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力 《新财经》2006,(9):112-112
商品期货市场,就是对部分“基础商品”的定价市场。近年来,期货市场涨跌起伏,相关产业潮起潮落、兴衰荣枯。其中,大豆期货价格的变化对压榨行业的影响最有代表性。大豆压榨产业在中国的崛起可追溯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上海应以其在资本市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地位为基础,抓住浦东综合试验区获批的机遇和契机,大力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完善证监会和交易所的监管职能、特别是利用浦东“先行先试”的“特权”,进行制度和产品创新,破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国际了望     
中国左右着国际商品市场 据海外媒介报道:人口大国的中国正左右着国际主要商品出口市场。尤其是当出现有关中国是否进口黄金、铜、糖、棉花、小麦和大豆等商品的传闻时,这些商品的国际市场就会暴涨或暴跌,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症候群”。 最近一次的“中国症候群”是在中国于8月4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8.4万吨之后出现的,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糖库存已经很少,所以国际上的糖价突然上升了3.4%,并且还有人认为中国将进口150万吨糖,因此价格还在呈现上升的趋势。 今年春天,当中国的采购团访问美国的谷物期货市场的中心芝加哥时,大豆的价格突然猛涨。但当他们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就回国以后,价格就一落千丈了,这使中国症候群的现象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4.
《老区建设》2013,(3):5-6
从2月20日起,铁路货运价格平均每吨货每公里上调1分5厘,上调幅度近13%,远超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不少大宗商品都是“北货南运”,铁路货运价格上调之后,南方的粮食、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成本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大豆南运每吨或涨50元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给我们上了“贸易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中国大豆企业还在为2004年的那场大豆危机疗伤的时候,被怀疑是危机制造者的美国人来了。“大豆价格被操纵了吗”、“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信息是否真实?”诸如此类不甚友好的质疑,被美国人顺水推舟,给中国人上了一堂鲜活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解剖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对原油、铁矿石和大豆等国际大宗商品需求越来越多。2009年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已经商达70%,但在国际大豆定价权方面,充当“大买家”角色的我国,话语力量仍然十分微弱。我国对大豆生产和收购成本高,大豆产业链不合理,缺乏一个自己强有力的大豆国际定价中心等原因造成中国大豆产业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只有加大政府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划整个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大豆期货市场,加强大豆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才能增强我国大豆产业安全和在国际大豆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从大豆、天然橡胶,到铝、石油、铜、铁矿石,再到棉花、糖……近3年来,这些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几乎不约而同的大幅上涨,而目前几种大宗商品的上涨行情更进一步演绎为“脱缰野马”,似乎看不到停止迹象。  相似文献   

8.
大豆危机溯源 黑龙江省,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占国内大豆产量50%),在原本应该忙碌的春耕季节却遭遇史无前例的、来自进口大豆入侵的“寒流”。  相似文献   

9.
数据     
《浙江经济》2009,(22):8-8
三季度浙江商品交易市场承接上半年触底回暖的态势,全省4113家主要商品市场共实现交易额2706亿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11.9%。这是自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以来,商品交易市场首次出现“双增”势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地震。受此影响,全球期货市场剧烈振荡,主要商品期货价格开始“跳水”。 据权威部门统计,受国际期货市场影响,2008年,中国商品期货价格触及多年或历史新高后,无一例外的全线下跌,与年内高点相比,除小麦外,其他商品的跌幅都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10,(2):80-80
1月30日,第40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小镇达沃斯闭幕。从27日到30日,全球2500多名政经各界领袖聚首达沃斯,探索“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寻求共同破解“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大局,就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大豆危机,从深层次来讲,是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之间的一场较量;较量的胜负,不仅事关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生存与否,还事关人类是否还能享用“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这一大自然恩赐的宝贵又稀缺的物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并引伸了Barrett和Li(2002)提出的共同概率模型,在原有基础上将贸易变量动态化,以增加在经验分析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和解释能力。考虑到国际商品贸易的跨期性,我们的预期价格采用了商品期货价。我们用改进后的方法对中美大豆贸易做了实证分析,发现两国大豆市场自1995年以来基本上是整合的,并发现对竞争性均衡关系的偏离主要发生在早期,即在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完善和农产品市场体制改革之前。研究还发现两国大豆价差在南美豆收获期后明显缩小。收益不确定性参数的t检验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进口商对价格风险的规避行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大豆危机,从深层次来讲,是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之间的一场较量;较量的胜负,不仅事关黑龙江大豆产业的生存与否,还事关人类是否还能享用“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这一大自然恩赐的宝贵又稀缺的物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14-14
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对接内需市场的一系列动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今年以来,江苏省筹划了系列外贸商品展销会及配套活动,外贸企业通过这种“无店铺销售”平台营销的商品已达30种,涉及家纺、服装、鞋类、小家电等,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游资逐利的真实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游资”日益成为了中国普通公众,尤其是金融以及诸多大宗商品市场参与者们最为关注的经济词汇之——从A股的“涨停敢死队”到楼市的“炒房团”和能源市场的“炒煤团”,从创业板的爆炒到迪拜世界奢华买楼再到炒房客齐集海南,似乎只要是能“炒”的市场都能觅到诸多“游资客”的身影。现实地看,与流动性紧密相关的游资大进大出对其介入市场产品的价格走势往往会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价格暴涨(催生泡沫)之后伴随着暴跌(泡沫崩溃),在导致市场运行机制失灵的同时,也成为诱发市场恐慌,甚至危机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7.
危机是“一时爆发”的,但了是“长期积聚”的。所以说,平时没有危机意识、不懂危机管理的企业,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是不稳固,没有竞争力的,一个小浪过来,就有可能在倾刻间倒塌。因此企业要防患于未然,经常进行制度性的定期检查薄弱环节,铲除隐患,以便在问题发展成为危机之前得以发现和解决。同时,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也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稍有市场感觉的西安人而言,西安商品零售业经营的“业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经营方式)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其标志性的变量即是传统百货商场数目锐减,代之而起的是大型的仓储式超市和各种专卖店,传统百货业“独领风骚”的盛况不再,而是各色“业态”的并立。面对这一眼花缭乱的变化,西安百货业将如何应对?新兴“业态”中隐藏的危机又是什么?针对此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之一的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华交会”)吸引了各方的视线。  相似文献   

20.
加快商品市场建设推进陕西经济持续发展裴成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八五”以后,我省各地掀起了建设商品市场及商业网点的高潮,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省的消费品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基本形成网络,生产资料市场有了雏形,并健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