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贸易通过进口减少一国或地区的碳排放,通过出口增加其碳排放,综合考虑二者才能确定一国或地区是贸易的碳排放受害者还是受益者。鉴于此,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估算其外贸中的隐含碳排放,并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分析其外贸隐含碳增长的原因。结果表明,20022007年,尽管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碳排放密度下降减少了北京市外贸隐含碳排放,但是贸易规模的扩大却增加了北京市贸易隐含碳排放,最终导致北京市外贸进口和出口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进口隐含碳大于出口隐含碳,并且碳排放贸易条件严格小于1,所以北京市通过外贸将碳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是外贸的碳排放受益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基础上把国内民主化程度作为政治因素从出口国和进口国两条路径引入该模型对其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中国与金砖国家部分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分别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中国与金砖国家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均可提高贸易量。然而中国出口与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差值均为负,中国总体不具有相对优势。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可以优先考虑本国优势产品,重点在优势产品领域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与金砖国家存在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产品,中国可以与金砖国家在不同层次加深农业分工与合作,分散中国农产品贸易风险,实现对外贸易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18):7-12
随着全球垂直专业分工的深化,环境责任划分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全面了解全球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造成的污染转移,而且有助于全球低碳政策的制定。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的数据,将全球划分为EU-27、OECD、BRIC、ROW四个区域,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分析1995-2009年各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实际负责的碳排放责任与应付责任的差异。结果表明:1995-2009年期间,EU-27、OECD基于消费原则的碳排放责任显著高于其基于生产原则的碳排放责任,而BRIC和ROW则恰好相反,存在突出的"碳泄漏"问题。两种碳排放核算原则下的碳排放量差额在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2000-2010年期间中国工业行业隐含碳进行测算,并利用GMM面板数据检验工业行业FDI、出口和进口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污染天堂假说"和"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外商投资结构,加强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不断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贸易低碳化思路(一)过渡阶段基于"国别低碳标准"的中国贸易低碳化思路"国别低碳标准"是指暂不考虑贸易开展对全球碳排放总水平的影响,仅从中国单边角度研究对外贸易的碳排放水平对中国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即这是一个过渡阶段的碳排放标准。对应的,"国别低碳标准"下的中国对外贸易低碳化思路:即国际贸易过程中在不排除会造成外  相似文献   

6.
库兹涅兹曲线显示,196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N”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每提高1%,人均碳排放量增加0.3%。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27.1亿吨,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39.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高,占出口碳排放21.2%。依次为化学工业(1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8%)、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53%)。  相似文献   

7.
个人碳交易是一种直接针对个体消费者的碳减排市场机制,旨在通过引导、管制和鼓励等方式改变消费者高碳能源消费模式,形成低碳能源消费模式,以实现碳减排目的。本研究借鉴碳约束和碳普惠成功案例,探讨设计一个集个人碳排放收集、碳排放权转化、碳交易及成果反馈为一体的个人碳交易平台,以此为样本构建全国统一的碳减排计量标准,助力国家建立完整的个人碳排放规范与标准、碳交易体系与机制,构建绿色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行业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工业碳排放同能源消耗、人均收入、贸易开放度、FDI、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人均收入与CO2排放量呈现"倒N型"曲线。(2)贸易开放度对中国碳排放有轻微的削弱作用,FDI和贸易优势产业都促进了中国碳排放的增长。因此,我国应优化贸易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外商投资结构,加强环境管制,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9,(10):41-47
本文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单一碳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复合政策(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三类碳减排政策对碳减排率和总产出影响,发现碳税对碳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有中长期效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影响在短期内波动性较强;复合制度影响介于二者之间。在不同减排目标下,单一碳税制更适合持久性碳减排,而单一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则适合局部和快速化目标实现。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高碳排放生产行业应推行单一碳税政策;通过采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发展模式转变;整体上,政府应积极推进实施复合制度,确保减排的政策效果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贺琪 《企业研究》2012,(8):191-192
近年来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中国的清洁能源项目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稳居世界首位。同时CDM作为《京都议定书》确定的灵活机制之一,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碳减排实践,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对现有的碳排放权交易实践的研究和梳理,从分类、基本特征、基本架构等几方面对碳交易制度进行了一次较为粗浅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议,旨在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协议下的碳交易走向实际操作阶段以来,国际碳交易价格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巨额剪刀差。文章依照双边交易模型理论分析了国际碳交易结束在各国边际减排成本均衡点,分析了目前出现价格剪刀差的原因,提出中国应加快建设自愿碳排放市场并设立碳排放权储备池。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embodied carbon in trade and evaluates our present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se flows.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results from this literature exposes significant inconsistencies. For instance, estimates for emission embodied in world trade in 2004 range between 4.4 Gt and 6.2 Gt CO2, the difference corresponding to around half of Europe's annual emissions. A few consistent themes do nevertheless emerge from the literature. Most importantly, emissions in trade constitute a large and growing share of global emissions. Uncertainty about country‐level embodied emissions remains large, however, which presents severe limitations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mbodied carbon principles in climate policy.  相似文献   

13.
赵培欣  徐永辉 《价值工程》2013,32(1):156-158
当前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各国的重视,作为出口第一大国,中国出口产品多以碳排放较多的加工贸易产品为主。研究中国的碳排放量和出口的关系可以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对1986到2007年间出口隐含CO2的计算得出自从加入WTO中国出口隐含碳急速上涨,并且主要是由燃烧煤炭产生的。通过对这段时间中国CO2排放量与资本存量、消费量、出口量之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出口量每增加一个单位,CO2增加0.12个单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贸易量的急剧增长,贸易自由化引起了一系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贸易自由化是否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贸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在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后,侧重于分析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隐含碳。这些研究对我国减排目标和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中国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中美高技术贸易所具有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构成不平衡和我国贸易竞争力薄弱的特点;再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技术创新角度找到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标:总体贸易成本对一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测算30个样本国与其所有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和各国的总体贸易成本,并利用行业层面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将贸易成本与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禀赋一起,经验地研究总体贸易成本对一国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贸易成本可以和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一样,成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影响一国对外出口行业的选择;一国即便不具有资本禀赋的优势,但只要不断降低总体贸易成本,完全可能选择生产并出口高贸易成本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商品。研究创新: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经验研究了总体贸易成本对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价值: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是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制定碳标准,征收碳关税,一方面起到了监督减排责任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成为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类新型贸易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来更多是以低碳壁垒等技术性壁垒出现。由碳关税和低碳壁垒衍生的税收成本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向低碳化演变及发达国家设置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实施贸易低碳化战略,加快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18.
《Economic Systems》2023,47(2):101000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implications of geopolitical risks on the return and volatility of carry trade transa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BRICS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2006–2020. Fixed effects regressions considering the sample countries as a single portfolio document that geopolitical risks are correlated with volatility, while the results are inconclusive for returns. The non-parametric time-varying coefficients panel data estimations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geopolitical risks on carry trade volatility is amplified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post-2016 episode. Moving to the disaggregated data, the time-varying robu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f Rossi and Wang (2019) show that geopolitical risks have a significant in-sample predictive power for both carry trade return and volatility during a myriad of sub-periods, which can not be captured by standard constant parameter techniques in the presence of instabilities. Overall, ou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posure to geopolitical risk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by global investors for risk diversification purposes when entering carry trade positions in BRIC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Previous research that considered the response of the trade balance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to exchange rate changes used a linear model and did not find any significant long-run link. Suspecting that the results suffer from aggregation bias as well as ignoring nonlinear adjustment of the exchange rate, we consider the trade balance of 59 industries that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use a nonlinear ARDL model to show that almost a third of the industries are affected by ringgit depreciation against the yuan, in an asymmetric manner. The largest industry,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25% of the trade, is found to benefit from ringgit depreciation while not being hurt by appreciation. In total, 15 industries that account for 40% of the trade enjoy this prop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