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04,(89):42-42
今年的“五一”楼市已明显然少了往年的狂热和躁动,理性是贯穿置业者和发展商甚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价格战已经退出了竞争的主战场。各楼盘在这黄金周内推出接二连三的促销活动,一番“你未唱罢我登场”的态势,将广州楼市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恒大集团传出热辣消息.原定于今年年底推盘的金碧地产白云区“旗舰项目”——金碧新城将提前冲击“十一”黄金周。随着“十一”黄金周的逐渐临近,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业界人士预测由于金碧新城的提前介入,白云版块将成为今年黄金周内竞争最为激烈的版块,一场声势浩大的地产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3.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5,(10):32-37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尽管诸多发展商在五一黄金周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消费者,但波澜不惊的市场似乎并不给面子。购房热出现“退烧”现象;商铺投资呈现“退潮”态势:写字楼仍“复苏”在望,无论是二次置业者还是首次置业者消费热情均进入“制冷”状态。以至于有人将此原因归咎于长假制度的“七年之痒”。回顾近年的五一黄金周:2001年番禺的星河湾艳压全城、2002年广园东的碧桂园凤凰城一枝独秀、2004年南海万科四季花城的情景洋房和东圃的美林湖畔惊艳登场,都为五一楼市带来不少“惊喜”和亮点。那么,今年的黄金周楼市究竟怎么了?几年来连续火爆的楼市何以会如此“淡市”,甚至有些沉默?是发展商“惜市”放量少。还是近段时期以来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开始“发生作用”,抑或是消费者心存顾虑,观望心态在“做祟”?种种迹象表明“黄金周”的含“金”量分明被“稀释”。“稀释”的“黄金周”背后则体现出三种现象:现象一:消费者从往年的“极度热情”转向“一想二看三对比”,表现出更加的冷静与理智;现象二:房地产行业链条上各领域、各个层面上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现象三:房地产市场已然进入“深水区”,从过去的“鱼龙混杂”,到今天的“品质天下”,启承转合中将有更深的博弈和阵痛。  相似文献   

4.
五一就快要到来了。一向以来,黄金周不但是发展商的节日,也是消费者的节日。而对消费者而言,黄金周则是一顿楼盘大餐,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市场上各大楼盘都会进行联合展示倾销,同时配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他们也有充裕的时间去品尝这顿大餐,幸运者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年五一想必也会一样。面对开发商的“诱惑”,消费者还愿意“上当”吗?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05,(10):45-47
纵观“五一黄金周”楼市,呈现以下特点:发展商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了销售策略,不再一窝蜂的赶在“五一”间推盘,在四、五月份都有楼盘公开发售,而一些大的发展商如合生、富力等早在四月初已开始做大型促销,早早公布了从四月到“五一”期间的优惠措施,越早购买优惠折扣越大,从而导致“五一”大力造势推盘的情况不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楼盘广告无处不在,几乎“泛滥成灾”。由于五花八门的楼盘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帘,难免让人对广告产生视觉疲劳乃至厌恶。 广告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的沟通手段,是楼盘信息的传播。为了使购房者产生购买欲望,推动潜在消费者转化为现实消费者,广告是每个房地产开发商不可缺少的营销手段。如何避开硬广告带给人们的视觉排斥,让楼盘信息被人接受是每个房地产营销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5·11”后,中国房地产就进入了观望期。三个多月来,中国房地产业空前热闹。先是关于房价的争吵,后是关于政策的调控还将持续多久的预测。争吵过后,预测之后,仍然不知今后的房价是如何?政策又将怎样?于是,一些房地产企业纷纷改变战略目标,应对观望期;有的收缩了战线,有的苦练内功,有的把目标转向了商业地产和写字楼市场。一些楼盘也使出浑身解数,招徕顾客,销售房子。热闹了一阵,房地产市场又变得空前沉默:广告少了,开盘的少了,买房的也少了。观望期,让开发商变得冷静,让购房者变得理性,让整个房地产市场变得更加成熟。观望期,是最能发现整个房地产市场真正需求的时期,更是房地产市场出现真英雄的时期。谁是真英雄?什么是市场真正的需求?让我们一起,边走边看,共同见证吧!  相似文献   

8.
张芳芳 《活力》2011,(12):200-200
近年来.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报纸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参与这场竞争。报业间竞争的加剧。使本来就处弱势的企业报更是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那么,企业报怎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一、打好亲近牌。稳固自己固有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9.
冯维江 《房地产导刊》2004,(80):148-151
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巧妙运用各种媒体组合和沟通手段实现快速高效的“海陆空”一体作战、如何提高营销传播的有效性,已成为发展商和广告商最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五一黄金周”,在广州众多推销房地产项目中,“光大·榕岸”拔得头筹。在五一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光大榕岸千套住宅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一度出现千人排队抢购的局面,并以总金额55亿元的高额成交额,打破了江景楼盘一向以来节奏缓慢的特点,荣登广州“阳光家缘”签约英雄榜的冠军宝座,成为五月广州楼市的销售黑马。  相似文献   

11.
华南板块,在一个高素质的新中心居住区中,聚集了品牌和实力雄厚的八大发展商,竞争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这种白热化的竞争,在广州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将会给房地产开发探索出新的成功模式、其对中国楼市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把中国房地产开发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逸彩庭园     
“五一”由于非典的缘故,各大楼盘都没有做太大的推盘活动,“十一”将至,各大楼盘已显得急不可待,为了避开“十一”黄金周的竞争,有的楼盘已提前入世,如位于广州市芳村区的西北部的逸彩庭园,全新一期小高层电梯洋房于9月11日,开始内部认购,据悉,此次共推出48套单位,均价在3800-4000元/m^2,将在“十一”期间正式开盘,逸彩庭园是新世界中国地产的又一个大型小区项目。  相似文献   

13.
林达 《东南置业》2013,(1):106-106
当今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火爆,房地产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房地产商用尽各种办法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特别是商品房的销售,房地产商们把商品房的广告做得天花乱坠,却不写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使得往往在实际交房时与广告出现不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原有的垄断性经济逐渐转化成为现阶段的竞争经济,原有的卖方市场也逐年转化成现阶段的买房市场。在房地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为了能够在经济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企业管理,通过建设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战略     
《房地产导刊》2003,(75):50-55
一位圈内资深人士透露,今年整个珠江、合生在北京的销售目标是50亿左右,占据北京地产市场份额的20%以上。三年多以来,在每天都有建筑拔地而起,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楼盘征激烈竞争中“拔刀相向”的北京房地产市场,跨地域开发的广州发展商珠江、合生是不是真的成了“异地扩张”的赢家?  相似文献   

16.
梁俏 《房地产导刊》2008,(12):138-139
如果把房地产市场比作江湖,那么房地产企业则是英雄豪杰,为了榜上排名而争夺不休。然而.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企业所具备的条件很关键:既需要有机遇,也需要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地产与文化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房地产业进一步成熟与理性,也使越来越多的地产项目无论在营销方面、还是在建筑风格和售后服务上都引入了化的概念,使得楼盘具有了一种化内涵和价值倾向。从地产掌控到销售为主,再发展到今天的品牌制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钢筋水泥浇灌的都市丛林,而对于情感表达、个性展现或精神寄托等附加价值的追求体现的愈加强烈。这样,就促使发展商不仅要卖房子,更要卖一种化与情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星城楼市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各大开发商纷纷亮出绝招,向消费者推介自己的楼盘,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由湖南“嘉盛房产”开发的“嘉盛&;#183;奥美城”的销售十分火爆,成为星城楼市的一大亮点。究竟是什么魅力能够如此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专程走访了湖南嘉盛房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威。  相似文献   

19.
二手宣言     
随着外来军团的杀入,使得竞争原本就已经激烈的广州房地产二手市场更加白热化,各大二手代理公司主动或被动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手法。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平安但不平静地走过了2004年。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显示,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商品房销售供需两旺.但8·31大限和银行加息也着实让部分发展商紧张了一把。宏观调控的目的.一方面是给非理性的投资降温.更重要的是通过宏观调控,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和竞争格局,实现土地、资金等稀缺资源向优质企业重新配置,在市场上表现为发展商的优胜劣汰和重组整合。但宏观调控政策和政府出台的所有政策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于是,专家和学者之间开始争论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和崩盘的危险,土地管理部门和发展商之间开始争论谁该对快速上涨的房价负责,凡此种种,当我们开始回顾2004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时候,不妨先来听听他们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