三要干部。二、经济难。由于乡镇实行财政包干,税源和财源严重不足,乡镇财政极度困难,拖欠工资已属正常;多年政策性调资不能兑现,各种差旅费没处报;降温费、节日补贴全取消。干部只靠工资(还不能按时  相似文献   

7.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县乡干部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活动上,忙于酒宴应酬,而不愿深入田头地尾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需求;他们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小城镇草坪、广场,忙于“政绩工程”,忽略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当前,县乡干部“非农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严重。群众说他们工作在乡镇、“筑巢”在县城,露脸点个卯、拔腿便回城。遇到突发性事件或需紧急救助的事情,农民往往求助无门,许多矛盾的最佳处置时机被错过了。二是在议决策、定措施、调资金时“避农离农”,宁可…  相似文献   

8.
随着撤并乡镇工作的开展,精简冗员、分流干部已成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头戏。面对现实,乡镇干部的心态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革的成败。为此,我们通过交谈和问卷,对山西省朔州市4个县区128名乡镇干部做了调查了解。通过调查,总的感觉是: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表示积极参与改革是当前大多数乡镇干部的主流态度。但由于乡镇改革潮急浪涌,触及到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也使一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心理定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出现了不平衡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广大乡镇干部正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引导农民投身市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乡镇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具体矛盾和问题,感到十分困惑。从湖南省桃源县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乡镇工作难度大,干部依法办事难。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乡镇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依法办事。但是,乡镇干部的工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乡镇政府每年要承担经常性的工作40多项,临时性的工作30项。复杂的乡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地方乡镇干部“十多十少”问题十分突出,亟待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一是闲谈多,学习少。一些乡镇干部经常在工作之余,三五成群编闲传,甚至挑灯神聊,不过午夜不入睡。或者仅仅满足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放松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讲成绩多,谈缺点少。开总结会或汇报工作时,讲成绩绘声绘色,头头是道,而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却讳莫如深,或找客观原因上推下卸。三是务虚多,求实少。很多乡镇领导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应付检查和对上汇报上,善于做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4个县(市)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以乡镇干部的视角来看待乡镇改革。本文认为,几乎每次乡镇改革,都是把乡镇干部视为被动的改革对象,将他们当作“包袱”抛弃,而极少从乡镇干部的视角来设计改革方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将他们合理的利益、要求考虑进来。这种改革思路本身就值得商榷。这也是笔者企图建立以乡镇干部为“主位”的研究范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藉此引起上层政府和社会对乡镇干部意见的重视。简单地将乡镇干部当作“包袱”来改革,迟早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不利于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促进乡村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把中央对基层干部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落到实处。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层级。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干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广大基层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先后地行过两次重大的调整。第一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这次改革,使广大农民朋友告别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也对我们乡镇干部冲击最大,我们一时适应不过来,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进行职能转型。过去农民群众都称我们是“三要”干部,即要钱(收费)、要粮(农业税)、要命(计划生育),那时,很多农民最怕天黑,狗二叫就认为是我们乡镇干部去要帐。税费改革前,乡村干部进村没人理、狗咬没人撵。现在不同了。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们乡村干部又有做不完的事,现在我们乡村干部进村有向导,人人都说改革好。党群干群关系无比亲密。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七&;#183;一”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始终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和灵魂,对于指导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目前,乡镇“学教”活动已告一段落,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离中央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乡镇领导没有从“三个代表”是指导和抓好农村各项工作总纲的高度来认识“学教”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抓“学教”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就是整修活动的结束,出现了“学习上放松、思想上松劲”的现象。三是对整改有畏难情绪。认为乡镇能整改的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中就已经改了,一些牵涉到部门和机制上、体制上的问题,尽管群众不满意,但仅靠乡镇则无力整改,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提高群众满意率,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乡镇“学教”活动集中学习教育告一段落决不是“三个代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以江泽民同志“七&;#183;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乡镇“学教”活动,巩固和发展乡镇“学教”活动成果。  相似文献   

15.
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县级党委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和考核评价、提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乡镇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过去,在农村人们总是以当选“村官”为荣,而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村官”的认识已经有了新的看法,“村官”再也不具有以往的那种荣耀光环。于是乎,一些村社干部纷纷辞职外出打工经商,导致所在村社工作陷入瘫痪。究其原因,此种现象主要是农村“三多两少”现象造成。  一、“三多”是影响村社干部辞职的重要原因  1-工作量多。一是会议多。一些乡镇不管农闲农忙,事大事小,经常召集村社干部开会。当然,如是必开不可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会,召开几次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乡镇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劲头不足,其低落之势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为: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弃旧扬新有一个艰难的阵痛期。而我们的绝大多数乡镇干部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唯上、唯书、凭经验干事,催种、催耕、催收得心应手,一下子要从行政指挥型转向技术服务型,要他们用经济的手法去领导经济,亲自率领农民奔市场、建市场,便难以适应。乡镇工作难搞,乡镇干部难当。一是干群关系难处理。有人说现在的乡镇干部是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 ,在农村总以当选“村官”为荣。而今 ,人们对“村官”的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 ,昔日“村官”的那种荣耀光环已渐渐失去光彩。于是乎 ,一些村组干部纷纷辞职外出打工经商 ,导致所在村级工作陷入瘫痪。此种现象主要是农村“三多两少”现象造成的。一、“三多”(一)工作量多。一是会议多。一些乡镇不管农闲农忙、事大事小 ,经常召集村级干部开会。当然 ,如是必开不可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会 ,召开几次也无可厚非 ,但如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与村组关系不大的会 ,次数多了村组干部难免有反感情绪。二是事情多。催粮收款、刮宫引产要管 ,农业…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导刊》2002,(2):48-49
从1999年开始,龙游县在全县乡镇干部中全面推开记“三薄”(民情日记薄、理论笔记薄、科技知识笔记薄)活动,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坚持和不断深化,记“三薄”,不仅成了乡镇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成了干部联系、团结群众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大调整的今天,更加显现出其服务经济的特殊功能,成为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也是广大乡镇干部思想,行动的基本准绳,从“三个代表”的要求出发,对当前乡镇的干部队伍和乡镇工作,需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