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藻水殇     
化学集约型农业和对农药化学品的过度依赖是隐藏在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其中以氮肥滥用最为严重。"太湖美呀,美就美在太湖水。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一曲悠扬婉转的苏南民歌,传唱20余年,家喻户晓。将这首《太湖美》定义为市歌的无锡人,面对年复一年的太湖蓝藻和饮用水危机,歌声早已无法如往昔般悠长。  相似文献   

2.
悠悠龙山,清清湖水;最绚丽的花儿,最清脆的绿地。在这里,无锡太湖花都,成就您绿色财富的梦想。无锡太湖花都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地处风光旖旎的太湖十八湾龙山山脉的九龙湾,总占地面积约6203亩,总投资10亿元,  相似文献   

3.
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发达为特征的苏南地区,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农业必须承担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大和持久的责任.对此,江苏省宜兴市在太湖西岸规划建设了江苏省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经过几年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09,(9):F0004-F0004
江苏省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位于著名陶都一宜兴市丁蜀镇。园区东濒太湖,沿湖总长10公里,区域总面积7.5万亩,核心区面积1.8万亩,区位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设有宁杭高速丁山  相似文献   

5.
“八五”太湖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太湖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计算罗尖,潘彩英,王同生(太湖流域管理局)1991年太湖大水过后,按照国务院治理太湖的决定,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项骨干工程(以下简称"治太工程")中的七项相继开工,至1995年末已完成投资21.66亿元(当年价),1993年...  相似文献   

6.
琵琶湖治理的技术是全面的,其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都是琵琶湖得到有效治理的保障.在总结琵琶湖和太湖治理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总结太湖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太湖治理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水一佛一花都",太湖花都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6203亩,规模宏大,是无锡市、滨湖区高效农业重点建设项目。2012年10月,太湖花都项目所在的九龙湾生态农业示范园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无锡花市(太湖花都花卉交易中心)是太湖花都项目的重点建筑,项目总投资1.8亿元,总建筑面积49000平方米,商铺近千个,无论从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还是功能配套等方面都属国内一流。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是集花卉、盆景、  相似文献   

8.
日本琵琶湖治理的工程措施对太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日本琵琶湖和太湖治理的工程措施,并对太湖治理的工程措施作出评价,提出发挥引江济太工程作用、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加强湖内污染治理和湖滨防护带建设等改进太湖治理工程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南太湖地区,包括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本区位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气候适宜,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生产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水平较高。本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素质较好,文化技术水平较高。是全省、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苏南太湖地区总人口120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6.7万人,占总人口的80%,人口密度高达719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高出近6  相似文献   

10.
太湖大闸蟹     
太湖烟波浩淼,碧水荡漾,有蟹无数。横泾地处东太湖港口湖湾,与吴江和洞庭东山隔岸相望。其水深浅适宜,流量适中。湖底水草茂盛,水生物众多,养殖条件和位置独特,是太湖蟹生活的优越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王海梅 《山西农经》2017,(21):29-3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无锡市是全国著名的江南水乡,2007年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后,无锡采购了多项措施治理水污染,并管理好水资源。今年是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的十周年。如何借鉴"五水共治"的治水理念,进一步管理好资源,同样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今年大闸蟹上市,日前笔者获悉,为了保护太湖水质,江苏省太湖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水域4.5万亩围网将于今年12月底前基本拆除,明年6月底前全面拆除。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是太湖围网养蟹的最后一年。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强告诉笔者,拆除围网,意味着大闸蟹今后采用"生态育肥"的形式。对于钟情于太湖大闸蟹的食客,或面临数量下降的问题,"不过这并不足以波动全  相似文献   

13.
<正>盐城市御品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推广项目的支持下,在大纵湖镇胥仇村"太湖1号"青虾苗种繁育基地进行了F0代亲本繁殖青虾苗获得了成功,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虾池为新开挖池塘,面积16亩,坡比1∶2.5,池深1.5m,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符合NY5051标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措施对琵琶湖进行治理,同样,我国太湖也采取了一些文化治理措施,虽然在太湖的治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琵琶湖治理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日本琵琶湖与太湖的文化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文化措施,发挥文化措施在太湖治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太湖蟹,又称太湖清水大闸蟹,是太湖特有的一种名贵淡水水产品,清代《太湖备考》中就曾有一段对太湖蟹的记载:“出太湖者,大而色黄,壳坚,胜于他产,冬日益肥美.”  相似文献   

16.
<正> 新华日报消息 太湖治理祭出“生物杀手”——鲢鳙鱼。记者日前从无锡市环保部门获悉:在内太湖的五里湖、梅梁湖,无锡市已开始投放15万条鲢鳙鱼,吞噬蓝藻,如试验结果理想,将在外太湖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太湖水污染问题自1980年代末期开始趋于严重,近年来有关方面虽然在太湖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太湖水质恶化趋势已受到遏制,但富营养化问题仍较严重;介绍了太湖的污染状况和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探究周边地域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太湖环境保护之关系,从而认为在太湖环境保护中增设恢复和改变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投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以往提及无锡,人们首先想到的无锡是太湖上的一颗明珠,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如今来到无锡,让很多人赞叹的是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以及城市和农村在那里的完美结合。今天,无锡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的标杆。近年来,无锡农村各地立足城乡一体化,勇于创新、大胆突破,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市民化水平,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创新力度,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破除、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城乡  相似文献   

19.
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供水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供水危机事件,分析了太湖流域供水现状、太湖流域城市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编制和实施流域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做好水功能区污染负荷总量限排工作;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引江济太”调水工程,提高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建设城市战略备用水源地体系,建立健全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机制;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太湖蓝藻治理推出“生物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消息太湖治理祭出“生物杀手”——鲢鳙鱼。记者日前从无锡市环保部门获悉:在内太湖的五里湖、梅梁湖,无锡市已开始投放15万条鲢鳙鱼,吞噬蓝藻,如试验结果理想,将在外太湖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