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当今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疏导,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来记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大量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存在于大学生从求职、签约、择业到就业初期的各个阶段、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然性、全面性和促进性,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其在思考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受外部刺激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和反映;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情绪心理、认知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就业心理问题;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该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完善学校教育和发挥社会作用三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各种压力导致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论文重点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原因及矫正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还介绍了团体辅导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最后通过阐述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表示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而对学生社团的心理调适作用重视不够。本文试图从学生社团的时空接近性、人际关系类型的互补性、团体激情易激发性和个人特长展现易获得幸福感等功能,阐述学生社团具有较强心理调适功能。重视、支持、指导学生社团的建设,无疑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江霖 《大众商务》2010,(8):197-197
依恋理论指出,安全型依恋者面临压力时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而不安全依恋者常常伴随着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状况令人担忧。本文依据依恋理论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将依恋理论具体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对大学生开展心理预防、矫正工作,最终得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由于经济贫困,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受学校内同学影响,受社会风气影响等因素的作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矛盾冲突明显,两极化心理并存,负面心理状态明显。应该从改进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运行方式、创新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方式、改进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机制等方面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阅读治疗作为很多高校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等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高校,帮助大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阅读中网络阅读方式以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点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工科类女大学生在求职季中屡屡碰壁。其原因不外乎传统的社会认知因素,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心理问题等。文章从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与成因,提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以期帮助高职院校工科类女大学生顺利找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